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相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建筑行业的建筑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毕竟建筑物质量的好坏与否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建筑行业中建筑的抗震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一个地方的建筑物不具备良好且总体的设计方案,只借助抗震的措施,在其地区发展较强地震时,建筑物的抗震效果不可能较大的展现出来,从而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建筑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 重要作用
引言
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建筑设计和平面、体型、竖向设计有机配合,高度关注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建筑构件和连接节点的设计、设计限值、顶部建筑抗震设计等抗震问题,充分考虑抗震设计基本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的均衡分布,从而防止扭转地震效应的出现,保证建筑设计在建筑抗地震设计中能发挥有效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1.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的现状
在我们国家建筑物的建筑设计中,在抗震设计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未将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虽将西方国家的一些抗震设计的理念引进来了,但其缺乏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理论技术的创新,所以,依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缺陷。下面就对其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1.1设计理念
在建筑物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中,并未将地震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破坏的顺序与层次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很难讲主体的设计理念与细节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同时的重视与兼顾,亦没有按照建筑物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其抗震的设计理念进行灵活的变通以及应用。
1.2抗震设计理念的缺乏
在建筑物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中,对于科学、规范性的指导理论相对较为缺乏,对于实际情况的积累程度也不够,再加上我国对于地质地震的认知还有所欠缺,不够完善,相对于地震产生的原因及其预测、防御等研究的程度不够,也缺乏科学性的地震预防规范。故此,我国的建筑物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对于科学的依据有着一定的欠缺,亦或是抗震设计作为依据的理论不够完善,也就导致了没办法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将防震设计的理念进行完美地融合。
1.3抗震设计理念的具体情况
我国现如今的建筑物抗震的设计中,其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固定的参数,对其实际的情况选择了忽视,其设计理念完全是根据计算设计来进行完成的。但其实际的情况对于抗震设计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
2.在建设设计中进行抗震设计的要点
2.1 建筑构件和连接点部位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建筑质量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对连接点的科学设置以及对建筑构件的合理搭设,因此使得现在的建筑施工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比如一般都会用到瓷砖以及大理石等新材料对建筑物的外部进行设计,选择人工造影以及吊顶等技术对建筑的室内装饰进行设计。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首先要充分地保证施工技术和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此同时,还要对建筑物的牢固性进行重点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出现由于意外坠落而导致的人员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体型设计
一般来讲,建筑物的体型设计可以具体分成平面设计与立体层上的空间设计,实践经验证明,如果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太过复杂,一定会使得这些多出的外凸,伸悬等侧翼设计在地震发生时被破坏掉,而平面设计比较简单的建筑设计,就不会在地震被严重损坏。因而在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到防震设计的要求,应当尽量选用那些平面结构以及空间结构比较简单、有规则的设计方式,比如说圆形设计、扇形设计还有方形设计,抗震的效果比较不错。既然那些比较复杂、不规则的外凸或是内凹的体型设计,在地震中损坏的比较严重,就尽量不要去选择这种易损坏的设计方式,防止因为建筑结构体型不对称问题而出现的建筑结构扭转问题。
2.3竖向布置设计
在对建筑物进行竖向的建筑布置设计时,主要是考虑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的质量设计和刚度设计,是否按照楼层的分布来进行设计的,一般在工业生产建筑物和民用住宅建筑物中,都需要重点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进而使得建筑结构在各楼层上面的刚度设计水平都是比较接近的,布置均匀性的剪力墙,能够垂直布置在建筑物的底部当中,不会出现刚力没有进到底或者已经中断了的问题,防止建筑物楼层的刚度太小,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4建筑物顶部的部位
现在大部分的建筑都普遍具有过高以及过重的顶部问题,这样就会使建筑墙面由于顶部产生的压力而形成比较大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减弱了建筑物的牢固性和抗震性。所以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要使建筑整体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重心,并且要对材料选择进行充分的考虑,要尽可能地选择具有均匀刚度以及较轻重量的顶部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3.1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实用性
通过将建筑抗震设计理念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进行科学的房屋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实用,比如说彻底避免了在过去的房屋建筑中出现的那种建筑屋顶重心和建筑物底部重心不在一条竖直线上的问题,减少了建筑结构扭矩效应的发生,从而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刚度水平,将建筑物的高度设计、楼层数的设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建筑物中电梯井设计在建筑物的中间位置,使得房屋建筑的功能设计可以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相一致,而不会影响到建筑物使用性能的正常发挥。
3.2更好地发挥出建筑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
在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科学地展开房屋建筑设计,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进而提升建筑物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建筑物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设计时,可以将建筑结构的外沿设计、高度设计以及建筑结构的质量设计,平面刚度布局设计按照一定的标准设计要求来进行。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人员,要能够设计好每一环节的细节问题,提高了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水平,防止了墙体结构开裂问题的出现。
4.结论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的出现,给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也正是在建筑设计中实施有效的防震设计原因所在,进而改善建筑物的结构性能,避免施工人员和房屋居住者在地震中因房屋倒塌而受到的人身财产伤害,提高我国当代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抗震技术设计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敬,尹丽娜.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7,(03):58.
[2]申志灵,徐毅安.简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80.
[3]王达锟.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6,(30):86-87.
论文作者:陈泽相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刚度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体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