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主要是公众对生活中的焦点事件、突发热点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方式去发表表明自己的言论和态度。舆情成为了反应社会民意的载体。对于企业来说,在新媒体时代,从互联网上突然出现对你企业造成重大打击的舆论。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分析,舆情的概念、产生和企业面对舆情的应对之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控;对策
截至2018年1月31日,我国网民已到达7.72亿,占了总额人口半数以上。互联网发展速度超过时代的发展速度,舆情在这个时代能直接引导一件事件的走向。因此,企业舆情的监管工作的稳定开展,关系着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一、舆情及网络舆情的概念
(一)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从现代舆情理论的严格意义上讲,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
(二)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1、网络舆情的定义: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体。
2、网络舆情的概念:在社会空间内,通过公共网络了解关注社会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民众对社会热点和社会领导者产生和持有的价值观、信念和政治态度。它是广大民众对于社会中的焦点事件和问题所传达的信念、态度、情绪和意见等变现综合。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被认为是继广播、电视、报纸后的“第四媒体”。
3、在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社区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包含以下特点:
(1)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畅通。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
(2)网络舆情的交互性。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意见交锋。
(3)网络舆情的偏差性。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通过相互感染,这些情绪化言论很可能在众人的响应下,发展成为有害的舆论。
二、为什么网络舆情监管难?
(一)绝大部分网民难辨信息的真伪,都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对信息发表意见,带有严重的个人思想情感,言论的夸大、失去可信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网络舆情发布者一般隐匿身份或伪造身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发布者也有着言论自由的想法,而不为自己的言论担责,有着肆无忌惮发言的心态。
(三)政府对于新媒体的网络舆情,缺乏监管、制止和澄清手段。对不良言论,一般都是采取删除或者封除的手段,而不去主动澄清。但由于网络渠道太多,这样不能根除弊根,仍会在网络中甚至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
(四)网络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但受控制力差。对网络中跟帖、转发的诋毁类信息,只是被动的采取删除等方式。
(五)在政府中,很多传统部门并不重视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对网络舆情采用一个看客的心态,这也造成了对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企业对网络监管的有效对策
最近几年,网络舆情的信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2015年8月“台湾一则良心导游向大陆游客揭露康师傅惊天内幕”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中疯狂转载,直接性的导致康师傅旗下所有食品及饮料销售额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这种出其不意的舆论信息直接正面抨击了康师傅,直接影响了企业名誉和今后的发展。所以,作为企业的高层有必要加强企业舆情的防控工作,在制度上、思想上重视舆情的监控。
(一)企业领导树立舆情危机意识
如今,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发展势头强劲。因为舆情能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领导也对舆情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对舆情的监管还缺乏一个系统的方案与监管的实行度。这也导致一旦受到舆情就会手足无措。所以为了提高企业的危机意识,有必要在公司内部对管理层进行分层培训,树立起他们对于舆情的危机意识,认识到舆情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企业内部团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网络舆情瞬息万变,为了防止突发事件,企业管理层不仅要树立危机意识,还要掌握应对舆情的基本技能。与报纸、无线广播和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进入门槛低、信息超大规模、信息发布与传播迅速、参与群体庞大、实时交互性强等综合性特点。由于网络信息的发布成本极低,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和阅读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信息网络已成为一个“虚拟社会”,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群体特征。同时,“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之间的互动日益显著。
(二)建立健全企业舆情管理机制,强化监管力度
舆情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系统规划的工程,要建立快速的企业反应机制,不断加强企业的宣传和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对外形象建设。在机构设置、资源整合、职工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安排,这样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舆情危机或者将有利舆情最大化的利用。
(三)建立舆情管理小组
企业建立专门的舆情管理小组,由企业主要领导人担任负责人,负责去协调企业舆情的管理,各部门和单位是小组成员。专设一个舆情管理的办公室,配置舆情管理人员,构建一个上下联动的舆情管理系统。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去保持舆情监测的持续性、准确性并精准的掌握舆情监测的覆盖面。
(四)对网民不同的声音及时主动地做出回应
网络媒体具有双向性和言论自主性等特点,这也容易导致网民产生非理性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扩散,就会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困扰。所以,企业不能一味的去回避舆情,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企业应该第一时间以积极、公平的通过舆情管理小组去回应网民的关切。
(五)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
网络舆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要更好地管理一个企业网络,要建立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舆情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监测、处置、总结、研判、预警的舆情管理机制,有效引导舆论传播。更要从危机中看到转机,有利于企业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EB/OL][J].人民网,2011-10-14.
[2]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
论文作者:侯红玮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舆情论文; 网络论文; 企业论文; 社会论文; 互联网论文; 网民论文; 自己的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