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秋瑾中学
【摘要】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很多学生的心理都出现了特殊变化,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都令人感到惋惜,对此,笔者认为,对初中生的心理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健康课堂和班主任的引导,要深入到各个学科和各个课堂上来。在语文课堂上,笔者经常会用一些巧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边收获学习一边有所感悟,在语文课堂上一样能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教育 身心发展 心理暗示 心理引导
语文课堂上的很多内容都能作为心理健康的内容来设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思考有一定的感悟,联想到自身实际,在学习中获得知识。
一、心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如果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不健康因素,会导致其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近几年,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的心理健康内容都纳入到了教学课程上。由此可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的一种启发和引导,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
二、心理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应用
心理教育在语文课堂上主要以心理暗示和心理引导的方式存在,并且被广泛应用,很多的课堂内容都能融合一些心理教育,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晰道理。
(一)淡化分数,以长补短
前些年,在教育界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名词,叫做“中国式教育”,这种教育是基于与国外的教育相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内教育的弊端,总结出这个教学名词。其实,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严重,很多学生每天面对的就是成绩,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会逐渐降低,最终不堪学业的重负而走向极端。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会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评价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比如,在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名字叫杨刚,这是一个比较开朗活泼的男孩子,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在初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就不稳定起来,成绩的下滑导致他的心理压力更重,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在讲解《海燕》这一课时,因为了解到他的语文阅读能力比较高,很多的阅读内容在他的口中非常精彩,因此,我让他在课堂上为大家朗读。朗读结束后,我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且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他进行一番表扬,这种方式让他重拾信心,我发现他的表情上笑容多了,这说明他的心理压力降低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对这个孩子进行逐渐地引导,让他卸下心中的重担,他的成绩也提升了很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让学生认识到分数并不是衡量一个优秀的人的唯一标准,我们在讲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特长,用特长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二)组织活动,促进交流
课堂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回顾以往的教育模式,很多的课堂都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讲解教育,很少组织活动来让学生们进行互动和交流。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会让很多学生逐渐的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尤其是在初中,学生们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渴望在一些活动中展示自己,而我们就应该在这样的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
比如,在讲解《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歌谣大比拼”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学歌谣,唱歌谣。班级以小组的形式划分,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可以念、唱、自主编写,针对不同形式,获得的分数也不相同。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都很用心,也有很多的学生发挥自身的创作才能,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歌谣进行改写,描绘他们现在的学校生活。这种活动的组织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我,心理上得到了放松,也获得了知识。
在“让教育适合学生”的历史背景下,科学、有序、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关注学习又关注心理健康,让教育更加的心理化,使学生对学习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激发自己的潜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链接资料,丰富情感
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课堂进行资料的链接,立足于我们的教材讲解,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体会到情感。在我的教学中,经常会在课堂上链接一些课外资料,从资料里的人和事来引导学生,触动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讲解《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就拓展了一些有关于这篇课文背景的故事,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中的“藤野先生”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在人物的描绘上,我让学生自己来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蕴藏的情感。同时,学生自己写一段自己难忘的或者敬佩的或者是让自己有一定感情触动的人,通过对人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学生内心情感对促进健康的心理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语文课堂上有很多内容都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课堂上通过对资料的联系和链接,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丰富自己的情感,对与他们的心理上也是一种良好的触动,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的情感体会。
三、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相对比较简单,但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温馨的课堂环境,准确把握尺度,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教材中寻求到能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心理的内容。在进行心理引导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别,针对一些特别的学生进行特殊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娟.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5(06)
[2]许洁.积极心里健康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9)
[3]陈秀珍.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语文建设,2014(07)
论文作者:金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课堂上论文; 课堂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