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_地理论文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地理试卷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试卷论文,地理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

      高考知识考查具有抽样性,尽管考纲细目很多,但命题者总会挑选那些地理学科味儿浓,对地理知识理解起到支撑作用的主干作为考查对象。全卷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讨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1.人文地理考查相对比重较大

      如下表所示,除选修地理所占的10分外,自然地理占35分,人文地理占55分,相比之下,人文地理占较大的比重,究其原因是37题围绕工业区位展开,但分析答案要点,有一部分也属于自然地理知识。由于人文地理比重较大,使得全卷试题的难度略有降低。如果单独将区域地理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涉及区域地理考查达72分,实现了立足区域的综合考查。在选修地理考查中,除43题属于单纯考查自然地理外,第42、44题,都注重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融合。

      

      2.学科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

      全卷将测评的重点放在能源、正午太阳高度、植被、风沙、交通、聚落、人口、工业等核心主干知识上,先易后难,特别是第1题用一道常规题目引导学生“入题”,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人文地理部分中,一度作为重点考查的农业知识的考查基本没有,完全用工业考查(第37题)代替。自然地理中考查比较“热”的河流知识也“降了温”,仅限于出现在综合题36题探讨沙源问题时作为答案的一个要点,如三角洲、河滩成为沙源地。另外,全卷对气候知识的考查比重也在降低,考查方式上变直接考查为间接考查,甚至不易让人觉察。如第36题第(2)问,分析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一是气候干燥,降水少,二是多大风。第42题旅游地理指出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就突出了青藏地区的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多大风的特征。

      3.格外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

      在区域地理考查中,格外关注了生态环境脆弱区。如第4~6题探讨新疆地区兰新铁路建设的区位及城镇分布的影响因素;第36题探讨错那湖沿岸的风沙活动;第37题沙特阿拉伯的磷酸盐工业布局;第42题青海湖鸟岛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第43题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解题时都涉及“回应”区域的主要特征,如新疆与沙特阿拉伯的干旱,错那湖东北部冬春季节的风沙也与干旱相关。在所考查的区域中,有三次出现青藏地区,考查角度又在不断变化,第36题强调冬春季的干燥与大风,第42题突出青藏高原的整体特征——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温差大,第43题则关注“山高、坡陡、谷深”的地形,有宏观有微观的视域转换。

      二、紧紧抓住图表能力考查解读新信息

      全卷一共涉及9幅图像和一个表格,图像类型主要有景观图、区域图、变化曲线图、等高线地形图,其中景观图涉及两个题目,一是第1~3题为人文景观图,二是第44题为自然景观图;区域图考查最多,达四幅,全卷突出了对区域地理的考查,使能力考查中综合性能力考查增强。图像图表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在考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幅图的呈现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如第7~9题解答必须根据图表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第10题解答需要进行定量计算,而计算公式则需要利用变化曲线的相关性获得。第44题,则通过景观图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坡耕地上的切沟”,诠释了新的概念。总之,图像为进一步解读信息提供了支撑。

      下面具体研究一下考查特点:

      1.答案不在图中,图像只是示意

      一些试题的图像仅是为辅助考生理解文字信息,这种题图可以去掉,一般不会影响解题。如第1~3题,题图信息告诉我们,反光板是怎样聚焦太阳能的,那就是高塔位于反光板的中心位置。从实际答题中,景观图没有起到支持答案信息的作用,或者说题图对实际解题关系不大。

      2.答案就在图中,直接获取信息

      高考试题非常重视考生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能力的考查,一般会将重要的解题信息包含在题图中,并尽量去掉干扰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要穷尽题图信息,抓住问题的实质,正确理解题意。如第4~6题,通过读图第一眼就应该注意到铁路与地形的关系,铁路(火车站)与城镇离得很远。这就是命题者通过区域图最想告诉给考生的。

      3.方法就在图中,间接获取信息

      解题方法隐藏在图中的多见于变化曲线类问题,而且是多轴变化曲线(即两条以上),方法上选择一般需要利用变化曲线的相关性。本卷中最典型的题目是第10~11题,题图中有两条变化曲线,一条代表移民人数(数量),另一条代表移民占总人口比例(比重),那么二者的相关性是什么呢?不难理解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等于移民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这样,用移民人数除以移民占总人口比例,即为该国总人口数。某一年份的总人口数就可以通过读取两个数据然后相除得到。第11题求自然增长,实际上也隐含着一个公式,就是总人口数等于自然增长+机械增长,而机械增长就是移民人数。

      4.利用数据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

      利用表格数据进行分析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试题考查的方向非常明确,一是定量计算,二是定性分析。答案来源于比较分析的结果。例如,一些老师认为本卷中7~9题的地理性不强,通过表格便可以得出结论。这充分说明信息在解答表格试题中的意义,学生是在使用内化的能力解题,难与不难在于学生的感觉,试题中涉及了很多地理概念的理解,如果理解不到位,也一定会影响最终判断。像第7题中提到的“生物量”应该指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总和,植株密度是指灌木或草本植物间的距离,植被分布是指有或者没有分布。第8题则需要明确“此消彼长竞争”的含义,并为第9题的解答提供未来推测的理论依据。

      三、深度思考引发知识链条重建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基于对试题信息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教材知识的迁移应用。由题图信息引发深度思考,再由深度思考引发知识链条的重建,具有学习意义。在考场上的有限时间内,能否激活我们的思维,成为衡量试题质量的关键。通过试题,学生可能会建立对问题的新认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冲突,从而引起我们对知识链条的重建,这也是考试带给我们的意义,是试题品质发展了我们的认知,丰富了考试的内涵。研究试题让我们获得经验,是经验让我们的学习少走弯路。

      在“区位分析”学习中,老师会帮助学生建立问题分析模板,然后经常提醒学生将其“背下来”,考试时就套用模板,尽量多地答出要点。殊不知这样做,一面在传给学生经验,另一面却框住了学生的思想,答题变得呆板,语言套路都一致。结果,书写答案时没有选择,胡乱堆砌,就如冰川沉积物一样,重要的、次要的、长的、短的,杂乱地摆放在一起,没有分选性,浪费了考场宝贵的答题时间。

      下面以试卷第37题为例,谈一下如何通过试题进行知识链条重建。

      先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看到37题的题图和前面的试题文字材料,将会如何命题?由于受教材思维的限制,常规命题的思路也许会是这样的:

      (1)分析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临海位置,有利于磷酸盐产品的外运;有铁路相连,可以运来丰富的原料;油气资源丰富,提供能源动力;经济发达,本地市场广阔。

      (2)结合实际谈一下甲地工业发展如何转型?甲地以采掘磷酸盐矿石为主,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一是原料外运,会增加运输成本,因此可以发展磷酸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二是磷酸盐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要发掘本地其他优势发展工业。

      (3)分析2013年以前甲地或乙地发展磷酸盐工业的环境影响。甲地挖掘磷酸盐矿石,地表植被遭受破坏,荒漠化更严重,生态环境更脆弱;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工业,污水排放会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废气排放会污染大气。

      实际命题设问如下: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试题的高明之处一下子显示出来了,原因是高考试题打破了常规,重建了知识线索。第(1)题是从宏观的视角探讨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因此要突出临海的位置特征、矿产的资源能源特征以及资金雄厚的经济特征,一下子从甲地的“小圈子”跳了出来上升为“国家”层面。第(2)题又从微观的视角探讨甲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从所给答案可以看出又照顾了沙特阿拉伯国家的“区域整体特征”,如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第(3)题探讨甲地与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的环境影响,但需要比较谁的污染严重的问题,答题又回落到“沿海与内地”差异的比较。这些无不在帮助我们在打开思域的同时,进行知识链条的重建,实现常规思考的新突破。我们的研究,就是要从高考命题中寻找思考点,然后在课堂上发现知识的生成点,在研究与学习中求得进步。

      四、追求在同一主题问题下的大综合

      地理试题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地理综合题上,如本卷的第36题属于学科内综合,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是一道具有浓厚地理味道的好题。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这种“区域+主题”类综合题的命题方式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从材料特点上看,试题文字材料都是围绕同一主题阐述;从研究问题来看,都是围绕同一主题进行问题设置,且问题之间有联系,探讨的问题不断深入;从答案来源来看,回答问题需要整合题材信息和调运头脑中储备知识。

      作为地理综合题,承载着学科综合能力考查的任务,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等。往往是对主干知识的集中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渗透,而且考查时彼此照应,如上一题的答案与下一题的问题有联系,上一题问题提示下一题的答案,考查的主干知识之间也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把握知识的整体,构建知识体系。

      第36题围绕“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展开,从探讨“沙源”到“分析成因”,从“分析危害”再到“防治措施”,整个就是一条探讨应对“环境问题”的思维主线,线索清晰明朗。解答问题思考的过程,又时刻在要求考生照应题图信息,如材料中的“就地起沙”、“西风与大风日数”,图中的河流、地形等信息为解题提供了“帮助”。学生尽管头脑中有“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知识可以迁移借鉴,但还要区分这是在青藏高原。在回答“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时,要根据湖泊与铁路线的相对位置,推断铁路的路基是高出地面的,来自西部的风沙必然会出现风沙堆积,存在填埋路基和轨道的危险;同时,因风力作用强,也会对路基和路肩造成风力侵蚀;若风力较大,还可能会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风沙进入轨道、车轮等,会加大设备的磨损;风力过大,高速运行的火车存在安全风险,同时风沙也会影响列车员前方视野。在探讨“防治措施”措施时,要考虑铁路与湖泊的相对位置,学会知识迁移。

      高考试题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我们要用它来开启研究性学习的智慧之锁。只有深入研究它,我们才能发现其中的道理、规律;只有以欣赏的眼光解读它,才能发现试题的奥妙与力量。

标签:;  ;  ;  ;  

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