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结构失衡:绩效、诱因与政策建议_贷款余额论文

信用结构失衡:绩效、诱因与政策建议_贷款余额论文

信贷结构失衡:表现、诱因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诱因论文,信贷论文,结构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贷结构指的是信贷资金的投放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信贷结构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重要内容,其合理与否,既关系到银行的资产安全、营运效益,也关系到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国家信贷政策的贯彻及经济的协调发展[1](P21-28)。在我国,自推行企业化改革及实施全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来,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盈利水平在不断改善,组织结构与产权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总体竞争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商业银行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其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却令人忧虑,其表现包括信贷资金的地区投向极不平衡、期限结构错配、贷款行业投向集中度过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这些信贷结构扭曲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致命隐患。因此,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我国银行业信贷结构隐患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银行业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十分突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贷资金地区配置的差异化倾向明显

近十年来,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的指引下,各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都在稳定快速增长,但其增长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区性差异。2004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1万亿元[2],从存款的地区分布看,主要来自东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3.9%、18.1%和15.3%;从各地区的存款比重来看,东部地区存款总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存款总量之和。从贷款的角度看,2004年末,全国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共230 037.6亿元。其中,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0%[3],东部地区的贷款余额亦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之和。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在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上,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贷倾斜十分明显,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则相对不足。

(二)信贷资金期限结构的配置存在着明显的短存长贷倾向

从信贷资金的期限结构配置来看,存在着存款流动性变大但贷款却日益中长期化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银行业短存长贷的局面,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一般包括自有资本、存款和对外借款等,其中存款占有极大的比例,几乎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90%,因此存款对于商业银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原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要在期限上保持基本平衡,存款的期限结构会约束贷款的期限结构。如果出现存贷款期限的错配,则很可能会引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005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0 208.55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包括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和企业存款中的定期存款)为132 444.30亿元,占整个存款余额的比例约为44.12%;同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6 838.4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为92 940.53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44.93%,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已由2000年末的24%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4]。而在一些地方,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以武汉为例,2003年至2005年,该地区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年末余额分别为997.23亿元、1262.69亿元、1630.6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42.79%、46.96%、53.86%;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长量分别为267.63亿元、281.31亿元、265.35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分别为58.64%、65.38%、60.83%,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十分明显[5]。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着一硬一软双重约束:其中,硬是硬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一种硬约束,活期存款可随时提现,定期存款到期也要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没有理由拒绝支付,否则,就有可能引发挤兑,使整个金融业的信用严重受损;软是贷款的软约束,商业银行放出贷款以后,虽然有严格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完全保证贷款的归还,并且商业银行贷款的大客户往往是一些大型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到期能否顺利还本付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样,一方面是短期存款占很大比重的负债结构,另一方面是中长期占比重很大的资产结构。在金融能够维持平稳运行的情况下,这样的资产负债结构不会有危险;但一旦出现意外的金融波动,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危及银行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

(三)信贷资金的产业配置存在着个别行业高度集中的倾向

最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几大行业。如房地产贷款,从2004年的前3个季度的数据看,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了4 26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余额的37%,从1998年到2004年,房地产信贷增长了7倍,其增速之快,世所罕见。除房地产外,另外3个贷款非常集中的行业是钢铁、水泥和电解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资料,这些行业的贷款余额已占到了中长期贷款余额的46%,并且还有加大的趋势。200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钢铁、水泥、电解铝三个行业的投资项目中,42%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其中30%直接来自银行贷款,另有12%借助企业自筹间接来自银行贷款。此外,这三个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45%以上。其中,钢铁行业的投资项目中,有38%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水泥行业投资项目中,有39%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电解铝行业投资项目中,有48%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现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的产能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但是大量的贷款又沉淀于其中。早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发展“过热”行业发出了风险预警,这一预警实际上预示着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风险已经在具体化和形成化了。

二、诱发信贷结构风险隐患的因素分析

信贷结构畸形的具体表现不同,其背后的诱致性因素也各不相同。以下,仍从三个方面分别分析:

(一)导致信贷结构出现地区差异的诱因

1.政策性因素。受东中西部地区在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发展程度等方面所存在差异的影响,为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迅速推进改革开放,以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在渐进式改革之初,我国对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实行了众多优惠政策。其结果,助推了东中西部发展的“剪刀差”,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日益拉大。虽然近几年来,受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上讲,差距依然巨大。2004年,我国东部地区的GDP总值到达了9.5万亿元,而同期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只有4万亿元和2.7万亿元,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4%、24.7%、16.9%,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也仅有全国的40%多一点。一般情况下,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基本上是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也导致地区间金融需求的差异。

2.资源禀赋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是主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地,中西部的不少地区也主要依靠能源和材料工业来支撑其经济发展,而能源和材料行业属于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资金需要相对较少,因此对贷款需求并不旺盛,这种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结构上的差异。从2003年全国信贷结构看,无论是信贷资源的分布还是新增贷款的投放,都明显地在向东部地区倾斜;虽然全国普遍存在着信贷增长的情况,但西部地区的信贷增幅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二)导致信贷资金期限结构扭曲的动因

1.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导。经济体系与金融结构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经济体系出现的问题必然会反映在信贷增长及信贷结构的变化上[6]。中国历来有节约的传统,长期以来投资消费比率一直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协调。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消费所占的因素很小,商业银行的储蓄快速增长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中,对外出口相对稳定,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较快的发展,而消费在GDP的构成中所占比例又过小,因此拉动经济的任务无疑就由投资来承担。目前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及一些周期较长的产业,而这势必要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来支持。

2.商业银行盈利性需求的驱动。对于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配置,商业银行通常会在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谋取盈利的最大化。首先,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会趋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这是因为,商业银行通常认为中长期贷款有更大的安全性。2004年末的银行不良资产构成中,78.9%为短期贷款形成的,21.1%为中长期贷款形成的。其次,由于信息技术及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的需求相对来说在下降,而短期贷款减少后所余出的资金必然要被中长期贷款所替代。再次,从收益的角度看,中长期贷款的发放对象一般是大企业、大项目,其财务状况和资产状况为银行认知和审查,管理成本小,效益比较高,且中长期贷款在到期日之前若发生风险通常不易被发现。在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各商业银行总行一般只考察即期的利润目标,而很少引伸到远期,因此,分支行也就倾向于贷出中长期贷款,以便在绩效考察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7]。

3.银行功能资本市场化的役使。虽然20多年的改革已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商业银行依然承担着相当多的资本市场的功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速为9.5%,近5年也在8%以上;2005年,全年GDP总值已达到182 321亿元[8]。相比之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最近5年,资本市场呈现不断萎缩的态势。以沪深股市为例,2005年末,两市总市值为33 008.4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3.47%,总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约为18.10%;两市A股流通市值仅为10 114.1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2.65%,流通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5.55%;作为市场主要功能的筹资活动也受到了严重抑制,全年两市只有15家公司发行上市、4家公司增发、1家公司配股,总筹资额为328.85亿元,较上年减少529.43亿元,减少61.68%[9]。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长期资本的需求,因此,大部分企业仍然不得不依靠间接融资市场来满足其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这就造成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错位,信贷市场承担了资本市场的部分功能,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大幅增加。

(三)导致信贷资金投放行业集中高的原因

1998之后,为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一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等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其措施包括七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扩张银行信贷等,以保证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适度增长。经过几年的调整,2001年以后,我国经济开始复苏,并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其表现为居民消费增加导致对消费品需求旺盛,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居民对耐用消费品如住房和汽车的需求直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的发展,并进一步刺激了上游产业如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进入壁垒相对较小,但投资大,见效慢,针对单笔贷款,风险度相对较小,但若考虑到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因素,则这些行业发展中的风险也就不可忽视。

三、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信贷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有效化解:

(一)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组织结构建设,实行有差别的信贷政策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有比较快的经济发展,除了国家的产业政策之外,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也要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金融既不能变成他的附庸,也不能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脱离了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西部的信贷结构调整中,一方面,要注意其组织机构的调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化改革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点撤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农业银行外,其他三家都大踏步地从县级撤出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这样的撤并对东部经济的影响也许不是太大,但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就大大减少。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中西部地区构建一个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执行上,要促进贷款向西部地区流动,最好是通过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对中西部进行政策倾斜,比如对中西部地区银行的存、贷款浮动幅度可适度放大,以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金融机构的资金。

(二)寻找新的长期资金来源,化中长期资产为短期资产

对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合理、资金来源变短、资金运用中长期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畸形的信贷结构一旦遭遇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必将引发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1.寻找长期资金来源。针对目前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过短的情况,商业银行应努力创造长期资金来源,以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其可供选择的措施,一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发行长期金融债券,以获得比较长期的资金来源。二是可通过金融创新,如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把相当大一部分活期存款转化为商业银行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来源,以使负债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2.将中长期资产转化为短期资产。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金融市场将资产期限进行调整,如在中长期贷款过多、资产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可在金融市场上采用出售贷款的方式使中长期贷款变现,或者通过贷款互换的形式将中长期贷款的期限变短,另外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将贷款风险分散。

(三)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缓解商业银行的中长期信贷的压力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法律环境不完善、交易机制存有较大漏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徘徊不前,市场融资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直接融资机制,完善市场发行制度、流通制度,改善法律法规环境,强化市场监管,促使更多的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获得所需要的中长期资金。

(四)引导信贷资金在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

目前商业银行的大量资产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产业部门。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必须从产业信贷政策上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指导,要通过窗口指导、道义劝告或者风险预警等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向进行引导。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包括煤电油运等在内基础产业,加强对基础产业的投入,以有效缓解贷款产业集中度过高的现象。

标签:;  ;  ;  ;  ;  ;  ;  ;  ;  ;  ;  ;  

信用结构失衡:绩效、诱因与政策建议_贷款余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