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是聋哑儿童迈进学校的第一课,是特教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在聋哑儿童日后的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受语言障碍的约束,聋童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较正常儿童要少得多,大部分聋童由于入学前没有进过幼儿园更没进过语训班学习,他们既没有语言基础,也没有手势基础。所以,他们来到学校对校园环境往往表现出对老师、同学有一种陌生感,存在紧张、焦虑、畏缩、兴奋等心理问题,由此带来入学困难。为了引导聋童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特提出在这一环节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在聋童入学适应教育中的应用,就是根据低龄聋童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使初入学的聋童尽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教育。
一、调查实际情况,初识“花木”特点
对曾经担任班主任的一个班级初入学的14名聋童的家长做了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说明聋童入学前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极少,由于缺乏交流导致聋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比正常儿童低。从家庭来到学校,是聋童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交往能力的欠缺使聋童不能迅速地进入学生角色,这是聋童入学时抗学情绪产生的根源。因此,对初入学的聋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入学适应教育,为建立他们正常的学习轨道,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是非常有利而且必要的。
二、认真分析每个聋童的个性特点,充分认识“每棵花木”,制定入学教育计划
我校入学的聋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入学后由于路途遥远,基本住宿在学校,为了安全,学校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聋童入学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时间,有些甚至一个归宿假周期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而入学前,聋童从没这么长的时间离开过家长、离开过家。所以,他们入学后常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1.愿意学习,愿意留在学校,离开家长时能正常进入学习状态。这一部分学生大多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好接触他人,适应新环境能力比其他同学强。
2.拒绝上学,哭闹,扭住家长衣裤不放,家长一旦离开就追到校门口哭闹。这一部分学生依赖性强,在家中,他们受到父母亲人的百般宠爱,所以,表现出恋家,恋父母的情绪较重,致使他们不愿上学,不愿离开父母亲人。
3.捶胸顿足,甚至抓头发、撕衣服,在地上撒泼,又滚又闹,借此吓唬家长,不愿留在学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部分学生一般家境稍好,在家里被父母亲人骄纵惯了,父母觉得孩子的残疾是自己造成的,孩子已经这样了,不能苛待孩子,所以,事事都依着孩子,养成孩子任性的坏习惯,致使孩子入学时不愿留在学校受约束。
4.在老师的安慰下,勉强留在学校,而后天天哭泣。这一部分学生性格偏内向、腼腆、羞怯、小气、爱哭鼻子。
针对这几种情况,根据聋童的个性特点,可制定以下入学适应教育计划:
(1)逐步消除聋童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熟悉学校的环境,熟悉周围的人和事,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使聋童迅速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2)刚柔相济,家校配合,矫正聋童任性的习惯,教师对他们要爱得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使其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和威严,因势利导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以学校的美去感染和吸引他们留在学校学习。
(3)呵护安抚聋童,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慈母般的关爱。融洽的同学关系可以消除聋童心中的隔阂,逐渐抚平聋童离开家长时的忧伤,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培养同学情和师生情,这样会大大缩短聋童入学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
三、实施入学适应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入学适应教育具有阶段性和反复性,聋童的入学障碍在经过入学适应教育后,还会反复发生,但在这种反复性中也存在着进步性:聋童入学时的特殊表现行为(哭闹、撒泼)发生的时间间隔会增长,发生时的强度也会减弱。如:我班聋童王萍,初入学时每天哭泣,经过一段时间的入学适应教育后,每周一和周六哭泣,然后周六哭泣,哭泣的次数逐渐减少,哭泣的声音也逐渐减弱。这种阶段性的反映需要反复进行引导,适时抓住其没有闹情绪的时机进行表扬,刺激和鼓励他(她)继续表现这些良好的行为,为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教育进行铺垫。
在教育实践中,我认为逐渐引导聋童获得学习动机是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入学适应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用成功的体验来刺激聋童的学习欲望,这种体验来自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有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快乐,又有课后娱乐活动中顽兴发挥极致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做一个观察家,组织聋童开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在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友爱之精神的同时,随时发掘聋童的“闪光之处”,并及时给予表扬,使之产生成就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再次学习的动机和愿望,逐步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适应学校生活。
建立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入学适应教育的情感因素,倾情教育,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慈母般的关爱和校园的美好,使他们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深深的依恋,这些因素的实现最终为聋童培建了正常的学习轨道,大大缩短了聋童入学适应的时间过程。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应用于聋童入学适应教育,实现了让聋童从拒学到愿学至乐学这么一个转变过程,使聋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了聋童正常的学习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感情得到升华,聋童在老师的关爱中健康茁壮地成长,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畅饮知识的甘泉。
论文作者:苏友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5
标签:学校论文; 这一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老师论文; 不愿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