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 325600
摘 要:本文以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5.2《菱形》为例,探讨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生发展 探索实践 数学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一切教学都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更加自由、宽松的空间进行知识探索、学习,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此,本文从数学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指导下,重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现以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5.2《菱形》课程教学为例,就以上问题阐述如下。
一、案例描述
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5.2《菱形》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等,设计“自学生成单”,让学生根据“自学生成单”,了解需要进行自学的内容、目标、自学方法等等。在以上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有目的的自学,从而可以大大提升自学效率以及质量。本节课课堂教学描述如下。
1.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的概念和性质定理。
(2)会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
(3)探索菱形的对称性。
2.自学指导。
对“课内练习”部分之前的P118-119的教学内容进行仔细阅读。
(1)对定理2证明过程中每一步骤的证明依据完全了解。
(2)对例题中给定的各项条件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找出图形中包含的基本图形。
3.自学检测1: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3)图中有哪些直角三角形?
(4)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
(5)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4.自学检测2:
(1)在菱形ABCD中,∠BAC=30°,BD=8,
①∠BAD=_____,AC=_____。
②求菱形ABCD的面积。
(2)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AF⊥CD,垂足为E,F。求证:AE=AF。
课堂练习:
1.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四条边都相等
C.对角相等 D.邻角互补
2.已知在菱形ABCD中,若∠ABO=40°,则哪个角为40度( )。
A.∠BAOB.∠AOB
C.∠OBC D.∠ACB
3.如下图左,已知菱形ABCD的边AB长10cm,一条对角线AC长12cm,求这个菱形的面积。
拓展延伸:如下图右,已知在菱形ABCD中,∠BAD=120°,M为BC上一点,N为CD上一点。求证:若△AMN有一个内角等于60度,则△AMN为等边三角形(提示:分∠MAN=60°,∠AMN=60°,∠ANM=60°三种情况来证明)。
二、教学反思
1.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的主体重心由教师变为了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指导、引导的作用,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习目的、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实效性。
2.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是教师灌输式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更提倡主动性。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进行检测,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再进行点拨、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记忆。
3.生本课堂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的灌输式传授,而是强调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自然生成。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较好的随机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锁方 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组织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3,(04):14-15。
[2]于梅英 张守花 中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1):89-93,110。
论文作者:詹林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菱形论文; 学生论文; 为本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图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