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进出口贸易和汇率影响的实证分析_国际收支论文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进出口贸易和汇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汇率论文,进出口贸易论文,出口退税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历史回顾

出口退税是指一国政府将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出口鼓励措施。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国际贸易出口额与退税率呈现负相关性,出口退税率的变化会及时、敏感地反映在当年贸易出口额的变动上。从我国出口退税的历史情况来看,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以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己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新税制施行后,出口退税急剧增加,当年商品出口额也比上年增长了31.9%(而1993年的商品出口只比上年增长8%)。由于中央财政出口退税负担沉重,1995、1996两年政府两次调低出口退税率。1995年退税率平均降低3%;1996年又进一步降至6%。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对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1996年的商品出口仅比上年增加了1.5%,而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32%和23%。随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环境恶化。1998、1999年商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只增加0.5%和6%。为了推动出口,政府在1998年2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使其升至11.3%。1999年政府继续上调出口退税率。经过两年4次调整,1999年出口退税平均税率为15%,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末(历年出口退税率平均值参见图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出口增长。2000年出口比上年增长27.9%,2002年比上年增长22.3%(出口贸易额与出口退税关系表参见表二、出口额与出口退税增长图参见图二)。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出口退税能有效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并能充当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出口退税率的调高会促进商品的出口,而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必然会抑制商品的出口。在商品出口结构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税率的调低必然导致出口额增长下降。

表一 出口退税和出口贸易额的关系(1993-2002年)单位:亿元

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20012002

出口退税299.7 450.1 549.8 827.7 555.0 436.2 626.7 1050.0 1080.0 1150.0

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12.7

50.2

22.2

50.5

-32.9 -21.4 43.5

67.52.9 6.5

出口贸易额比上年增长% 13.0

97.2

19.5

1.020.5

0.55.827.76.7 22.4

资料来源:1、《中国税务统计》,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2、《中国财务年鉴199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450页。3、《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第654页。

图一 历次出口退税率平均值

——出口额……出口退税额

注:(1)数据来源《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出口额以亿美元计价,出口退税额以亿元计价。

图二 1985-2002年我国出口与出口退税增长图

二、2003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

(一)应对国际贸易大环境压力。我国多年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降低出口退税率是采用非汇率手段调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的压力,保持外汇收支的动态平衡。

(二)减轻中央财政负担。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末全国累计出口应退未退税额达2477亿元,而2003年国家财政所做的退税预算指标却只有1230亿元,2003年末全国出口应退税额更是达到3400多亿元,中央财政力不从心。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与税收分享机制基本是一致的。我国目前征收的增值税是中央税,但实际上与地方有75∶25分成,而出口退税则完全由中央承担,显然税收的利益分享和责任负担不对称。新的退税政策规定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过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这将理顺税利关系,实现利益与责任的一致,同时缓解中央财政的压力。

(三)实现出口产品结构改善。新的退税政策对不同的产品规定不同的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多降甚至取消退税,这体现了政府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优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意图。

(四)促进外贸企业改革。出口退税率下调,外向型生产企业和外贸流通企业的经营业绩都将受到较大影响。对外贸流通企业来说,其利润率远远低于生产企业,有的企业甚至以出口退税作为利润主要来源,因此其对税率下降的反应要敏感得多。由于外贸企业对上下游的要价能力越来越低,供销两头挤压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难题,因此新的退税政策出台将促使外贸企业更好的与生产企业沟通,提高生产企业通过代理制扩大出口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完善和发展。

三、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进出口的影响

(一)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的影响

1、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出口影响的理论分析

(1)出口增速下降。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额的影响非常直接。根据专家测算,出口退税率平均每下调1%,我国出口额将减少4.9%,这次出口退税率全国平均下调2.95%,将使出口额减少14.5%,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50%,出口增速的下降会对宏观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2)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将直接提高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定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中低档为主,价格是最主要的竞争方式,下调出口退税率,短时期内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出口。一些原本处于保本微利的商品可能放弃出口,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市场。

(3)给出口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冲击。退税率下调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由于出口销货合同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刚性,一些已签订的订单将因为政策调整直接造成损失。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出口企业需要调整其出口产品报价,需要与进口商进行沟通,势必会推迟或者损失一些订单。与生产企业相比,外贸流通企业的利润率远远低于生产企业,对退税率的下调要敏感得多,因此将受到更大冲击。

2、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进出口影响的实际调研结果

新出口退税政策从2003年10月开始实施,理论上分析,从2004年开始就将对出口产生实际影响。我们以湖南为例展开了调查。据《湖南商务情况通报》提供的数据,2004年上半年,全省外贸出口总额127557万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30.1%。可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从总体上说并未对我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经过对树十家企业的调研和走访,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弥补了因出口退税率下调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1)“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政策加快了出口退税进度,加快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出口成本将增加1%,企业生产成本虽然增加,但因为出口退税资金能够及时到位,企业减少了由于办理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而支出的财务费用,企业出口成本不升反降。

(2)出口退税进度加快减少了企业管理成本,使企业对未来收益形成合理预期。在新退税政策实施以前,由于退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外贸流通领域的混乱。而且,过去的出口退税率虽然平均比现在高,但由于欠退税严重,真正退税资金并不能足额到位,企业无法有效控制流动资金,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被动,无法对收益做出正确估计。新的退税政策实施后,退税资金及时到位,理顺了外贸流通领域各方当事人的关系,同时使企业对于产品成本也有准确的把握,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形成合理的未来收益预期,减少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3)退税率下调幅度较大的企业通过内部挖潜、加强成本核算等手段来降低税率下调带来的不利影响。外贸企业通过供货商承担一点,外销价格提高一点、自己消化一点来消化税率调低而增加的成本。

(4)生产型企业不再通过外贸企业代理,自行组织出口,使我省出口贸易数额并未下降。在旧的退税机制下,生产型企业为了尽早实现销售收入,往往把产品销售给收购制外贸企业,尽早实现销项税额收入。因为如果是自行出口,尽管也有17%左右的出口退税,但税款何时能到位确是未知数。出口退税率调低虽然会使一些利润率低的外贸企业减少出口,但生产型企业的自行出口也起到了阻止我省外贸出口下滑的作用。

(二)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进口的影响

本次出口退税率调低后,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将增加原材料的零部件的进口。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内采购的零部件在交纳17%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出口产品却只按13%享受出口退税。如果是以加工贸易方式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则进口原材料是以保税方式运作的,即进口原料不征税,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原材料也不退税。相比而言,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比从国内采购的成本要低。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加工贸易企业将增加原材料的进口数量。湖南省LG曙光电子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进口高达9837万美元,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增加了生产线,扩大了进口原材料的数量,同时据企业人员介绍,也有回避出口退税率调低增加成本的因素考虑。对于湖南省而言,加工贸易的比重占全部贸易方式的比重不到10%,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全省进口商品的数量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

四、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汇收支的影响

(一)我国近年来的外汇收支(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收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即是国际收支,是系统地记载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各项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它反映经济价值的产生、转化、交换、转移或消失,涉及到货物和/或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劳务的提供以及资本的提供。我国从1994年以来国际收支一直持续“双顺差”局面,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保持顺差。其中经常项目累计实现顺差2245亿美元,资本项目累计实现顺差2529亿美元,外汇储备累计增加额达到3821亿美元。尤其是自2001年来,国际收支双顺差实现大幅度增长,2001-2003年国际收支总顺差累计达到2185亿美元,相当于1994-2000年累计顺差的84.4%。国际收支实现顺差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利于发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国内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可能性增大,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隐患。可以说,持续较大顺差与逆差一样,都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表现。

(二)国际收支平衡的评判标准

我国国际收支的发展目标是树立科学的国际收支平衡概念,实现内外协调的国际收支动态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平衡有如下判定标准:

1、经常项目差额可由正常的资本流量弥补,无需通过过度的贸易限制和对资本流入或流出的特殊刺激,或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来实现。

2、在考虑到暂时性因素、生产能力的非正常使用或失业、贸易条件持久的外生变化、对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过度刺激和限制等因素后,经常项目差额等于正常的资本净流量。

3、国际收支必须是可维持的,即在一段时间内,在给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与正常的资本净流量以及官方外汇储备的合理增长相一致。当经常项目余额为赤字时,资金流入形成的债务在将来某一时期能够偿还。

可见,国际收支平衡两个评判准则是可维持性(sustainability)和适度性(optimality)。可维持性是指经常项目逆差的可维持,可适度性是指经常项目所包含的一国消费和储蓄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可维持性问题,而是适度性问题。我们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标准,但离适度性的国际收支高标准还有距离。

(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结合IMF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评判标准,我国目前国际收支顺差过大的状况是一种适度性国际收支失衡。按照经济学原理,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可供选择的政策主要有:增加进口、抑制出口、扩大资本流出、减少资本流入等。新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国际收支均衡产生了以下影响:

1、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口总额并未减少,经常项目依然保持顺差,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目前没有得到解决。2004年上半年全国出口总额2580.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湖南省2004年上半年实现出口总额12.76亿美元,虽然低于全国平均增幅5.6%,但也实现了同比增长30.1%。

2、退税政策对不同产品实行不同退税率,为实现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可持续平衡提供了保障。在旧出口退税政策下,国家对于出口给予了过分优惠的措施,使得一些企业不计成本的盲目出口,以出口退税款作为盈利的唯一来源。理论和经验告诉我们,以数量增长为主的出口方式是难以持久的,维持这种高增长低效益商品出口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低层次,基本上是“以量取胜”。为了获得出口退税款,大量高能耗、重污染的产品也在出口,降低了国内资源的使用效率。新退税政策对不同的产品规定不同的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多降甚至取消退税,可以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增强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减少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收支的可持续均衡提供保障。

3、新退税政策中超基数出口退税款的25%由地方政府承担,有可能阻止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流入。外商投资企业大多是外向型企业,其投资在带来资金的同时还会带来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特别是商品出口外销渠道。由于出口产品的生产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完成,出口企业所在地不可能收取出口产品上游所有的增值税,上游产品的增值税交给了外地政府,但其却要承担产品的出口退税;而且不管是收购出口,还是本地产品出口,只要超过原有出口基数,出口企业所在地政府都要分担超额出口退税。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或者限制出口,或者拖欠出口退税,其结果都将打击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恶化引进外资的经济环境。外商对投资环境的悲观预期,不仅会直接减少资本项目项下外汇流入,还将影响我国未来经常项目项下的外汇收入。因为我国外贸出口的50%以上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

五、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一)实际有效汇率指标的建立

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这一指标是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与实际汇率(Real Effecve Exchange Rate)的综合。其中,有效汇率的概念涉及两个含义:一是为人们通常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倡导的,指的是贸易加权的多边汇率指数,用以衡量一国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走势。在经济分析中,有效汇率还被用来衡量一国一整套政策对进出口效益的影响,衡量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差别。这一整套政策包括汇率和各种价格性商业政策(贸易和外汇政策),包括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关税等等。用公式表示,则为:

S[,e]=S[,*](1+w)

式中,S[,e]、S分别为有效汇率和名义汇率;w泛指各种价格性商业政策,如出口退税率、出口补贴率和关税率等。由于各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补贴率和关税率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商品的有效汇率也是不同的。有效汇率概念测度了贸易商出口获得1单位外汇后最终能够得到的本币单位数,或者是进口支付1单位外汇总共所需花费的本币单位数。该指标与国内外比价配套使用未衡量贸易盈利性的高低变化和实际汇率的变化。以我国出口为例未看:

出口利润额(元)=出口外汇净收入*有效汇率-出口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有效汇率-出口换汇成本)

出口盈利率=(出口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有效汇率-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利润总额/出口总成本=有效汇率/出口换汇成本

如果有效汇率相对于出口换汇成本上升,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将诱使出口增加;反之亦然。

将有效汇率与国内外商品比价相结合,我们就有一个分析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差别的综合指标——实际有效汇率(REER)。

REER=S[,e][*]P[,C]/P[,n]

其中P[,C]、P[,n]分别为国内价格指数、贸易伙伴国价格指数。

不难看出,在实际有效汇率的分析框架下,出口退税是通过W来影响名义汇率的。简单以2002年为例,出口额是3255.7亿美元,出口退税1258亿元,平均出口1美元产品得到出口退税是0.386元,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为8.277。这样,大体来看,出口的有效汇率即为8.277+0.386=8.663。随着出口退税率的调低,我们可以预测1美元产品得到的出口退税将低于0.386元,因而出口的有效汇率亦将低于8.663。从动态来看,出口退税的变化、名义汇率的变化和国内外价格的变化将共同决定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本次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在名义汇率和出口换汇成本不变情况下,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均将下降,从而起着与人民币升值同样的出口抑制效应。

对于有效汇率的两层含义,在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均涉及到。由于本章节是从宏观经济(而非微观或企业)层面上关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名义汇率的变动是用贸易加权的多边汇率指数,而非双边汇率来衡量的。因此,1996年以来,虽然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盯住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维持在8.27左右,但用多边汇率指数表示的名义汇率却在不断调整,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化而变化。2002年以来在美元持续疲软的状态下,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低,人民币有效汇率是处于下降状态的,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实现升值。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

1、出口退税率调低是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变相提高。下调出口退税率是目前可以考虑到的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可行办法。近年来中国出口增长势头旺盛,持续出现外贸顺差,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助长了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些国际投机者乘机将游资渗入中国境内,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采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措施可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压力。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效果相当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中国出口增速会有所下降,贸易顺差也会相应减少,外汇储备增长有所减缓。根据本文前述分析,平均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4.9%。政府做出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选择,从官方层面暗示了人民币币值将保持稳定,有助于打消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投机流入的游资将会减少,甚至可能流出,缓解我国资本项目项下的国际收支顺差压力,使人民币汇率变相提高。

2、出口退税率调低部分抑制了出口增长,缓解了由于外汇储备增加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多年以来保持贸易顺差,在中国现行的结售汇体制下,央行必须买进大量美元,致使国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450亿美元,2003年已经高达4500亿美元。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将抑制出口增长的速度,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3、从长期看,我国应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适应出口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增长。通过对实际有效汇率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盈利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使得该政策对促进我国的出口增长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里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得出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正效应的结论。我国政府出于减轻中央财政负担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了3%,在没有其他配套措施的情况下,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抑制我国的出口增长势头。目前我国的汇率采取的是盯住美元政策,名义汇率长期保持稳定,但也僵化。僵化的汇率体制使得出口鼓励的政策压力落在了出口退税上;同时实施出口退税所带来的出口增长及相应的贸易盈余、储备增长又反过来形成了对汇率升值调整的压力。从这一角度进行政策考察,我国原来执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力度似乎偏大,适度下调出口退税率具有合理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较为僵硬的汇率政策需要调整,应实行较灵活的汇率政策与出口退税政策配合协调,更好地发挥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积极有效的调节作用,以适应出口增长的要求。换言之,可逐步放松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随着货币市场的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逐渐实现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标签:;  ;  ;  ;  ;  ;  ;  ;  ;  ;  ;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进出口贸易和汇率影响的实证分析_国际收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