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研究论文_朱惠娴

朱惠娴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截取我院在近一年内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整理。然后,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的观察来评估其康复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护理依从性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优化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方案;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

引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这类疾病发生突然、病情进展较快,且具有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1]。因此,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必须要保证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近几年,这类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每年发生人数高达600万,是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以每年130万的速度在持续增长[2]。由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临床对其的长期护理干预也在加以重视[3]。我院在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全面了解后,在其康复护理中选择循证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我院在近一年内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整理。然后,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23±8.37)岁,疾病类型:短暂性脑缺血12例、脑血栓20例、脑栓塞8例。

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51~79岁之间,平均年龄(65.19±8.34)岁,疾病类型:短暂性脑缺血13例、脑血栓21例、脑栓塞6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5];(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缺损,且既往未实施对应的手术;(3)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加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必须要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安排合理的病房。然后,取患者平卧位,给予合理的饮食干预,做好排泄干预。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观察其体征,并且做好肢体功能训练。

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为:(1)护理小组成立。根据我院科室的具体状况,成立对应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内需要包含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各1名、3名、3名。并且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具备对应的循证知识和文献检索能力。(2)循证问题提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康复训练开始,其循证的主要问题为健康教育、院内外依从性、随访有效性、康复训练的合理性。(3)文献检索。根据已经拟定的问题来对现有文献进行查询。并且结合当前的医疗实践,来对查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使之具备临床运用的可能性。(4)循证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结合查询文献,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使之具备针对性、互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在患者出院后,必须要与之建立有效地随访渠道,定期对患者进行状况评估,从而达到依从性提升的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对应的肢体康复训练方案,保证方案的有效性与适当性,如可利用患者健侧肢体来进行辅助运动,隔日1次即可,每次300min~1h,运动幅度逐渐加大。

1.3 评价指标

采取我院自制的患者调研表,对其护理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等状况进行调查。其总分均为100,分值越高,则患者状况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护理依从性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随着基础性疾病覆盖面积的扩大,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在近几年的发生率不断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生突然,且死亡率和致残率均相对较高,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康复护理,才能够恢复到较好的生理状态[6]。在我院临床工作中提出,以循证护理方案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循证护理能够结合当前的权威文献以及临床经验来制定对应的干预内容,保证了护理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优化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慧莉.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名医,2018(11):134+136.

[2]邓燕玲,吴瑶,王凤英.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03):43-47.

[3]田丽,窦金霞.循证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防后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7,33(09):1294-1296.

[4]沈丹薇,孟宪静,张艳梅,韩益萍,李荣荣.循证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

[5]贾海清.循证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7):1557-1558.

[6]戎霞.循证护理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06):442+447.

论文作者:朱惠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研究论文_朱惠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