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_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策略论文,高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二期课改强调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思考走出教室。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有效性学习,这离不开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和有效提问的含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1](P54-57)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提出这样一个类似的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反馈教学信息、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更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1.提问的常见误区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有些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常见误区为: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要么追求热闹,提问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有些提问具有片面性,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思维成功带来的喜悦。

2.有效提问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学者泰勒发起的“科学管理运动”,有效提问指的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冲动,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2]有效提问能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问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是目前倡导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问题化教学中,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思维。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是一种最原始,却又是最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问题提出后,适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课堂提问,重在启发诱导,要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比如:在讲《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时,提问:“医生在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的接触部位擦的是氯化钠溶液而不是酒精溶液,为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因为酒精易挥发。”有的学生说:“因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消毒。”显然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具有盲目性。这时教师提问:“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什么条件?患者身体上绑的仪器起什么作用?”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讨论思考后得出:“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电流。”从而得出结论:利用了氯化钠是电解质的性质。如果教师不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是“一语道破天机”,一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要有启发性。

2.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时机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时机的重要性。选取最佳提问时机,既要教师敏于捕捉,善于把握,也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1)于新旧知识衔接处提问。新旧知识衔接处一般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学习内容的迁移点。所谓“温故而知新”,那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从而自主探究。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针对新旧知识点提问,往往能使学生对新旧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强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知识顺利迁移的目的。如:上《电解质的电离》这节课时,笔者做了实验:在导电装置内放入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酒精、蔗糖的水溶液,接通电源后,学生发现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灯泡明亮,其余灯泡不亮。这时教师提问:“金属铜能够导电,为什么?”学生很快答出:“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这时教师继续提问:“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有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在这些溶液中有什么微粒?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为什么可以导电?”这样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维水平,这比教师直接说出来的要深刻,更具有说服力,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问于思维受阻时。学生思维发生阻碍的地方,往往对知识点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认识模糊,是教学重点所在之处。教师要及时提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如:在讲《电解质的电离》时,教师提问:“Fe是不是电解质?”有的学生认为:“Fe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有的学生甚至困惑不解。显然,这时学生,急需教师予以点拨:“电解质必须是什么样的物质?”这一提问使学生猛然醒悟,异口同声地说:“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从而使学生能顺利地按照定义来解答问题。再比如: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反应:,提问:“1)在这个反应中得多少电子?2)失多少电子?3)电子转移的数目是多少?”前两问学生很容易回答,对于第三问,学生也理所应当地认为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e。很明显这时学生错误地将得失电子的数目加起来了。这时教师应给予点拨:“我给了你两个苹果,你得到几个苹果?我失去几个苹果?咱俩之间转移了几个苹果?”浅显的例子、及时的提问让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如果不用提问的方式,而是由教师平铺直叙讲解,效果显然就差多了。

3.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趣味性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如:讲《铁和铁合金》时,教师提问:“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会变深,哪位同学知道其中的奥秘?”这一提问在于引起认知矛盾,学生议论纷纷。接着提问:“有哪些方法防止新榨的苹果汁颜色变深?”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足,从而会让学生爆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再比如:学习了HCl的喷泉实验后,为了加深理解,笔者提问:“如果老师想看到像牛奶一样的喷泉,圆底烧瓶和大烧杯中应放什么物质?”学生听到“像牛奶一样”的喷泉立即兴趣大增,纷纷开始讨论起来。这样提问,不仅能够很好地落实知识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生活性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更要充分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化学问题。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化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化学的作用。如:在讲《醋和酒香》时,教师提问:“很多家庭在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去腥提香,你知道原因么?”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刺激下,参与意识更加浓厚。再比如:在学习盐酸的性质时,教师提问:“人体胃液中主要成分为盐酸,有些缺钙的人会食用钙尔奇D片(主要成分为)。你知道为什么会起到补钙作用么?”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避免了课堂上枯燥的讲述。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课堂提问有效应答的策略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应答。教师的应答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4](P50-51)

1.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开车不等客”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很容易导致无法有效回答,而且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会因此而失去信心,不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问后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将更有帮助,这样,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将大量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大幅度提高。[5]

2.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误的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必要时教师适当引导或暗示,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做到问中有导。对于教师的提问,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立刻表态“对”或是“不对”,可以让别的学生补充、纠正,或提出不同的答案、提出更佳的解答方案等。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3.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及时、客观的激励性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四、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

课堂提问有效与否,一方面需要教师自己的精心设计、实施,另一方面还需要其他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和“局外人”的眼光进入课堂,进行研究,这样将会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6]课堂提问是否有效,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的提问技能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对教师提问技能的评价

评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教师提问技能的评价,可以从问题的质量、能力培养、关注学生以及组织能力等方面加以进行。此外还应关注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学生的思维状况,动态地生成新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使用在备课中已预先设计好的现成问题。

2.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评价

评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思维状态、情绪反应与生成状态进行评价。参与程度包括学生是否全员参与问题的思考、学生是否参与问题的提出。思维状态包括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碰撞是否激烈,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反应包括学生对问题是否有紧张感与愉悦感,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生成状态包括学生是否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在化学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根据自身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不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标签:;  ;  ;  ;  ;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