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甘肃宁县745201
[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止痛药物、局部治疗及去除病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带状疱疹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茵栀黄注射液;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好发春秋季节,四季皆有。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本病好发于胸胁部,故又名缠腰火丹,亦称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1]。笔者在常规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止痛药物及局部治疗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作者所在的宁县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住的80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8~78岁,中为数68.2岁;病程均为急性发病。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6~78岁,中位数68.8岁;病程均为急性发病。2组性别、年龄、病程、基本症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诊断标准 以临床症状及体征为诊断依据,根据单侧发疹、沿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呈带状、多数水疱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伴有神经痛,且好发于胸胁亦见于头面及其它部位,根据这些基本可以确诊[2] 。
1.3 排除标准 排除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肋间神经痛。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予以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止痛药物、局部治疗及去除病因等对症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茵栀黄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772)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与组内比较均采用t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显效:疱疹结痂脱落,皮肤表层好转消失;有效:疱疹结痂,皮肤表层仍觉发烧,稍觉疼痛;无效:疱疹无明显改善,疼痛明显。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下表。
注: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
5.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6.讨论
带状疱疹,亦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蜘蛛疮,是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单侧胸胁或者头面部沿着脑神经或脊神经分布区呈带型的多片红斑,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状疱疹,皮损处灼疼或刺痛,可伴有发热,常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好发春秋季节,四季皆有。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但临床上可根据皮肤表面散在性出现成条秘籍成簇大小不等的水泡即可确诊。
本病好发于胸胁部,中医认为该病由于肝胆湿热,复感受毒邪或因肝火妄动,湿热内蕴外感毒邪侵犯肌表经络或因年老体衰,肝血不足,易发肝火,肝脏克脾,脾不化湿,湿热内蕴,毒盛外溢肌肤所致。也与现代人生活富裕、饮食偏嗜、生存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因忧虑伤脾、脾失健运、蕴湿化热、外溢皮肤而生有关;西医认为神经精神因素、消化不良、肝胆及胃肠疾病、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原因是主要致病原因。
该病多因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湿热浸淫导致,治疗可采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运茵栀黄注射液治疗以清热解毒、除湿健脾为主。该药中栀子苦寒,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可解三焦之湿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栀子具有解热、抗炎、清热解毒之功[3];黄芩苦寒可归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研究是广谱抗病原微生物,兼可解热镇痛、镇静;金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引邪外出,使邪从肌表而解,现代研究广谱抗菌;茵陈苦寒归肝胆脾胃经,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用其除湿作用达到健脾作用。现代研究有明显的促进胆汁分泌、通利胆道、促进胆汁排泄之功,而胆汁排泄通畅、肝气条达、脾气升清旺盛、运化水谷正常,则湿邪可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总之, 茵栀黄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等作用,对带状疱疹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曰庆,等. 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4-166.
[2]陈贵延,杨思澍,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428-1430.
[3]潘年松,等. 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5-163.
[作者简介]
王涛(1972-),男,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继承人,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妇科病、皮肤病的工作。
论文作者:王涛,,王有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注射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疱疹论文; 疗效论文; 基础上论文; 宁县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