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CHD合并PH患儿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儿,而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围术期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315-02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因疾病的发展,常出现各种并发症,重度肺动脉高压(PH)就是其中一种,CHD合并PH患儿的临床监护难度较大,因此在对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儿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心脏负荷、恢复肺功能以及提高患儿的抵抗力[1]。因此,本文研究将围术期护理应用于CHD合并PH患儿,观察其效果,报告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CHD合并PH患儿86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8月,所有患儿在术前均存在胸闷、气促等症状。将所有患儿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43例),一组为观察组(43例)。
对照组:本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5:18,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4个月,平均年龄为(19.27±1.36)个月。
观察组:本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4:19,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34个月,平均年龄为(19.85±1.91)个月。
两组患儿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帮助患儿采取常规措施降低肺动脉压力,给予患儿呼吸道管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向患儿家属调查对此次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两组CHD合并PH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采用χ2检验,用(x-±s)表示两组CHD合并PH患儿的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下表。
表 比较两组CHD合并PH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7.67%(42/43),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9.07%(34/43),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CHD合并PH较为常见于左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左右分流型CHD患儿的右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导致其肺血管出现被动扩张的现象,而且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会导致肺血管出现反应性收缩,从而引发肺动脉压力升高。据研究发现,对于CHD合并PH患儿,单纯的治疗远远不足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肺动脉压力,恢复其肺功能[2]。
本文中将围术期护理应用于CHD合并PH患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术前: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儿及其家属,并且给予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通过行为动作或与患儿做游戏等方式,使患儿暂时忘却病痛,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在术前严防患儿出现感冒,并给予患儿间断性吸氧,采取静滴前列腺素E1和口服卡托普利以降低患儿的肺动脉压力[3]。
术后:①帮助患儿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情况,持续性对患儿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防止患儿肺动脉高压加重。②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同时需减少吸痰对患儿呼吸道造成的刺激,若患儿出现感染现象,须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每次吸痰前保证患儿处于充分镇静的状态,吸痰时需采用纯氧,通过膨肺操作防止患儿出现肺不张现象,若患儿出现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操作,以免出现肺动脉高压。③采用血管活性药物以降低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在使用期间,观察患儿的血容量和心功能。④严格控制患儿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更好地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同时测量患儿的血清钾浓度和尿量,及时为患儿补充钾。⑤指导患儿家属协助患儿适当进行活动,并且嘱咐患儿家属在出院后密切注意患儿的状况,一旦出现发热或咳嗽等不良症状,需及时到院就医,防止患儿病情再次恶化[4]。
观察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儿短,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P<0.05),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围术期护理应用于CHD合并PH患儿,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而且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蔡伟萍,李寒,支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护理[J].北京医学,2014,36(6);503-503.
[2]潘妹子.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3);356-357.
[3]高霞.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3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17(12);73-74.
[4]孙艳芳.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护理核心探究实践[J].心理医生,2015,21(18):210-210.
论文作者:孙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患儿论文; 肺动脉论文; 先天性论文; 家属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