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桥兰
河源市卫生学校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导入问题,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但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确保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故此,本文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实行分析,列举了问题导入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导入问题应用情况加以探究,现进行具体报道如下。
关键词:中职化学课堂;课堂教学;导入问题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为中职教学中的重点基础课程之一。为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化学课堂教学导入问题非常重要,以此积极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对化学教学加以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化学实验时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也极为关键,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问题
学生学习化学的优劣,会对日后化学学习效果构成直接的影响。严重的情况,还会对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近年来,较多学生会出现偏科问题,对于感兴趣的学科,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反之,针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对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课堂纪律方面,如上课交头接耳、说话、睡觉等。为此,开展化学课程的过程中,需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为最好的老师,以便更顺利开展中职化学课程。
1.2化学实验教学问题
科学技术的良好发展下,学校方面对于高素质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并且提出了较多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化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为:加强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但是,实际开展化学课程的时候,教师更加注重理念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如此一来,经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化学的兴致。
1.3教师和学生间互动问题
以往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语言表述方式传达[1]。这时,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对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情况上,构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进而无法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问题导入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
2.1导入问题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促使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时,不但可确保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还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此外,在面对化学问题时,教师应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以便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合作方式,解决化学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
2.2导入问题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当前,教师、家长对于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如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为此,合理借助导入问题方式,经分析案例方式提出问题,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3.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导入问题的应用情况
3.1在导入环节中的应用
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通过创设情境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故此,教师需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开展“乙酸”教学活动时,提出问题:我们厨房里平时用来调味的白醋、陈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物理化学性质?以此,鼓励学生加强对日常生活的事物进行观察,明确化学和我们的生活存在者紧密关联。在导入问题中,教师以问题导入方式,促使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构建新的知识结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合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然后合理运用所掌握知识解决化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率。
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切合课堂教学、并且学生感兴趣的化学教学内容。俗话说:兴趣为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师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生活、新闻、历史等多种方式,引入化学课堂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行化学武器中氯气教学中,通过教育纪录片引入,让学生经纪录片内容,明确氯气物理的性质[2]。然后,提出问题:当遇到敌人氯气攻击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经导入问题引出本节教学活动--氯气。通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学生正确看待氯气的物理性质、毒性,掌握氯气的性质,明确氯气的不良影响。这种导入问题方式,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不会产生对化学教学的抵触心理。
导入问题,能对学生学习欲望进行刺激,使得学生能合理利用所学习知识、认知,达到新知识通化效应。经回顾学习的物质的量知识内容,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将1摩尔氯化钠溶于10ml水中,取1ml该溶液,提出问题:1ml溶液中含有多少氯化钠?引入“物质的量浓度”课程,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为:物质的量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结构。完成本节教学活动后,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防止学生对学习的化学内容产生混淆。
3.2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教师需将化学教学目标,作为参照标准,鼓励学生将导入问题作为主线,更好的开展化学探究活动。实际活动中,通过分组方式加强生生间的交流、讨论,然后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化学教学任务,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导入问题的提出,需确保和课堂教学目标相关,从而鼓励学生探索化学教学问题。需要注意事项:导入问题的提出,不等同于将化学问题盲目的抛给学生,而是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最大教育价值,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后,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如:开展“盐的水解反应”化学教学活动时,提出问题:我们氯化钠、硫酸铵、醋酸钠都是盐,那你知道它们分别显什么性吗?同是盐为什么会显不同的性?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动手实验。教学实验时,对学生实行针对性指导,从而让学生说出氯化钠、硫酸铵、醋酸钠分别显什么性。小组成员结合课本内容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实验的过程,不但对学生观察力、实践能力加以培养,还可确保学生通过实验找到问题答案,感受化学教学带来的乐趣。完成实验后,提出问题:对于盐,我们怎样快速的判断出它显什么性呢?鼓励小组成员结合课本的例子进行讨论并得出结果,然后在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针对存在疑虑的小组,给予适当帮助,进而确保小组成员能更好的完成实验。经化学实验,明确化学结论,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3]。
学生探索化学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可将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为主线。这时,教师对学生实行严格观察,以便及时明确学生在教学探究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引导。以往,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教师讲解内容方式传输知识。趋于新课改环境下,教学的模式得以改变,可将学生作为中心,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然而,一些教师针对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也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进而使得化学课堂探究活动无法很好的开展。为此,以“制取乙酸乙酯”教学活动作为案例,提出问题:我们知道酒越久越纯香是因为含有乙酸乙酯,那实验室里用乙醇、乙酸制取乙酸乙酯为什么要加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又有什么作用?乙醇与乙酸发什么了什么反应?在问题的引导下,促使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结语
以往中职化学课堂,主要通过灌输式传授化学知识,所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导入问题,可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价值。与此同时,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进而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剑春.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问题[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0):91-91.
[2]黎颖.中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283-283.
[3]谭小林.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8):90-90.
论文作者:骆桥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中职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氯气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