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在多义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零、引言
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目前认知语言学的多义研究中所运用的主要理论之一。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汉语的多义现象。
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概念隐喻理论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其本身存在的不足,概念隐喻理论在多义研究的运用中也隐含了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认知语言学在多义研究方面的新发展。
一、概念隐喻理论及其缺陷
1.1 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假设
隐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研究课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哲学家从修辞学的角度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初步探讨。Lakoff & Johnson(1980)从经验和认知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定位,并提出了全新的概念隐喻理论。国内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现象的学者虽然不少,但真正能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这一理论的却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一理论做一个简要介绍。
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有如下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关于系统映射的假设,二是关于概念隐喻之经验基础的假设。以下分别进行阐述。
1.1.1 关于系统映射的假设
在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指的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映射,一般以“X即Y”的形式表示。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能将映射的名称与映射本身混为一谈”(Lakoff 1993),即不能将映射简单地视为两个语言表达之间的映射。以“理论是建筑”为例,该隐喻表明理论与建筑两个认知域之间存在系统映射,而不是“理论”与“建筑”两个词语之间存在映射关系。
Lakoff(1993)还特别指出:“系统映射系上位范畴而非基本层次范畴之间的映射”,并认为“爱情即旅行”是一个概念隐喻,而“爱情即一辆车(或一艘船)”却并不是概念隐喻,因为“车”或“船”都是基本范畴词。这表明,概念隐喻理论中的“认知域”实际是处于上位范畴层的庞大的经验结构。
Lakoff(1993)将系统映射定义为“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并指出系统映射是规约化的、固化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概念结构,“概念隐喻”中的“概念”即源于“隐喻是一种概念结构”的主张。以“爱情即旅途”为例,“爱情”域与“旅途”域之间的系统映射由以下一系列对应构成。比如,“相爱的人对应于旅游者”“两人的关系对应于交通工具”“两人的共同目标对应于旅游者共同的目的地”“两人之间出现的问题对应于旅途中碰到的障碍”。
这里需要将“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区别开来。概念隐喻是制约思维、行为和语言的概念结构,而隐喻表达是概念隐喻在语言层面的表现。仍以“爱情即旅途”为例,该隐喻在语言层面可以表现为以下一系列隐喻表达:“我们的爱情触礁了”、“情路漫漫”、“情归何处”、“两个萍水相逢的苦命人走到了一起”、“我们的爱情一去不复返”等等。
Lakoff(1993)认为,概念隐喻是一切隐喻表达产生的允准条件。由于一词多义是隐喻表达最普遍的表现形式,被视为隐喻无所不在的主要证据,因此,概念隐喻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词的隐喻义产生的允准条件,用来解释义项派生的动因。
1.1.2 关于概念隐喻之经验基础的假设
概念隐喻理论另一个区别于传统隐喻观的突出假设,是关于隐喻产生之经验基础的假设。传统隐喻观认为,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隐喻产生的基础是两种经验结构之间的经验相关(experiential correlations),并将经验相关进一步划分为经验共现(experiential co-occurrence)和经验相似(experiential similarity)两种。
所谓“经验共现”是指两种不同的经验同时出现,这种共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形成一种稳定的概念结构,即概念隐喻。Lakoff & Johnson(1980)用来说明经验共现的经典隐喻是“多即上”:我们在堆放东西或往容器里加水时,物体或水的量总是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多。数量与高度之间的共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出现,导致“多即上”这一概念隐喻的形成。“经验相似”则强调事物之间不存在所谓客观的相似,而是人们在体验中对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了相似性联想,这一联想受到人的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因此,汉语说“健壮如牛”而英语说“健壮如马(as strong as a horse)”。
Lakoff & Johnson(1980)强调经验共现是概念隐喻,特别是其中的常规隐喻产生的主要基础,相似性不是隐喻形成的主要基础。相反,隐喻可以创造相似性。
1.2 概念隐喻理论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其中的一些不足(参见Grady 1997,Tyler & Evans 2003,刘正光2001,李福印2005等),其中遭受质疑最多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跨域映射假设,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对跨域映射的批判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2.1 缺乏量化标准
虽然Lakoff主张映射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概念结构,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概念隐喻主要还是从日常语言表达中归纳出来的(林书武1996),即根据所谓涉及跨域映射的隐喻表达归纳出来的。对于究竟有多少隐喻表达才能说明两个域之间存在映射,应该有一个量化标准,但Lakoff等并没有就此进行深入讨论。
1.2.2 缺乏经验基础
Lakoff(1993)主张每一个跨域映射的产生都有其经验相关性,即两个域之间存在经验共现与经验相似。但Grady(1997)等经过分析之后发现,Lakoff及其他学者归纳出来的很多概念隐喻,包括“理论即建筑”、“爱情即旅途”等经典隐喻,都难以找到其中的经验相关性。Lakoff(1980)也明确表示,对于很多隐喻的经验基础,我们都知之甚少。
1.2.3 解释上的循环论证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旨在解释隐喻表达的产生以及人们对隐喻表达的理解。(Lakoff & Johnson 1980)但由于概念隐喻是直接从隐喻表达中归纳出来的,缺乏来自经验及其它方面的证据,因此,用概念隐喻来解释隐喻表达,就意味着以语言现象来解释语言现象,陷入了循环论证的谬论。以“爱情即旅途”为例,上文所列举的一系列隐喻表达是推导出这一概念隐喻的依据,而反过来“爱情即旅途”又用来解释相关隐喻表达的形成。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多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之后,被大量运用到了多义研究之中。这些研究大都以“X即Y”的概念隐喻形式来解释义项的派生机制。比如,Lakoff(1987)认为,在Harry still hasn't got over his divorce(哈里还不能从离婚中走出来)中,over(从……走过)之隐喻用法产生的动因,是“生活即旅途”这一概念隐喻。另外,吴晓菁(2003)在对汉语“过”的语法化研究中指出,“过”有两个表时间的用法,一是表示时间消逝,如“一眨眼,一天就过去了”;二是表示度过时间,如“我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这两个意义的产生分别基于概念隐喻“时间即一个移动的物体”及“度过时间即走过地标”。
对这些解释做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概念隐喻理论在系统映射方面存在的缺陷而引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缺乏选择概念隐喻的具体标准
Lakoff(1993)主张系统映射应该是上位范畴而不是基本层次范畴之间的映射。但这一主张在具体的多义研究中很难抉择,也难以贯彻。因此在实际的多义分析中,对概念隐喻的选择充满了随意性。
首先由于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不同层次的上位范畴,一个隐喻表达可能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隐喻,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概念隐喻来解释这一隐喻表达,就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要面临的问题。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因此提出了质疑:“你怎么知道你找到的概念隐喻对于某一个语言表达是最合适的?”
仍以对over的多义分析为例。Lakoff(1987)认为,“生活即旅途”是Harry still hasn't got over his divorce中over派生出隐喻义的允准条件,但问题是,为什么要选择“生活即旅途”而非“爱情即旅途”呢?“爱情即旅途”与“生活即旅途”一样,都是认知语言学所公认的经典隐喻,所以从隐喻表达中恐怕很难找到概念隐喻方面的准确答案。
其次,大量的多义分析实际上也并未遵循上位范畴这一规定,上文吴晓菁(2003)提出的两个隐喻就是例证之一。
甚至有的学者在多义研究中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当成两张普遍适用的认知标签,将义项派生的动因分析成一种简单随意的贴标签的行为。他们的具体分析过程可以概括为:首先判断这个义项是否与基本义项同处于一个认知域,若同属于一个域则以转喻来解释,贴上转喻的标签;若分别属于X与Y两个不同的概念域,则贴上“X即Y”的隐喻标签。这种简单的、程式化的多义分析,不能体现认知语言学立足于经验与认知来解释语言现象的宗旨。
2.2 不能充分解释词的具体意义
由于源域与目标域都是上位范畴,因此概念隐喻对隐喻表达的解释是批量解释,是立足于两个经验域之间的系统映射来解释一系列隐喻表达的形成。就像批量生产的产品没有自己的个性一样,这种批量解释没有考虑每个词所表达的具体意义,不能说明具体的基本意义与隐喻意义之间的关系。比如,对于“我们的爱情到了十字路口”,仅仅用“生活即旅途”来解释是不够的,“十字路口”的隐喻义主要是由它所概念化的具体经验决定的,用“选择即到了十字路口”更能解释该隐喻义的形成。然而,由于“十字路口”不是上位范畴词,根据Lakoff(1993)认知域应该是上位范畴的主张,“选择即到了十字路口”并不是一个概念隐喻,这就体现了跨域映射假设与具体词义解释之间的矛盾。
2.3 忽略了语言使用在义项派生过程中的作用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进行多义分析的另一个明显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考虑语言使用在义项派生过程中的作用。
从Traugott & Dasher(2002)主张的受邀推理理论(IITSC)来看,词义变化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包括了两大步骤:一是新的语用含义在某一语境中被推导出来,二是新的语用含义由于使用的语境不断扩大而规约化成为新的义项。
概念隐喻理论根本没有考虑义项派生的第二个步骤。以“基础”一词为例,它可以用在“理论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等大量不同的语境中,这些不同的用法应该属于同一个隐喻义。但在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这些用法时,会因为涉及不同的经验域而需要采用不同的概念隐喻。比如,上述隐喻表达分别对应着“理论即建筑”、“经济即建筑”和“政治即建筑”三个不同的隐喻,这三个隐喻在Lakoff及其他人的著作中常被提及。那么,不同的隐喻是否意味着不同的隐喻义?Lakoff没有就这些共有同一源域的不同隐喻进行专门的探讨。但总的来看,概念隐喻理论倾向于主张不同的概念隐喻产生不同的隐喻意义。如此一来,这三个隐喻就像三个堡垒一样,割裂了同一个隐喻义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三、多义研究的新发展
鉴于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开始进行新的探索,以求更充分、更合理地解释义项派生的动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Tyler & Evans(2001/2003)所提出的规则多义研究方法(principled polysemy)。Tyler & Evans(2001)主张依据一定的规则来划分义项、确立原型意义以及解释义项派生的动因。因此,他们提出的方法被称为规则多义方法。在义项派生动因的解释方面,规则多义研究方法有两个新的特点:第一,从经验出发来分析义项派生的动因;第二,以Traugott等人提出的词义变化理论为指导,充分探讨经验基础转化为语用含义以及语用含义转化为新的编码意义的语言使用过程。
3.1 从直接经验出发来分析义项派生的动因
虽然Lakoff一再声明概念隐喻理论是经验主义的,主张隐喻的产生都有其经验基础,即经验共现与感知相似。但大多数体现上位经验域之间系统映射的概念隐喻,包括“理论即建筑”、“爱情即旅途”等经典隐喻,都难以找到经验基础。这使得人们对系统映射存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而且基于同样的原因,Lakoff本人对概念隐喻经验基础的探讨没有深入下去,更没有将它们运用于具体的分析。
Grady(1997)对Lakoff & Johnson所提出的“观念即食物”等概念隐喻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发现这些概念隐喻所涉及的众多隐喻表达,并没有共同的经验基础,只有从大的经验域中分解出来的局部经验之间的映射存在经验基础。因此Grady(1997)提出,从其产生的经验动机来看,隐喻不是庞大的知识结构之间的映射,甚至连部分映射都不是,而是最基本的经验成分之间的映射。基本经验成分之间产生映射的经验基础是经验相关与感知相似。①Grady(1997)将这些有着直接经验基础的概念结构称为基本隐喻。
以Grady的相关理论为指导,Tyler & Evans(2001/2003)主张摒弃以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映射来解释义项派生动因的做法,并认为应该从词的基本意义所对应的局部经验而不是上位经验入手来分析义项派生的经验基础。
3.2 充分考虑语言使用在义项派生过程中的作用
Hopper & Traugott(1993)对语义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语义变化产生的动因不仅是经验和认知的,还是交际的,语言使用是语义变化的桥梁。Traugott & Dasher(2002)对语义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语义变化的受邀推理理论(IITSC)。受邀推理理论是关于语义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它的基本假设是:在语言交际中,发话者/作者根据会话的不过量原则,将某个词运用于新的语境以唤起新的语用含义,听话者/读者接受邀请,基于语境将新的含义推导出来。语用含义在语义演变中起着关键性的桥梁作用,一旦这种创新用法被听话者/读者推导出来,并且作为发话者/作者重复这种创新用法,该含义就会规约化,成为新的编码意义。Traugott & Dasher(2002)还特别指出语用含义的产生以百科知识(词的基本意义所对应的各种经验知识)或即时情景为基础。
规则多义研究模式将Grady与Traugott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从经验基础及其转化为新义项的语用过程两个方面,对义项派生的动因进行分析。
以Tyler & Evans(2003)对英语介词over的分析为例。over的基本意义为“在某物之上”,根据这一基本意义,英语可用The tablecloth is over the table(桌布在桌子之上)来描述桌布在桌子之上的空间场景。由于桌布面积通常要比桌子面积大,桌布在桌子之上意味着桌布覆盖了桌子,即“在桌子之上”与“覆盖桌子”存在经验相关,根据该相关性,听话者可从The tablecloth is over the table中推导出over的新含义,即“覆盖”义。The tablecloth is over the table是产生“覆盖”义的搭桥语境,“覆盖”义在类似的语境中反复出现,得以规约化,并最终成为新的编码意义。“覆盖”义规约化的标志是,over脱离原来的语境,即覆盖物在被覆盖物之上的语境,用于覆盖物在被覆盖物之下的语境,如He lied facing the ground,with a mask over his face(他面朝下躺着,脸上带着一个面具)。
Tyler & Evans(2001/2003)运用规则多义方法对英语介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目前来看,在所有对英语介词的多义研究中,他们的解释是最为合理的。
四、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语多义研究的启示
对于Grady(1997)提出的经验相关或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的经验共现,国内目前很少有人关注。除了一部分学者用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映射来解释隐喻义以外,国内大部分学者都主张用相似性来解释隐喻义。
其中以束定芳(2005)为代表的国内认知语言学学者,对相似性作了许多探讨,区分了物理相似和心理相似,并进一步将物理相似区分为形状相似与功能相似。但我们发现,不管如何区分,相似性都不能充分解释所有隐喻的产生,尤其是常规隐喻的产生。与Grady(1997)对英语的研究相似,在很多情况下,经验相关能够为汉语的多义现象提供更为自然的解释。这在形容词、动词等刻画事物之间关系的词类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们以“大”为例进行说明,在“他是一个大人物”、“今天是一个大日子”中,“大”意为“重要”。大的基本意义“(体积)大”与其隐喻义“重要”之间的联系,无法用相似性得到满意的解释,它们各自表达事物的不同属性,我们很难说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相似性,也很难说具有这两种属性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相似。而根据经验相关原则,“(体积)大”与“重要”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相关性,即物体的大小与其重要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情况下,物体的体积越大,其价值越大,即越大的物体越重要。这一解释比较合理,也比较自然。
再以“过”为例进行说明,在“勇猛过人”、“打不过你”等用法中,“过”意为“胜过”。“(从空间)越过”与“胜过”之间很难说存在相似性,但它们之间也可以说存在经验相关,如在赛马、行军等活动当中,越过对手即意味着胜过对手。
将经验相关与Traugott等(2002)提出的词义变化理论结合起来,能够从经验基础和语用过程两方面很好地说明汉语多义词义项派生的动因。以上文的“过”为例,在“我跑过你了”这样的语境中,由于“胜过”与“越过”两种概念的相关性——越过对手即意味着胜过对手,听话者可从该语境中推导出“过“的新含义,即“胜过”义。“胜过”含义在类似的语境中反复出现,逐渐得以规约化而成为新的编码意义。“胜过”义规约化以后,可以脱离原来的语境,即用在不涉及空间移动的语境中,如“勇猛过人”、“打不过你”等等。
汉语学界运用词义变化理论来解释词义变化的学者有很多,如吴福祥(2007)、沈家煊(2004)等,他们都运用了语用推理来解释词义的变化。但对于这些推理产生的动因,从理论上进行专门探讨和归纳的还不多见,经验相关可为此提供借鉴。
总之,我们认为,借鉴规则多义研究方法,将Grady的基本隐喻理论与Traugott的词义变化理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解释汉语的多义现象或语义变化。
注释:
①关于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了经验共现与经验相似两个概念,Grady(1997)则使用了经验相关与感知相似两个概念。Lakoff与Grady所使用的概念尽管在术语上存在差别,但含义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