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问答对话结构_教学过程论文

阅读教学中的问答对话结构_教学过程论文

阅读教学的问答对话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问答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者知之本,学问之道在于一问。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科学与追求真理,就是无止境 的发问。问题构筑了人类进步的阶梯,拓展个体成长的道路,然而在教育教学领域人们 关注答案,却忘记了问题。清郑板桥《花间堂诗草跋》中说:“今有学无问,虽读书万 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指出:“现在很多青少年很注意‘ 学答’而不是‘学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1]语文课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问题 教学,由问题的起点、解决过程与结果这三者构成,这就是问答对话结构。试分而论之 。

一、问题的起点:认识自己

疑者觉悟之机也,问题是阅读的起点,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但认识有所不同。传统教 学视文本为知识客体,以获取信息、知识或意义为指归,重视的是发问的方法,包括发 问的方式、时机、策略、梯度等。如《礼记·学记》所言:“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 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问题是教师预设的,并全程监控着问答对话,主讲/唱和 、赞成/补充、肯定/鼓励,很少诘难/反驳、对抗/辩论。这种教学的优点是信息、知识 经过优化组合,简洁、明确与系统,有助于学生快捷、有效地继承前人千百年含辛茹苦 所聚积的知识;其缺点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封闭了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易成 为书蠹,很难成为创造者。

现代教学依据哲学诠释学关于一切对象皆为主体的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和一切 他者的关系,都是主体间的对话关系。所谓教学,不是多知识教师向少知识学生的独白 ,而是教师营造教学环境、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教师共同参与知识的 接受与生产活动。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与文本“我—你”之间的问答对话,促使文本的信 息、知识向学生转移,师生共同激活文本的意义,使之具有新的内涵。现代教学所关注 的不再是发问的方法,而是问题本身。发问也不是学生的一种主观行为,而是主体在问 题中显现自身。阅读先须倾听文本的声音,清除字、词、句障碍,彼此相认与沟通,这 样读者与文本“我—你”之间就构成了问答对话关系。问题源自文本,并由它呈现出来 。哲学家伽达默尔说:“某个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解释的对象,这已经意味着该文本对 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2]即是说,双方对话开始,文本就将问题呈现给读者,而 读者在理解问题中显现出自身的认知结构、阅读视界、能力与经验。

或问文本无言,又如何向读者呈现问题?伽达默尔又指出:“文本不会像一个‘你’那 样对我讲话,我们这些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使它讲话。”[3]文本是一个静 态的、非在场的语言符号系统,是言说的异化。读者通过口诵、沉思,使语言复活,成 为动态的、在场的言说,双方就能构成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借助于诵读(疏通词句) 、感知(理解内容)、涵泳(体味意义)的连续过程,使文本言说,仿佛振响于喉舌,皆若 出于“我”之心与口;“我—你”融合,则文本原初所提出的问题,便自然呈现出来。 如《药》的问题是病人(群众)把医生(革命者)当成“药”(人血馒头)吃掉了,小栓也就 死了,暗示群众的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由于文本创作的原初语境已经消失,“我—你 ”已经有了历史间距,所以师生所发现的文本原初问题,实际上已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 “我”的见解,因为原初问题或作者原意,是不可能完全恢复与重建的,只能说逼近。 创作是个人体验,不可重复,但对阅读教学而言,又正是这种历史间距,给师生带来了 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进而从自身的现实语境出发,提出并置入自己的问题。论定《 药》的题旨是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所以失败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群众,取得革 命的胜利。这一读解已远远超越了文本的原初问题与作者原意,师生置入新问题,扩大 了文本的内涵,读出了新意。

阅读教学要顺利地展开“我—你”的问答对话,其难点在于学生受自身认知结构和阅 读经验的限制,不易发现文本原初提出的问题或作者意图,更毋庸说置入自己的问题了 。解决这一难点的习惯动作是教师依据教学参考资料越俎代庖,结果封杀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唯一可做是千方百计地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界,包括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提 供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材料;回忆熟悉的文本,指点迷津,至关重要的是要指出学生阅读 中的视界盲点。伽达默尔说,阅读“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 。[3]文本是一面镜子,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认识自己的差异与不足;记住古希腊 特尔斐神殿上刻着的那句名言“认识自己”,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吸取养分,在发现文 本原初问题或作者意图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问答的过程:交流合作

阅读教学是师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尽力返回创作的原初状态,去发现文本的问题,继 而置入自己的问题,并寻求答案,这是一次相互撞击的过程,也是“我—你”的一次交 流合作过程。那么,这一问答对话过程又是怎样展开的呢?

课文文本是印着语言符号的一迭纸张,具有物理性质,但又不同于自然物体,因为它 又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其中潜在着问题与意义。文本所描述的事理、物象、景象与意象 ,均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指向某一特定的意识范畴,阅读必须顺着文本的意向性,才能 发现问题与意义。如果读者马虎草率,依托片言只语,妄加议论,自行发挥,那么就是 对文本的强奸。如抓住课文《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 一条水草!”硬说作者有“洋奴思想”,便是主观武断式的栽赃。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 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允许有贾宝玉;“六经注我”,也须得到六经的认可。任意驱迁 、打扮文本,必然遭到文本的拒绝,“我—你”也不可能构成问答对话关系。与此相反 ,另一种态度是对文本惟命是从,甚至顶礼膜拜,只会重复文本所叙述的内容,不能置 入自己的问题,发掘文本潜在的意义,就像“我注六经”,也不应完全受文本制约。阅 读必须注入我见,赋予文本新的生命,不然,双方也构不成对话关系。“我—你”的正 确问答对话关系,应该彼此向对方的地平线延伸。读者要接受文本的检验与调整,文本 要接纳读者的诘难与辨正,直至双方延伸的地平线相交汇,这就是读者与文本两种不同 视界的融合,问答对话所达成的理想境界。

问答对话是“我—你”两个主体间的交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既相互拒斥— 又相互接纳。明谭元春《诗归序》中说:“自出眼光之人,专其力,壹其思,以达于古 人,觉古人亦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作为读者,师生须“专其力,壹其思”,提 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文本无言,“亦有炯炯双眸”凝视着师生。这一问答对话须具备 三个特征。

首先是文本的开放性。文本作为历史存留或流传物,向各个时代所有的人开放,接纳 不同视界的读者。人们总是怀着过去的疑问,面对现代的困惑,寄希望于未来。或求知 、或娱情、或评判,只要认真对待文本,多少都能从文本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文 本的语言符号系统(能指)是飘浮、游移的,其概念内涵(所指),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 见仁见智可以各有一说,这也就是文本意义的多元性。就阅读教学而言,师生介入文本 有确定的阅读目标,但阅读个体的感悟,不会完全相同。譬如读课文《大堰河——我的 保姆》,有的说表达了农妇对诗人慈母般的爱;有的说诗表明劳动者的爱弥足珍贵;有 的 说诗人在痛苦中感受的爱是最深沉的;有的说诗人企盼中的爱是最灿烂的;有的说 对大堰河的爱不是个人的,而是对劳苦大众的爱;有的说这是对自身阶级的反叛等等。 开放性,促成学生多元思维,读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形成各种不同的读法与教法,丰富 了问答对话的多样性。

其次是对话的共同性。人的期待与向往是不同的。艾青在《盼望》中说,有人最“喜 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片洁白的浪花”;有人最“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 的喧哗”。但是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彼此之间有着共同利益与目标,尽管 社会、民族、宗教与文化各不相同,人们也应该相互理解与接纳,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础。哲学家哈巴马斯在论交往时说,只要有真正的民主与自由,“社会成员们通过诚 意的语言交流”,就会达成“主体间的共同意见一致或共识”。(注:转引自夏基松.现 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在阅读教学中教材编者、教师与学 生处于同一社会生活环境,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与文本的 问答对话中就更容易达成共识,但这种共识不是服从于教材编者的权威,也不是听命于 教师的独断,更非学生的盲从,而是各人依据自身的不同视角与观念,充分展示自己观 点,在交流、碰撞之后,相互认同,达成的共识。有我在而无我执,在多元竞争中实现 一元理解。没有一元共识与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客观标准,真理也会受到挑战, 但这种共识又是阶段性的,因为真理没有终点。

再次是对话的无限性。人类的发展与真理没有尽头,所以教材编者、教师、学生与文 本之间的问答对话也是无限的。日常说,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是辩证法的一个运作过程,但“合题”不是运动的结束或终止,而是又一个正题。正是无限的肯定与否定运动,推动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地逼近真理。阅读教学中的一元共识,还会在多元的竞争中被推翻,形成新的一元共识,然后又被推翻,以至无穷。例如对《祝福》题旨的理解,60、70年代,教材编者、师生依据我国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受政 权、族权、神权与夫权这四条绳索束缚的事实,论定祥林嫂死于“四权”。文本反弹, 阅读中师生发现丈夫贺老六对祥林嫂甚好,且生了一个儿子。她的精神颓败实始于鲁家 不准其参与祭祖之后,再依据小说创作初期人们普通认同的“礼教吃人”的事实,80年 代后又论定题旨是儒家礼教残杀了祥林嫂。深入阅读文本,人们又发现鲁四老爷家的书 房里分明挂着宋初道士陈抟老祖的朱拓大“寿”字,说明他也钟情于道家,读者与文本 再度问答对话,确认祥林嫂生活的鲁镇,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社会典型环境,依据 “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的传统观念,由儒教扩而为儒释道三家合伙吃人,[4]题 旨又有了新说。对《祝福》题旨的理解就是一个肯定、否定的无限过程,不断地达成阶 段共识,又不断地被推翻。只要阅读和阅读教学持续下去,《祝福》也会不断地被读出 新意。

三、阅读的结果:应用创造

阅读教学问答对话的目标是应用与创造。应用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创造是拓展链接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应用是阅读、理解之初就确定了的目标。伽达默尔说:“应 用不是理解现象的一个随后的和偶然的成分,而是从一开始就整个地规定了理解活动。 ”(注:转引自洪汉鼎.理解的真理,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师生共同参与阅读一个文 本,从词句到篇章、段意到归纳题旨,从筛选信息到生成知识,着眼的不仅是对该文本 的理解,而且要以此为个例,由个别到一般,寻求阅读的规律。要区分文学文本与非文 学文本,诗歌、小说、戏剧与散文以及其他各种文体之间的差异,依照不同特征,确定 不同的读法,由模仿到迁移,举一隅而反三,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个例为样板,获得 自主、独立阅读同类文本或其他相关文本的能力。

应用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创造则是期望目标。由于个体间智能的差异,教师对每 个学生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的视界出发,置入属于个人的问题,去 突破对文本的传统理解,以求得到新的认识;也要认可他们对教材编者、教师的观点提 出的挑战,允许误读、误解,因为完善的读解正是从歧义中走过来的。如对《孔雀东南 飞》悲剧缘由的理解,教材从社会制度和历史时代来理解文本,把悲剧归结为“封建门 阀统治的罪恶”。这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所得出的普遍性共识,于中学生可以学到读解 文本的一种方法论,但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存在与实际,提出属于个人的理解。或说阿 母的恋子情结酿成悲剧,或说阿母更年期烦躁所致,或说刘兰芝患不孕症,或说婆媳矛 盾是中国古老的婚姻悲剧等等。学生所以不满足于“社会悲剧”一说,是因为这类悲剧 在社会变革之后仍在发生。更有的学生将这一悲剧置放于现实生活,对自己的生存状态 与现实人生作出思考。或认为焦母过于专横,乃至丧失了人性,作为后辈不必恪守礼教 ,自己要有正确决断;或认为刘兰芝、焦仲卿过于执着、走极端,不会变通与灵活处理 矛盾;或认为焦仲卿过于懦弱,就是刚烈的刘兰芝也是“处分适兄意”等等。对此,有 的学生提出不应该将历史现代化,是当时的社会舆论与强大的封建观念,葬送了两人的 生命。反之有的则认为阅读要殷鉴历史,着眼于未来,并以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为议题 ,提出假使我是焦仲卿或刘兰芝将如何面对,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具体的办法。如 焦仲卿可以带刘兰芝远走高飞;或者在刘兰芝离家后先安排她在客栈暂住,然后再做母 亲的工作等等。这些议论虽然远离历史,已经超越了文本固有的内涵,但是关涉学生对 人生、道德与爱情的理解,其中也不乏聪明才智,教师同样要积极加以鼓励与引导。

有真知灼见的创造或创新观念,总要经历几番周折,经受时间的检验,才可能一蹴而 就,因此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甚至离经叛道。讪笑、嘲讽是教学的大忌;追问、论辩 是最佳的选择,如焦母更年期说,刘兰芝不孕说,理由安在?理由不充分就是妄想、误 读,要倡导在文本中搜寻证据,引经据典,以理服人。师生与文本的问答对话,应该常 读常新,每一次都能有新的发现。守住千百年恒定不变的死义,就无创造可言。与其让 学生亦步亦趋,鹦鹉学舌,成为平庸的守成者,毋宁另辟蹊径,让学生逆向思维、独立 思考,希冀可以成为创造者。阅读教学中问答对话的创造或创新观念,应该从小培养。 小学语文课中的“司马光砸缸”,风行百年,机械重复,难道没有别的思路?杭州市有 位特级教师讲《群鸟学艺》不知有多少次了,而且在陕西、山东等全国各地讲述。某次 她在广西南宁组织观摩教学,告诉学生鸟儿不专心、不坚持,怕苦怕累,所以什么也没 有学成。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说完她准备收网结课。这时突然一个男生边举手边 喊:“许多鸟儿没有学会搭窝,凤凰也是有责任的。”立即有同学表示支持。他又说: “鸟儿们飞走的时候,凤凰为什么不把他们叫住!”[5]这位特级教师第一次感受到学生 的挑战。这不是某个聪明学生的一次偶然的发问,而是历史沉淀与集体智慧的一次必然 的闪耀,也是语文课阅读教学改革开放的自然结果。学生正在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向积极 参与教学活动的思考者。

近年来阅读教学以及其他教学,已由预设的、教师教导性向非预设的、师生间对话转 变。美国教育家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说:“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 教导无知识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共同探究有关课程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6]即是说,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不应把自己阅读文本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 去发现文本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置入文本,因为问题是创造的契机,答案 已孕育于问题中。诚如清王夫之《庄子解》中所言:“答不如问者,答即在问中也。” 提出问题远胜于解决问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见解,正是从发现与提出问 题开始的,如在《项链》中学生发现玛蒂尔德有借必还的诚信,以及她十年含辛茹苦、 毫无怨言的坚定态度。提出这一问题,就不会简单地把她斥之为爱虚荣、爱面子的小资 产阶级女性。吟咏《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忽魂悸以魄动 ”,学生感受宫廷生活之可怕,因而提出这首诗所表达的不是诗人追求人生的自由与理 想的美梦。李白羁留长安三年,实是一场噩梦。[7]学生认识并提出这些问题,就给文 本注入了新的含义,正是问题促成了创造。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行,阅读教学的问答对话结构,正在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认同 。文本阅读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个人独白,而是教材编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多 重组合的问答对话,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教学。对话不会按 照任何一方的意愿进行,更不会完全通向预先设定的目标,必然由双方的对话本身呈现 意义或真理。在对话中每一个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信息、知识,并在与他 人的碰撞中认识自我,提升阅读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正确途径。

标签:;  ;  ;  ;  ;  

阅读教学中的问答对话结构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