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两个转变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结构调整论文,经济持续论文,国民论文,快速健康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6年实现了“九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比较好地实现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做到了为“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取得显著成效。在1995年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控制的基础上,1996年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恰当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努力改善经济总量平衡状况,增加有效供给能力,加强市场物价监控,促使物价上涨率进一步大幅度回落,国民经济继续适度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左右,涨幅比上年回落8个多百分点;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可完成67800亿元,增长10%左右,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调控要求。工交生产稳定发展。预计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28560亿元,增长13.3%。能源、重要原材料生产稳定增长。全国一次能源产量预计达到12.28亿吨标准煤。钢材短线品种、乙烯、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增长较快。化肥、柴油、化学农药、农用薄膜、拖拉机等支农产品生产情况良好。市场适销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房间空调器、录像机、集成电路等增长较快。航空客运量增长13.3%,货运量增长16.8%;国家铁路货运量和邮电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9%和31.4%,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加强农业的要求,继续贯彻实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都增加了农业投入,粮食种植面积扩大,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稳定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特别是再次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增加专储粮和储备棉的收购,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获历史最好收成,预计总产量超过9600亿斤,增产270亿斤以上。油料受市场供大于求和不利气候影响,总产量2150万吨,减少100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播种面积减少近1000万亩,产量390万吨左右,减少近90万吨。畜牧业和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肉类总产量达到5800万吨,水产品2800万吨。乡镇企业继续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贫困人口由6500万减少到5800万。对加强农业取得的成绩要充分肯定,但不能估计过高。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还得益于总体上比较有利的气候条件,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水利建设滞后,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薄弱等问题相当突出。城市防洪也是薄弱环节,有些不设防的城市抗灾能力更差。1996年的水患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认真反思,总结教训,亡羊补牢,在今后要切实加强水利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基本适度,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00亿元,增长18.9%左右,投资率为34%。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林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电子工业投资的增长均快于整个投资的增长。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加快,国家计划内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基建项目由年初计划的97个增加到123个。第一台国产60万千瓦机组在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投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进展顺利,导流明渠堰内段已经完成,左岸大坝和电站进入第二阶段开挖,永久船闸一期工程全部完成,沟通工地两岸的西陵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大坝开挖基本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20840万亩,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6100万亩,沿海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2800万亩,对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京九铁路全线正式投入运营,对缓解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完善路网布局、促进对外开放和加快沿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南疆铁路西段正式开工建设。南昆铁路技术难度大的控制工程清水河大桥合拢。沪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桂林两江机场投入使用。陕西渭河、江西九江、海南、内蒙古和乌鲁木齐等大型氮肥厂,云南、湖北黄麦岭和大峪口等磷肥厂建成投产。无锡华晶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按进度施工。全年基本建设预计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大中型发电装机1300万千瓦左右,原煤1620万吨,原油1113万吨,天然气2.4亿立方米,化肥160万吨(折纯),乙烯85.5万吨,轿车15万辆,铁路营运里程2650公里,铁路复线1567公里,高速公路92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433万吨,通信一级干线光缆6340公里,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000万门。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形势保持平稳。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到较好贯彻,新的财税、金融体制继续完善。1—10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54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财政支出(不含债务支出)5427.8亿元,增长18.3%;收支相抵,收大于支3.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支大于收40.3亿元。预计全年财政赤字可控制在年度预算确定的目标之内。中央银行继续加强金融监管,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适时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了国家财政和企业负担。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定增长,1—10月增加795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加1308亿元。10月末货币净投放519亿元,预计全年投放1000亿元,年末货币流通量增长13%左右,增幅大体适度。从12月1日起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是我国金融和外汇体制改革迈出的重大步伐,对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注意的是,财政“两个比重”过低、中央财政赤字过大的局面仍未改变。货币供应总量(M[,2])增长26%左右,增幅仍然偏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继续增多,金融潜在的风险较大。财经秩序混乱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利用外资继续扩大。1996年在实施涉外税制三项重大改革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努力适应政策调整,积极转变经营机制和外贸增长方式,全年进出口贸易仍实现了稳定增长。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29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左右。但一般贸易出口下降较多,反映了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还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外商直接投资势头很好,预计全年超过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中西部地区的项目增多。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00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60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这是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
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下发《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有所加快。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程,增强了大型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国普通高校招生96.8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37万人。全国第四次环保大会制定了跨世纪的绿色环保工程规划。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了战略部署。大力表彰和学习新时代先进典型的活动,收到了广泛的社会效果。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西藏图书馆建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开工建设。青海塔尔寺、山西晋祠圣母殿等一批重要古建筑抢救维修项目通过了验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可分别达到79.3%和85.5%。在第26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拚搏,取得了优异成绩。“严打”斗争成效显著,对保障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实际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380元,实际增长3.4%左右。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4600亿元,实际增长12.9%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08‰。以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
上述情况表明,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宏观调控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实践进一步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以及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正确的,措施是卓有成效的。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经济效益下降,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待业人员增多。这是多年来经济结构调整迟缓,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的集中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此都极为关注。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改革的宏观经济环境,帮助部分国有企业克服困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二、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目标和主要任务
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保持和发展“九五”开局的良好势头,对于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胜利召开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征程中,谱写好1997年这光辉的一章,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展望1997年,不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存在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国际环境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的一年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199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落实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经济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根据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好1997年计划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制定和实施1997年的计划,既要努力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又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必要的灵活性。
第二,搞好总量平衡。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适度增长,努力增加有效供给,进一步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在促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继续使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第三,突出结构调整。在继续搞好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上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通过产品、技术、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市场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国家产业政策,搞好生产力合理布局,坚决制止“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的蔓延。
第四,努力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发挥宏观调控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改组,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和对外资企业的依法监管。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第六,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近两年农业丰收、粮食生产又上新台阶的形势下,必须十分注意防止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确保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要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经济的首位。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加强水利建设。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要求,着眼全局,总体规划,科学决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国加、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建立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组织好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建设长江上游、黄河中游等重点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搞好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加强河道清淤除障,建立起比较完整有效的防洪保障体系。水利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制。中央投入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等跨省区重要水域的骨干水利工程,中、小河流与湖泊的治理以地方为主,城市防洪工程由当地政府负责。其它各类水利工程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兴建。对于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中央适当扶持。三是继续完善农业保护政策。依法加强耕地保护。完善重要农产品收购保护价制度。加大对支农工业的扶持力度。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加强价格监管。四是强化科教兴农。推进全国种子工程建设,促进种子规模生产经营和育繁推销一体化。抓好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五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和措施,国家除继续安排40亿元以工代赈资金之外,再增加15亿元财政扶贫款和30亿元扶贫贷款,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努力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继续保持工业适度增长。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扭转企业效益下降,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各方面都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宏观环境。要继续保持社会需求的合理增长,特别要鼓励使用国内企业生产的设备和产品,为企业创造较好的市场条件。抓紧调整和完善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摊派和乱伸手。1997年工业生产要把主要注意力转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来。要切实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搞好产销衔接,防止出现新的边生产、边积压现象。狠抓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重要原材料和机电产品,要大力提高按国际标准生产的比重。坚决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学习和推广邯钢经验,切实加强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扭亏增盈的目标。
(三)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投资项目安排要切实体现结构调整的要求。一是在资金配置上,特别是新增加的预算内投资和银行贷款,优先用于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国防、高新技术产业和科学、教育、文化等精神文明建设。二是继续贯彻“保重点、保竣工、保投产和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原则,抓紧建成一批对调整结构具有显著作用的重点项目,进一步缩短建设战线,提高投资效益。以有市场、有效益为前提,在认真清理“八五”结转项目和已批准立项、可研项目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安排“九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建设。对中西部地区项目继续实行“同等优先”原则。三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加强建设工程管理,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控制费用,扭转大幅度超概算的状况。四是按照结构调整目标、技术进步要求和市场效益原则,严格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1997年计划83个大中型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有一批重大续建项目进入施工的关键阶段。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都要截流。南昆铁路全线基本铺通。上海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进入建设阶段。以“金桥工程”为代表的国家信息化工程陆续安排建设。
(四)努力发展科技教育,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种植业新品种选育、杂交优势利用等方面努力取得新的突破。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组织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抓紧实施国家工业性试验计划,积极推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搞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办技术开发中心。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要继续贯彻按需培养的原则,合理安排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的招生比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不再区分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和自费三种方式。改革办学模式,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要逐步推进“并轨”改革,增加定向招生数量。积极举办各种短期培训,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
积极发展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事业。加强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和饮水卫生条件。不断完善体育竞赛和训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第四届全运会。
继续改善人民生活。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左右。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继续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强化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确保199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治理水资源污染,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控制,努力提高工业污染防治能力。继续搞好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1997年世界贸易仍将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持续发展,国际市场容量继续扩大。要抓住机遇,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坚持以效益为中心,重质量、重信誉、多出口、多创汇。推进市场多元化,在巩固发展现有市场的同时,下大力气开拓新市场,特别是开拓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东欧地区市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增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创汇率高的产品出口比重。积极扩大企业自营出口,赋予一批有条件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进出口经营权。加快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治小、治散、治乱,通过联合,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完善出口退税审批办法。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重要商品进口的宏观调控。要根据国内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行情,安排好重要资源性商品和技术装备的进口。灵活运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防止境外企业以不正当手段冲击国内市场。坚决打击走私和变相走私。
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重点是加强引导,调整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适应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形势,适时修订《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和参与程度,以及外资控股和收购国有企业的审批权限,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鼓励外资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综合利用资源、高技术等产业。引导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依法加强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稳步扩大用BOT方式吸收外资的试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国外贷款管理。国外优惠贷款,主要安排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外债偿还责任制。抓紧制定《境外投资投向产业指导政策要点》,补充完善《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办法》,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管理。
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是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举措。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实现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持和发展“九五”开局的良好势头,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拓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充分认识搞好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抓好结构调整,既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是“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导致资源配置错位,布局不合理,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投入高,产出低,资源和资金损失浪费严重。这是最大的粗放经营。只有抓好结构调整,才能使经济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上来。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抓好结构调整,在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有效进展,使“九五”期间的经济发展走上新的轨道。抓好结构调整,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出现的几次大的经济波动,都与总量失衡、结构不合理紧密相关。下决心压缩低水平的过剩生产能力,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培植新的有效供给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不断在更高水平上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动态平衡,使经济总量平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抓好结构调整,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品技术含量低,更新换代慢,质量、档次上不去,在国内外市场上正面临着外资企业和进口产品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能否开发出竞争力强的产品,对于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也只有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出口,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应有地位。抓好结构调整,是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困难,实现宏观调控有效引导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目前,国有企业的亏损额,80%以上集中在煤炭、纺织、森工、军工、机械等部门,大部分下岗人员也集中在这些行业。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改组,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分流富余人员,才能使国有企业根本摆脱目前的困境,为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构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二)以增量带动和促进存量调整,努力解决经济生活中“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是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的顽症。主要表现是:在企业层次上,生产经营规模不经济,专业化程度低,中间产品自制率高,劳动生产率低。我国有汽车整车厂家130多个,超过发达国家全部汽车厂的总和,但除一汽、二汽的中型卡车外,都远未达到经济规模。机械工业中,全能厂约占80%,从毛坯到最终产品,各类工艺俱全,铸、锻、热处理等主要工艺的集中度,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这种状况,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规律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效率,妨碍了技术进步,造成产品质量差、档次低、成本高,无力抵御进口的冲击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995年进口的投资类设备,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64%。这是造成目前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行业层次上,自我配套,自我服务,自成体系,形成了封闭式的经济结构,阻碍了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合理分工,影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特别是盲目重复引进相当严重。30万吨合成氨大化肥装置,多批引进达31套,这在世界各国是绝无仅有的。在地区层次上,不仅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相似,而且省区内市、地、县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雷同。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难以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削弱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造成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现象还在发展。各省“九五”计划选择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在都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等产业上,全国严重雷同,省内也雷同。我国现有炼油能力已达2.12亿吨,开工率只有70.4%,按照国际上的合理开工率85%计算,等于放空15%的能力,也就是说有3200万吨的能力闲置。但是,现在仍有不少新建炼油厂项目报到国家计委,要求与外商合资新建的炼油能力就达6000多万吨,需要投资1000多亿元。这些问题,如不及早采取措施,抓紧解决,很有可能形成新一轮规模更大、投资更多的盲目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将会更大。
“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的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使非经济因素严重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生产要素不能顺畅地向效益好的企业和建设项目集聚,落后企业和建设项目却占用了大量资源。在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情况下,项目决策者不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盲目追求经济的外延型扩大,忽视经济效益。对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特别是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认真系统的调查研究,以致有的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江总书记多次指出的汽车、家电、氧化铝等一些项目,有的投产多年,仍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资产负债率高达100%以上。项目决策不当,审批把关不严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有资本金,摊子铺得过大,工期拖得过长,超概算严重,管理混乱,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改进工作,做到科学决策,减少失误。1997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实把好项目审批关。新开工项目的审批,要严格把关,凡属全国生产能力过剩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一律不再批准。对“八五”期间已经建成和结转到“九五”时期的在建项目,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那些由于生产不配套、市场发生变化、工艺落后等原因不能正常投产的项目,要逐个研究解决办法,分别作出新的处理。对那些规模不经济、技术落后,投产后必然出现严重亏损的在建项目,要坚决停下来。
第二,加强和改善投资计划管理。以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规模为标准,合理调整审批权限。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在加强全国统一布局规划的前提下,合理界定地方的审批权限。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建设项目,要适当集中投资审批权限。结合合理经济规模的制定,重新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大中小型及限额划分标准。对一些没有特定地点要求的热门投资项目,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产能力发展总量规划,通过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布点。加快制定《投资法》,依法实施投资计划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全国重点行业的生产力布局政策,引导各地按照发展全国统一市场的要求和自身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重点抓好汽车、钢铁、石化、电子等行业经济规模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对达不到经济规模的项目不予批准。加强产业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产业政策的权威性、有效性。
第四,通过增量调整带动和促进存量调整。结合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投资、联合、兼并,带动国有资产存量优化重组,逐步解决存量“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加强老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以现有骨干企业或国家重点项目为核心,有选择地注入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兼并和淘汰落后企业。
第五,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导向工作。搞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重要行业和产品的市场供需趋势,现有和在建生产能力状况等信息,引导投资行为,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扭转供求结构失衡状况,促进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只有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下大力气研究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才能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开拓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验证明,在不同时期,总有一些产业受需求拉动,增长速度快一些,成为整个经济新的增长点。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有利于经济的集约化;二是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三是产业关联度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四是国际竞争力强,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五是投资回收快,有利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当前,从全国来看,要注重从城镇居民住宅和电子信息产品入手,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进程,积极发展住宅产业。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都会持续增长,也具备了一定购买能力。发展住宅业,可以带动钢铁、水泥、机械等5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广大居民需要的住宅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首先要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继续提高住房租金,降低交易和租赁的税费,促进城镇住宅商品化和上市流通,尽快把目前积压的商品房销售出去。逐步建立住宅建设、销售、出租、信贷、保险、服务、物业管理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形成建设、销售、使用的良性循环。二要大力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加大适宜于广大中低收入居民购买的经济实用住宅的投资力度,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和楼堂馆所建设。三要注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促进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四要努力降低住宅建设成本。规范商品住宅价格构成,整顿建筑业市场秩序,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造价。住宅建设用地可采用租赁、划拨、低价出售或分期支付土地费用等方式。住宅小区大配套的市政建设由当地政府解决,经营性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解决,都不得进入商品住宅售价。必须把普通住宅售价降低到大多数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五要发展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业务。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住宅储蓄业务,增加个人购房抵押贷款规模。把居民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定要防止一哄而上,出现新的房地产热,造成泡沫经济。
大力发展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通信、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对电子信息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电子产品市场总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2010年可能达到6万亿元。目前,计算机等主要产品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50—70%。在电子行业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电子行业要尽快改变分散发展、重复建设、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局面,大力扶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联合起来,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各类电子产品并迅速形成经济规模,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要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电信、信用卡、数据库、数据加工处理、软件和各类咨询服务,以利于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积极调整工业产品结构,努力开拓农村市场。1995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1%,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8%。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现有工业生产能力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要重视农业机械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确定价格,加强售后服务。要积极开发符合农民需要的功能适宜、价格便宜、结实耐用的工业消费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畅通城乡物流,加强城乡结合部批发市场建设,增加农村商业网点,切实做好工业品下乡工作。重视农村水、电、路、通讯、电视差转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家电产品进入农村创造条件。
各地要特别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国家的整体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开辟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要根据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不断推出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搞好售后服务,引导消费,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经济发展。要把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人力和资源优势,同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管理、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经济优势,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并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既能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又能有效地克服地区的结构雷同。继续搞好军民结合,加快军工企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军转民对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积极作用。
(四)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指示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搞好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各方面都要努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必要的宏观环境。抓紧调整和完善有关经济政策和市场法规,在税收征管、审计监督、市场管理、产品标准等方面,创造有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条件。加大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积极鼓励和促进企业的兼并、联合,加快生产要素重组,促使资产存量向新的经济增长点转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抓好贯彻实施《票据法》,维护商业信用,严格结算纪律,逐步解开和防止发生新的多边债务链。认真执行《贷款通则》,促进资金的正常周转和循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积极探索解决企业债务负担的有效途径。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拉赞助等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和项目监理制度。对重点项目的投资实施“静态控制、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概算,防止拖长工期。适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拓宽项目资本金来源。逐步形成有利于防止投资规模膨胀、改善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机制。结合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试行建设项目股份投资,适当扩大可转换债券试点规模,有步骤地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善粮食储备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职责分开、新老挂帐分开,扭转粮食企业经营严重亏损的状况。加强粮食仓储建设,运用租赁、代储等形式,充分利用物资、铁路、工矿等企业和部队的空库空房储存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是完善国家计划指导下的棉花交易会制度。继续深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体制改革,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着力解决流通领域违规和非法经营等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证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以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带动其它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国家、用人单位与个人三方合理负担,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覆盖全社会的新型失业保险制度。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积极进行企业医疗机构社会化的试点。
四、努力创造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完成1997年的各项任务,务必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为此,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继续降低物价涨幅。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三年多来抑制通货膨胀取得的积极成果。各地区、各部门要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着想,切实按照物价上涨幅度比1996年有所降低的要求,合理安排1997年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继续从严掌握调价措施。适当疏导一些突出不合理的价格矛盾,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调控体系,规范价格行为。
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管。继续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居民生活关系密切、涉及面广、价格形成具有垄断性的项目,如燃气、热力、自来水、照明电、房租、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逐步实行价格决策听证制度。重新修订颁布价格分工管理目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加大治乱力度,加强监督检查,整顿价格秩序,坚决查处和制止乱涨价、乱收费、乱集资。要重点加强服务收费的监管。各地要全面清理整顿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选择一些具有垄断性的行业,开展全国范围的行业检查或专项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计划、物价部门要坚持不懈、扎实工作,为实现1997年的价格调控目标,尽职尽责,作出新的贡献。
(二)加快实施“再就业工程”,保障困难企业职工基本生活。安排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解决好当前部分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稳定职工队伍,事关大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要在大中城市推广上海等地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经验。引导职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择业观念。发动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广开就业渠道,搞好再就业技能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落实必要资金。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积极探索失业救济与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用好失业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多方筹资,建立再就业安置基金。要加快劳动制度改革步伐,发展劳动力市场。在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第三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要层层落实解困工作责任制,满腔热忱地帮助困难企业和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解困机制,实现解困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企业要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生产自救。继续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帮危解困工作,保障困难职工和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引导。
(三)加强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缓解收入分配方面的突出矛盾。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当前,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清理整顿工资外收入,提高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的微观约束和宏观调控机制,使企业工资增长切实做到“两个低于”。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经营者收入要与企业经营效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挂钩。严格控制凭借行业垄断地位和国家给予的特殊条件获得过高的个人收入。加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管,制止非法减免个人所得税和提高扣除标准,打击各种非法谋取个人收入和偷、漏、逃税行为。在部分城市试点的基础上,要继续完善职工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在努力把物质文明搞得更好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切实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逐步形成多渠道的投入体制,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支持宣传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牢固树立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提倡为人民服务的道德风尚。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标签:两个转变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控制计划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适度原则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