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张国山, 邱冉冉, 刘密, 常小荣, 刘文霞[1]2014年在《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每日给予针刺治疗1次(叁阴交双、肾俞双、脾俞双、大杼、命门),每次30min;并分别于早、中、晚口服淫羊霍胶囊各1粒(相当于生药1.6g/粒)。所有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采用改良的Kupper评分法和简明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评定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体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均得到显着改善,Kupper指数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在生存质量的8个指标中: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等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针药结合能明显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身心健康,提高绝经后女性生存质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纪峰[2]2004年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的角度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环节。 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针灸选穴:以“G_4”区_双(对耳屏内侧)、叁阴交_双、肾俞_双、命门为主穴,辅以随证配穴。每日早、中、晚口服淫羊藿胶囊各1粒(相当于生药1.6g/粒);叁阴交、肾俞、命门每周针刺二次;“G_4”区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刺激3次,每次持续1~2分钟。以两个月为观察疗程,在治疗当天及观察疗程最后一天,分别检测一次下列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进行骨密度测定。(2)治疗前后均抽取患者肘静脉血作雌二醇(E_2)、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放免测定(3)采用改良的Kupper评分法,进行症状体征评分。(4)利用简明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 结果:(1)治疗后骨密度均值较前提高,有显着性意义(P<0.05)。(2)治疗后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含量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LH均数较前有所提高,睾酮(T)均数水平较前下降,但无显着性意义(P>0.05)。(3)治疗后钙调节激素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数水平显着提高(P<0.05),骨钙素(BGP)水平亦显着提高(P<0.05)。(4)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显着改善,Kupper指数明显下降(P<0.05)。(5)在生命质量的8个领域中: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尤以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变化最为显着(P<0.001),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1)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有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清中雌二醇(E_2)、骨钙素(BGP)、钙调节激素中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2)针药结合治疗法能明显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身心健康,提高女性绝经后生活质量,对骨质疏松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提示: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与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整有关,针药结合有协同之功。

刘文霞[3]2008年在《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针灸选穴:叁阴交双、肾俞双、脾俞双、大杼、命门。每日早、中、晚口服淫羊藿胶囊各1粒(相当于生药1.6g/粒);叁阴交双、肾俞双、脾俞双、大杼、命门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叁个疗程。在治疗当天及观察疗程最后一天,分别检测一次下列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进行骨密度测定。(2)治疗前后均抽取患者肘静脉血作雌二醇(E2)、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放免测定(3)采用改良的Kupper评分法,进行症状体征评分。(4)利用简明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结果:(1)治疗后骨密度均值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含量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LH均数较前有所提高,睾酮(T)均数水平较前下降,但无显着性意义(P>0.05)。(3)治疗后钙调节激素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数水平显着提高(P<0.05),骨钙素(BGP)水平亦显着提高(P<0.05)。(4)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显着改善,Kupper指数明显下降(P<0.05)。(5)在生命质量的8个指标中: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变化最为显着(P<0.001),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有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清中雌二醇(E2)、骨钙素(BGP)、钙调节激素中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2)针药结合治疗法能明显改善绝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身心健康,提高女性绝经后生活质量,对骨质疏松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提示: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与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整有关,针药结合有协同之功。

林莺[4]2006年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调节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单纯针刺和针刺配合口服补肾胶囊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遵循补肾原则的针刺疗法和中药疗法协同增效的可能性及机制。从针药结合角度,寻找切合临床实际的提高针刺疗效的方法。 方法:选择年龄在45~65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妇女40例,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20例、针刺结合口服补肾胶囊组20例。针灸选穴:叁阴交_(双),肾俞_(双),命门,“G4”区_(双)(对耳屏内侧)。服药:在针刺治疗期间,每日早、中、晚口服补肾胶囊各4粒(含淫羊藿和女贞子)。针刺方法:叁阴交、肾俞、命门在毫针得气后,手法均施以捻转补法,每周针刺2次;“G4”区用王不留行籽胶布贴压,每日按压3次,每次持续1~2分钟,两侧交替使用。以2个月为观察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一次下列观察指标:(1)采用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2)采用改良的kupper表评分法进行治疗前后更年期症状评分;(3)治疗前、后均抽取患者的肘静脉血作雌二醇(E2)、骨钙素(BGP)、白介素—6(IL-6)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结果:(1)单纯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均能使患者骨质疏松症症状改善(P<0.001),但相比之下,针药结合组疗效更优(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指数明显下降(P<0.001),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单纯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均能使生殖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2)升高,但相比之下,针药结合组升高更明显(P<0.01)。(3)治疗后两组对骨代谢相关指标影响: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水平较前上升,但两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骨吸收指标白介素—6(IL-6)明显下降,较前有显着性差异,但针药结合组下降更明显(P<0.05)。 结论:(1)单纯针刺和针药结合组均能明显改善更年期患者临床症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2)单纯针刺和针药结合组均能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从而影响骨代谢,但相比之下,针药结合组疗效更优。提示:遵循补肾原则的针刺疗法和中药疗法合用,能够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在于:针刺提高了补肾中药在体内的生物

马界[5]2008年在《针灸结合骨立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钙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用针灸、骨立冲剂、针灸结合骨立冲剂及西药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后观察、比较,探讨针灸结合骨立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矿化及参与骨钙代谢的激素、局部因子骨钙素(BGP)mRNA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表达的影响,为针灸药物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以期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去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灸组、骨立冲剂组(简称骨立组)、针灸结合骨立冲剂组(简称针药结合组)及尼尔雌醇组(简称西药组)。针灸组选取腧穴“大杼(双)”、“肾俞(双)”、“脾俞(双)”、“命门”,针刺30分钟后用艾条温和灸上述腧穴各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1天,共治疗6个疗程;骨立组用骨立混悬液灌胃,每日1次,疗程同针灸组;针药结合组则在骨立灌胃后再施针灸组方法治疗;西药组以尼尔雌醇混悬液每周灌胃1次,其余5天灌胃生理盐水,每周休息1天后进入下一疗程,治疗时间同针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疗程同针灸组。治疗期满后,分别检测下列指标:(1)分别用火焰原子吸收法、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腰椎骨骨钙、骨磷含量;(2)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大鼠股骨BMD及用叁点弯曲实验测试大鼠股骨骨强度;(3)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股骨松质骨骨小梁结构形态;(4)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雌二醇(E_2)、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BGP)含量;(5)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股骨中BGP与BMP-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钙、磷含量及骨密度极显着下降(P<0.01),骨强度明显减弱(P<0.01),骨微结构破坏,子宫萎缩明显(P<0.01),血清E_2、BGP、CT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PTH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骨组织BGPmRNA、BMP-2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1);通过针灸、骨立及针药结合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骨钙、磷含量及骨密度、骨力学参数值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骨微结构不同程度改善,子宫萎缩得到不同程度控制,血清E_2、BGP、CT含量极显着增加(P<0.01),PTH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股骨BGPmRNA、BMP-2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针药结合组各指标值与针灸组、骨立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与西药组比较除子宫重量、血清E_2、PTH、CT及股骨BGPmRNA、BMP-2mRNA具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外,骨钙、磷、BMD、骨力学参数值均无差异(P>0.05),且骨小梁结构形态相似。结论:(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复制成功;(2)针灸、骨立和针药结合均能促进去卵巢大鼠骨质有效的矿化,改善骨微结构及增强股骨强度;(3)针灸、骨立和针药结合均能调节去卵巢大鼠参与骨钙代谢的激素E_2、PTH、CT的表达,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促进骨钙代谢平衡;(4)针灸、骨立和针药结合均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BGPmRNA、BMP-2mRNA表达,使骨钙代谢趋于平衡;(5)针药结合对去卵巢大鼠骨钙代谢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针灸、骨立的作用。

韩晶, 唐强, 朱文曾[6]2005年在《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电针华佗夹脊穴配合口服珍牡肾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并与单纯电针、单纯口服药物进行随机对照观察 ,同时作血清雌二醇、孕酮、钙、磷、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分析 ,并对骨痛及衰老症状进行评分观察。结果 :针药组经治疗后综合疗效与针刺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P <0 .0l) ;骨痛疗效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P <0 .0 1)。叁组患者血钙、碱性磷酸酶检测治疗前后针药组和药物组有显着性差异(P <0 .0 5 ) ,治疗后针药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针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5 )。叁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检测治疗前后针药组和针刺组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治疗后针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综合疗效以及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雌二醇、孕酮检测结果的恢复明显优于针刺组或药物组的治疗。

李金艳, 陈颖, 唐艳丽, 赵荣[7]2014年在《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效应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其预防、治疗已是当前许多国家重要保健课题之一。针灸疗法是一种纯绿色的物理疗法,因其良好的镇痛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当中。笔者就近几年来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应机制研究,从内分泌、细胞分子学、生物力学等方面做一综述。

龙抗胜[8]2016年在《电针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下丘脑中瘦素与瘦素受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去卵巢雌性SD大鼠骨密度及下丘脑中瘦素与瘦素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为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10只。其中假手术组去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叁组去除卵巢,手术造模结束后将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待情况稳定后进行干预。电针组予以电针肾俞、足叁里、关元、叁阴交四穴并灌服生理盐水,药物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并行固定处理,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行固定处理并同时灌服生理盐水,4组SD大鼠均每天干预1次,10次1个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剔除大鼠右侧股骨并分离出下丘脑,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骨密度,RT-PCR法测定下丘脑中LP m RNA、OB-R m RNA的定量。结果:1.大鼠行卵巢摘除后骨密度开始降低,疗程结束后发现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但电针组、药物组骨密度值高于模型组(P<0.05)。2.模型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和药物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1.电针肾俞、足叁里、关元、叁阴交能够减少雌性SD大鼠去卵巢后骨量丢失,能够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电针肾俞、足叁里、关元、叁阴交能够抑制去卵巢后大鼠下丘脑中LP及OB-R含量的升高,削弱其骨形成中枢抑制作用,此调节方式可能具有减少绝经后骨量丢失的作用。

周志华, 吴洲红, 王乃权, 潘芳芳, 戴晓瑛[9]2011年在《针药结合对比电针组、药物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结合组、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叁组样本各50例。针药结合组:给予电针刺激选定穴位结合罗钙全胶丸口服治疗;电针对照组:给予电针刺激选定穴位治疗;药物对照组:给予罗钙全胶丸口服治疗。各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着。

张勇, 罗婧, 陈贵全[10]2017年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速度加快,易发骨质疏松,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主要包括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及钙制剂等,且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部分药物潜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也随之突显。针灸疗法为祖国医学瑰宝,具有安全有效,绿色、经济和可长期应用等优势。综合近10年针灸在治疗本病中的临床运用,发现针灸包括单纯针刺、电针、温针、灸法、针灸药物结合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疗效,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张国山, 邱冉冉, 刘密, 常小荣, 刘文霞.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 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 纪峰. 福建中医学院. 2004

[3].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 刘文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8

[4]. 针药结合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调节的临床观察[D]. 林莺. 福建中医学院. 2006

[5]. 针灸结合骨立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钙代谢影响的研究[D]. 马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6].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 韩晶, 唐强, 朱文曾. 中医药学报. 2005

[7].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李金艳, 陈颖, 唐艳丽, 赵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

[8].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下丘脑中瘦素与瘦素受体的影响[D]. 龙抗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

[9]. 针药结合对比电针组、药物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C]. 周志华, 吴洲红, 王乃权, 潘芳芳, 戴晓瑛. 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11

[10].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 张勇, 罗婧, 陈贵全.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7

标签:;  ;  ;  ;  ;  ;  ;  ;  ;  ;  ;  

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