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病人的影响论文_弓箭霄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40)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我院的慢阻肺患者,共 136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66 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 70 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指标跟对照组相比,优于后者(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临床护理干预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26-01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可无力咳嗽、咳痰,呼吸肌疲劳,消瘦、营养不良、疲劳等,好发于老年人群。慢阻肺的发病机制是患者体内 a1-抗胰蛋白酶缺乏,肺组织对空气中有害颗粒的异常反应,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故而老年患者的发病率高。慢阻肺病程长,易复发,故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受到影响。本院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我院的慢阻肺患者,共 136 例,随分为两组,对照组 66 例,研究组 70 例。研究组中,男 38 例,女 32 例,年龄65~79 岁,平均(70.22±1.79)岁。病程平均(3.91±0.20)年。对照组中,男 36 例,女 30 例,年龄 47~79 岁,平均(70.27±1.73)岁。病程平均(3.96±0.13)年。两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保持病房通风良好,整洁、安静,适宜休息,定时消毒病房,温湿度适宜,做好基础护理,并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等。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因慢阻肺病情反复、病程长,患者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护士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给患者及家属共同讲解慢阻肺的发病原因、防治原则,可反复宣教,直至患者听懂、采纳。②饮食护理:慢阻肺患者可消瘦、营养不良,因此护士应加强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适当增加饮水量,可稀释痰液,促进排痰。③病情观察:护士观察患者咳痰、咳嗽、呼吸情况,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并观察体征、并发症等,监测血气分析的结果,并观察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呼吸道护理:护士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促进痰液排出,以改善肺通气功能。对于高龄、体质虚弱患者,遵医嘱行雾化吸入或给予祛痰药物,翻身叩背排痰。④合理吸氧:对于呼吸困难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低流量吸氧(1~2L、min),每天吸氧时间>15h。⑤康复锻炼: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恢复情况等,为患者制定一份详细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一日 3 次,一次10~15min,并指导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一周 3~5次,一次 45~60min。并指导患者在运动时穿舒适的鞋子,宽松衣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以 SPSS23.0 版本软件计算,计量资料(肺功能指标)用 t 值检验以表示,若组间对比 P<0.05,则为差异显著,此次研究成立。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 PaCO2、PaO2、FEV1 等指标跟对照组相比,优于后者(P<0.05)。见表 1。

3.讨论

慢阻肺是由慢性气流阻塞症状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且性质为不可逆。因慢阻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受限,增加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等,故成为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慢阻肺属于世界范围内居民死因的第 4 位[1]。据 WHO 统计慢阻肺至 2020 年,慢阻肺的治疗经费经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 5 位[2]。慢阻肺是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慢阻肺的发病跟吸烟、环境污染、感染、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临床目标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复发为主。在常规的祛痰、平喘、止咳、激素治疗等,患者的症状多和得到缓解,但也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因慢阻肺的病程较长,且老年患者内心敏感、脆弱,易出现心理问题,且有的患者可因担心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等,不敢运动,也对康复缺乏信心。护士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疏导,并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日常沟通中,帮助患者调整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督促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以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发展。慢阻肺患者多会出现厌食、食欲减退,故患者可营养不良、消瘦等,护士应指导患者饮食,选择鱼类、牛奶、牛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并指导家属促进食欲的方法,改善营养,有助于康复。而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等,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对症治疗和护理,改善通气功能。康复锻炼是慢阻肺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缩唇呼吸,可避免小气道塌陷,指导腹式呼吸,可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改善肺通气。护理后研究组 PaCO2、PaO2、FEV1 等指标跟对照组相比,优于后者(P<0.05)。

综上所述,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丽艳.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4):176-177.

[2]王彩琼.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9(24):176-177.

论文作者:弓箭霄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病人的影响论文_弓箭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