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HP模式在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论文

IFHP模式在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石茂雪,雷仕林,陆艳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 该研究以一名小龄听障儿童为案例,探索IFHP模式在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和IEP记录表来收集儿童在训练前和训练后的数据资料,为后期的训练效果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IFHP模式;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小龄听障儿童被及早发现,早期干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特殊教育专家威尔森(Mary Wilson)说过,“听障儿童则属于‘无严重的智力或情绪障碍,但有听觉能力缺陷的儿童’,而这些儿童必须获得特殊、额外的技能,学习运用特殊的仪器来克服他们的障碍”[1]。而获得这种技能的途径就是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及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

在 2018 年厅直属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奇) ....................................................................................3-7

近年来,以家庭为本位的康复模式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个别化家庭培建计划模式(IFHP)暨以家庭为中心,着重强调家长(或监护人)和家庭其他相关成员在听障儿童自然生长环境中的持续支持和自然示范、强化作用。IFHP模式是IEP与IFSP融合下产生的一种以家校合作为基础的新型康复模式[2]。本质上是探求听障儿童学习自然而持续地发生,是一种适用于家庭背景下关注家长(或监护人)养育与听语康复细致经验技巧培建与应用效果的有效干预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听力障碍儿童IFHP模式的相关研究非常稀少,将IFHP模式中的家长亲职核心知识技能培训课程应用于实践中的例子更是罕见[3]。该研究通过对0~3岁小龄听障儿童实施IFHP模式早期干预后阶段康复效果评估,以家庭为中心康复模式发展小龄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的规律,逐步探索IFHP模式在家庭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以及康复训练效果,以期为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果果,男,出生于2013年11月3日。在出生后8个月,奶奶发现异常,经检查为左耳听障程度94.6dB/HL,右耳听障程度96dB/HL,确诊后即双耳佩戴助听器。在佩戴助听器后,听到声音能转头,助听效果较理想。研究者通过查阅果果第一次评估记录发现,果果对林氏六音察觉好,能识别声响玩具,可模仿单音单字词。果果性格活泼开朗,家庭环境氛围融洽,家人对其康复训练持支持态度,由于父母工作原因,主要照顾者为奶奶,除去日常口语训练,平时在家进行1h左右的康复训练。

2.2 研究方法

(1)访谈法。该研究采用了家庭访谈表(重庆师范大学儿童实验学校资料),主要由研究对象主要照顾者进行书面填写,以便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出现的问题行为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期的康复训练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

2.4.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构成比、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结果见表2。

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椰果采摘机,大部分只能定点对某棵椰树进行采摘,而不能自动地转移到另外一棵进行采摘。即使在人工的帮助下转移的过程当中,将会大大降低时间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采摘机纯工作的时间,并且采用的履带式或者滚轮式的行走机构磨损也会非常大,所以在采摘机的工作当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帮助才能顺利完成。虽然局部技术有较高的效率,但是从总体工作来看,效率仍然很低。

EOT、Vfb和Ig是表征高k栅介质材料电学特性的重要参数。EOT主要反映了纳米器件栅结构的栅控能力(与单位面积电容值(Cox)有关),EOT的不断微缩是纳米器件持续改善短沟道效应的主要手段之一。Vfb主要反映了栅结构介质层固定电荷和缺陷的影响,是决定纳米器件阈值电压和可靠性的关键参数之一。Ig主要反映了栅介质材料的漏电特性,是决定纳米器件功耗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在Al掺杂的HfO2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过程中,要对其EOT、Vfb和Ig进行综合优化。

(3)干预方法。该研究主要通过由研究者、家长以及康复教师共同完成的个别化家庭培建计划模式(IFHP)对研究对象的听力语言康复进行干预。

第四次训练,针对听障儿童单字、词语以及句子的训练,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坚持开展听觉、口部运动基础训练;坚持每天给儿童练习发音,巩固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生活应用适应性拓展。通过与人交谈、朗读文章等方式加强言语构音能力。在学习句子时,家长通过提供情景,让儿童在情景中练习句子的使用,让其对句子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通过询问上课:“果果,早上好!奶奶,早上好!果果今天早上上完个训课后,要去哪里上学?奶奶,果果今天早上上完个训课后要去XX幼儿园上学。”

3 训练内容

3.1 训练目标与研究问题

(1)训练目标。通过对果果既往资料的查阅分析,研究者制定了以下的训练目标:①能够认读1~100;②能够辨识舌面音q、x;③能够背诵儿歌《小白兔》、古诗《望庐山瀑布》《三字经》片段。

(2)研究问题。根据研究对象果果的训练目标,主要从以下角度探讨IFHP模式对听力语言康复干预研究问题:①IFHP模式对小龄听障儿童词汇的掌握是否有积极影响?②IFHP模式对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能力发展是否有积极影响?

3.2 训练方法

第五次训练,家长在阅读故事时,可以引导果果在故事情景中练习发音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例如:在阅读《小脚鸭》系列“我很不错”的故事时,引导果果回答“谁不错?为什么它不错?不错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在IFHP模式训练中,果果的词汇量以及句子使用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果果能适当地对所谈话题进行转换和延伸。但是,果果存在部分声母“替代”的现象,例如,把“q”替换为“x”。研究者和家长在密切观察后发现,果果不会发“q”,是因为果果不会吸气。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通过用吸管对果果进行吸气训练后,再针对“q”和“x”进行集中训练。例如:通过让果果观察教师的发音方式或者将果果的手放到教师嘴前感受发“q”时的气声再模仿发音,然后再通过词语气球、生气、西瓜、稀饭等强化。

3.3 训练过程

个别化家庭培建计划模式(IFHP)训练过程如下。

2、自身方面。小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成长阶段,一般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都不够强,自控能力也比强,如果遇到难度较大一点的问题,则可能出现畏惧、逃避、不自信和美元耐心等情况,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

综合地利用内部控制手段,注重权利划分、岗位责任制、定期轮岗等管理措施,对内部权力运行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从结果来看,全国范围内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较好的单位在专项落实情况上表现良好,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都是让财务部门牵头,而财务部门职位低,人员少,事头多,多数部门配合也很难到位,导致相关方案、措施很少能按时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形同虚设,根本达不到图1中的效果。再加上很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约束力度不足,无法对最终结果展开针对性的考核与评价,从而在效果上大打折扣,甚至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第一次训练,康复教师通过询问家长,了解家庭基本情况、亲子关系、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康复期望值,并做好详细记录。

第三次训练,情景教学。家长学会在现实生活的各种情景中教听障儿童说话。针对单字以及词语的学习,家长通过卡片、食物、生活用品等实物进行训练,例如:吃饭时,教碗、筷子、桌子、椅子以及食物的味道酸、甜、苦、辣等词语,这样既教会了儿童发音,又让儿童将词语与实物一一对应起来。

第二次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康复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技能,再进行一对一辅导;康复教师通过发音示范、身体引导等方式,让家长更有效地学习到康复知识并且能够应用于实践。康复教师帮助家长结合家庭环境特点和儿童听障程度与听力语言康复发展需要,通过对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技能的培训,让家长在家也能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听障儿童的参与听力,巩固儿童在校学习内容,培养儿童聆听的习惯,提升察觉、分辨、辨识和理解声音的能力。

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是行车调度的第一要素,也是铁路运输部门的义务和职责。铁路行车调度部门凭借信息化调度管理设备和先进的铁路调度管理理论,能够制订出最优化的行车调度规范方案。在节假日或重大纪念日活动时,铁路运输压力会局部性的出现高峰,这时对铁路行车调度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度管理人员作为行车的指挥单位,在进行集约化调度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发挥行车监管义务,及时发出行车调度命令,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在IFHP模式训练过程中,通过集体讲授、教师示范讲解以及个别指导对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技能培训,例如:在训练家长听力康复技能——发音时,康复教师通过视频讲解、语言描述以及动作示范,在家长掌握康复技能要领后,再让家长辅导康复。家长参与的康复训练主要为生活中常说的字、词以及句子。

另外,由于果果2019年9月将进入普通小学就读一年级。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有几次训练康复教师选择在充满干预因素的环境里对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让其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4 结果分析

(1)IFHP模式下听障儿童词汇量情况。

(2)IFHP模式下听障儿童表现情况。

表1 词汇量记录表

由表1可知,在康复教师与家长的长期努力下,果果的单字总数达到了454,词语总数为785,简单常用句子总数为88。果果在个别化家庭培建计划模式下,词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听觉语言评估方法。康复教师分别对果果IFHP模式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听觉分辨、识别与理解以及言语构音进行评估。测试环境选择本底噪音≤45dBA的专业测听室。

由表2可知,果果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设定的训练目标。在学习生活中,能较主动地与人交流,并且能使用问句征求家人的意见,能较好地融入普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表2 听障儿童表现情况前后对比表

(3)IFHP模式下听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对比分析。

由表3可知,在IFHP模式下,经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果果的语法、理解能力语言年龄达到4岁,表达、交往能力语言年龄为2岁。语言康复级别由干预前的2.2级提升到3级,平均综合语言年龄由2.8岁上升为3岁。由训练结果可知,果果的语法和理解能力较好,但在表达与交往方面,仍需要教师与家长坚持辅助训练。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2017级旅游管理班学生。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旅游者证件、财物丢失和旅游者患病的处理,并初步掌握了部分旅游问题及事务的处理方法,对旅游者常遇见问题的处理有一定的解决能力,但现场实操把控能力有限,对旅游者思想分析和问题处理的把控能力较差。

表3 听障儿童训练前后语言能力对比表

5 结语

(1)IFHP模式对小龄听障儿童词汇量有积极影响。在康复教师与家长长期的康复训练下,果果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亲社会行为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其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也日益丰富,在课堂活动中变得极为主动,较好地融入了普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由训练记录表可知,在实施IFHP模式期间,经过康复训练,果果的字、词语、句子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单字达到了454个,词语达到了785个,句子达到了88句。从训练结果可以发现,果果的词汇量在不断增加,听力语言能力也明显提升,IFHP模式对小龄听障儿童词汇量具有积极影响[4]

(2)IFHP模式对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能力有积极影响。由训练结果可知,果果在学校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后,家长在家再对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且对在校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将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以及康复效果。果果在IFHP模式和助听干预下,听觉语言能力发展迅速。早期干预6个月内,每3个月均有显著变化,6~9个月出现平台期,9个月之后再次出现显著变化。经过教师以及家长的长期努力,果果于2017年9月在普通幼儿园入学,在2019年9月将进入普通小学就读一年级。

(3)重视IFHP模式在家长康复技能的培训。

IFHP模式着重强调家长对儿童的自然作用。家庭因素直接影响着康复效果,帮助家长掌握康复训练知识,熟悉有关听障儿童的教育与康复知识,使家庭成为儿童自然成长的良好环境,家长接受针对性训练指导是一种必然趋势[5]。曹莉(2016)等人也强调,在IFHP模式的运用下,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在听障儿童自然生长环境中的持续支持和自然示范、强化作用,使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4)重视IFHP模式在家校合作的作用。

学校对整个家校合作支持保障体系起着指导、实施、研究作用。听障儿童的家长容易出现过度溺爱或忽视的教养态度,这都不利于听障儿童的健康发展。家长正确的教养观以及学校的有力支持和合作,对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6]。通过IFHP模式,对教师及家长进行康复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水平,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听障儿童成长需要。此外,在康复训练中,家庭与学校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相互融会贯通,能让听障儿童在改善自身缺陷带来影响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更大程度地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梁巍.听力语言障碍儿童全面康复教育问答[J].中国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1(3):62-65.

[2]孙喜斌.0~3岁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康复及效果评估[J].中国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3):58-59.

[3]梁巍.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效果评估[J].中国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2):111-112.

[4]曹莉,杨凡云,宋蕾.家庭康复模式对小龄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J].中国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3):209-212.

[5]尤妍颜,郭倩倩,韩军宁,等.语前聋儿童助听后听觉与言语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4):251-254.

[6]孙喜斌.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支持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1):1-4.

Application of IFHP Model in Hearing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SHI Maoxue,LEI Shilin,LIU Yan
(School of Education,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Guizhou,554300,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took a young hearing-impaired child as a cas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FHP model in the hearing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young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The data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llected by observation,interview,test and IEP recording form,whi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effect in the later period.

Key words: IFHP model;Deaf children;Speech and hearing rehabilitation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06(2019)02(b)-0144-03

基金项目: 2018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IFSP与IEP融合下的听障儿童教育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18B084);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0~3岁小龄听障儿童IFHP课程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810665013);2018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8521224)。

作者简介: 石茂雪(1996-),女,贵州瓮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通讯作者: 陆艳(1985-),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融合教育,通讯邮箱:623878454@qq.com。

标签:;  ;  ;  ;  

IFHP模式在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