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体操教学论文_江莉

浅谈中职学校体操教学论文_江莉

(泸州市纳溪区江南职业中学 纳溪 6463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育得到了重视,体操教学包含队列练习、跳跃、机械体操等多种,其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中职体操教学提供帮助,推动新课程体操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因素

体操教学具有强身健体、塑形美体等作用,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但是,体操对练习者的身体条件要求、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怎样有效地控制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同因素,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提升中职体操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中职学校体操教学现状分析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主要以文化课理论知识为主,缺少体育练习,造成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测试不达标等。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使得教师在体操教学中不得不降低动作要求,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教学效率的降低。一些学生对广播体操、列队等练习表现较为松懈、动作无力。

二、影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因素

(一)学生因素

1、身体素质较差

想要达到一定的动作要求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而由于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达标,进而影响体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动作技巧的掌握。另一方面,不同学生身体条件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在不同年龄段身体条件发生不同的变化,也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2、心理因素

中职学校体操教学中,不仅是对学生身体技能的训练,更是对学生心理情绪的引导,需要教师在开导学生心理情绪的同时,学生也要主动配合,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从心理上认识到这一点,当遇到动作难度较大、复杂动作时,多数学生就会选择逃避训练或是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开展。

3、个性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体操教学中,存在一些动作较为单调、训练难度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腻烦心理,甚至出现逃避教学的现象。在体操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体操项目培养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习体操技能的催化剂,将决定着体操教学效率的高低。

(二)教师因素

1、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在教学效率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对动作、技巧掌握有一定要求的项目;学校师资队伍的不足,则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顾全整体学生的动作掌握情况,这也是中职体操教学效果平平的主要原因。

2、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因素

现阶段,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每个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是缺少复合型人才,并且教师运动技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对新的理论知识掌握较慢,将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少创新思想,对教学起到消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学校场地、教学器材因素

完善的教学器材能够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简化学生练习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愉悦心情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校提供充足的场地支持,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发挥、施展空间。因此,在体操教学中,学校场地、教学器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中职学校体操教学建议

(一)增强学生体质

体操教学中,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条件,具有一定的力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练习调整神经系统、肌纤维类型和收缩力等,提升学生身体力量;教师利用间歇教学方法、缺氧训练法等提高学生的身体耐力、力量;利用拉长肌肉与结缔组织,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敏度、柔然度,如踢腿、压腿等。

(二)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可塑性较强,教师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练习就能够将其提升。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体质提升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展开教学,不可“一刀切”,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特点等进行划分,因材施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层教学。例如,上肢力量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机械类体操训练;身体柔软度较高、协调性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艺术类的体操练习。总之,取长补短是教学的根本。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质练习时,也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一些动作练习较为枯燥、单一,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没有较高的兴趣投入,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些趣味性练习,如通过游戏形式练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直接领导者,是知识的传递者,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较高身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确保教学的正常开展。学校不仅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需要扩大教师队伍,注重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的提升。第一,在原有教师数量的前提下,参照本校学生人数和年级配备同等程度的教师;第二,定期对教师进行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体操技能,创新教师教学方法,并且引导教师能够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给予体操教学高度的重视

第一,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制订新型教学目标,以跟上现代教育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实现体育竞技体操的快速发展。同时,挖掘体操人才,着重培养;第二,确保教学安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以安全为第一准则,避免出现教学事故而给学校带来消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体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因为体操教学多为室外教学,学生活动空间较大。因此,容易发生教学事故。学校方面,在设置体操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与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课程,在确保教学效率的同时,注重教学安全;第三,中职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需要合理的安排教学学时,体操教学中需要确保充足的课时,才能得到技能的提升;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并且确保师资队伍充足,让学生在连续中得到有效的引导,实现技能的提升;第四,定期开展体操竞赛活动,以班级单位进行评比,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总之,在体操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影响教学的因素,提升教学方法,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孙琳,徐桂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5(3).

[2]杨惠亮.中职学校体育选项教学实施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4)

[3]郑小凤.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1).

论文作者:江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职学校体操教学论文_江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