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王金泉

关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王金泉

经纬置地(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27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国崛起,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工程在我国大规模开展城市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大多数都是高层建筑,人们对高层建筑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承受力。如果建筑物不扎实,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很多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物质量的需求。高支模技术有着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在我国建筑领域运用更加广泛和规范化,保障了土建施工的安全,积极的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应用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近年来 , 跨度大的高层建筑大量的兴建,嫣然已经成为了当代房建土建工程施工的重点。而其先进、可靠的高支模施工及其技术,作为房建土建工程的基本保障性施工,也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成为了目前房建土建工程施工的核心标准。所谓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其实就是一种在较高的高度进行搭设支撑性模板的施工方式。隶属于高空作业的范畴。其水平混凝土模板构件的支撑高度要高于 sm,跨度要超过 18 米。并且,在其施工过程中的总载重要大于 10kN/mZ;集中线的载重要大于 15kN/mZ;竖向构件的独立支撑高度要大于 6m。其中,对模板的施工包括设计、测算、制作和安装等工序。一般都是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的。很明显,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程技术,有效提高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其顺利、安全进行的有利措施之一。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完整的,科学化的设计规划,做好相关的质量监管,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对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快速地解决。高支模施工技术本身的危险系数高、难度大,所以,在其运用过程中要时刻对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全面的进行控制,对各方面的连接要进行全面的监督,以便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

2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支模技术施工要点

2.1 模板体系

常用的模板一般为 17mm 的厚夹板和 19mm 的松木板拼装组成的。梁侧板要使用 19mm 的厚夹板和松木板,规格要统一在 65mm×45mm。同时,在进行柱侧板的拼装施工时,板与板之间要预留出 45cm 的宽缝,以便错位;各柱箍的间距也要小于35cm,柱箍使用的规格为 75mm×75mm,间距要在 45cm 左右。除此之外,还需要时刻注意模板自身的干湿程度,避免长期暴晒或受潮。

2.2 楼面支顶的安装

首先,要做好梁与轴线的放线,确定楼面的水平高度。其次,再沿着纵梁安装门式脚手架。同时,要先将脚手架的两侧锁紧,然后从两侧同时开始安装。这是为了确保脚手架上下层的立柱处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保证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是稳定的。最后,将脚手架安装整齐。

2.3 外圈柱梁框架的施工分层

对外围柱梁框架的施工主要分为三部。因为柱梁筋相对都比较紧密,自然层相对较高。所以,可以采用先浇柱、后浇板的方式。同时,对井格梁盖的施工要利用周边的梁柱来加固其水平性。并且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地增加外围柱梁框架和排架施工的整体稳定性。

2.4 混凝土的浇筑

多采用商品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操作。对混凝土的浇筑具体顺序应该为: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的推进,确保其均匀性,高度要低于 145mm。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散铺和赶平,及时的进行振捣。振捣要稳定均平,以此来避免产生漏振或者过振现象。

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当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被应用得最多,其依托于传统脚手架,对传统脚手架加以改造,使强度与构造等方面达到应用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部件非常多,包括大横杆、小横杆、立杆、水平加强层、水平剪刀撑、扣件、连墙件、竖向剪刀撑及基底可调支座等,其为典型的半刚性框架结构体系。在这些部件中,水平杆借助直角扣件有效连接立杆。从脚手架的水平角度来看,立杆和和水平剪刀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60°,应借助转角扣件来使得夹角处的交叉斜杆和立杆对接。底支座通常采用支撑基础与立杆地面上的连接部件。这样一来,其能够与立杆一起来承重,还能够随时加大承力面积和改变支撑高度。

3.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承插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踏上历史舞台,其特点就是通过独创的带齿碗扣接头来进行各种杆件的连接。这种脚手架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我国脚手架的发展空间,大幅度地提升了建筑施工工艺技术水平。不仅得到了广大施工单位的青睐,而且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目前在我国房屋建筑、隧道桥梁、堤坝水塔、棚架烟囱等多种建筑物与构筑物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3.3格构柱脚手架

格构式脚手架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不仅承载能力较强,而且稳定性能也较好。可以说格构式脚手架是建筑行业往高大跨度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由于近年来随着超高、超长以及超重等类型的建筑工程结构体系越来越多,普通的钢管脚手架在承重方面与稳定性方面都无法满足这些建筑物施工的要求,因此,在钢管脚手架的关键部位进行格构柱处理,可以提升脚手架的性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稳定性与承重能力都得到明显改善。尽管这种脚手架在我国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还没有全部普及,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施工技术的提高,通过对高大模板支撑结构体系进行不断优化,格构式脚手架将会成为未来髙支撑体系发展的趋势之一。

3.4门式脚手架

门式脚手架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传统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模板支撑体系之一,是由于其主架形状和汉字“门”极为相似而因此得名。其主要的构件有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及可调底座等。门式脚手架最早出现于美国,其安装与拆除都非常简单,且承重能力非常好,安全性能极佳。基于这些优势,这种脚手架一经出现就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我国也先后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入成熟的门式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大型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中。

3.5上述几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比较

综上所述,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受到了其构件模数的制约,格构式脚手架的造价又较高,而门式脚手架的产品标准化目前又不太到位,从而使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我国模板支撑体系中仍然是最受青睐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可以说除了结构形式特别复杂、施工要求特别高的特殊工程以外,对于一般的大中型工程而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都是能够满足其施工要求的。当然,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的应用而言,必须做到精细设计、认真施工、严格管理,以弥补其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能相对较差的缺陷。实践证明,只要设计得当,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求的。

4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建立了很多大型建筑,这些大型建筑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标准较高,传统的施工技术很难无法满足其施工要求,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做好高支模安装、拆除以及高支模施工检查工作,加强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控制,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土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锦江.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J].门窗,2014(6):396-396.

[2]顾丽云.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4(11):157-157.

[3]瞿婷.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3):91-91.

[4]张晓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7(13):186-186.

论文作者:王金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关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王金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