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杜村小学 266300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各种良好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
一、落实“知”与“理”的要求,给优化提供前提条件
良好品德的形成,“知”是先导,是形成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一定要做到以理服人,有针对性,摆事实讲道理,激发他们的内在道德动机。道德认识越深刻,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不断引导少年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为优化品德素质提供前提条件。
二、落实“育情“与“坚志”的要求,增加自觉的驱动力
品德的形成要有道德感情参与。道德感情是道德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种巨大的动力,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别人的行为冷漠无情,就很难做到是非分明、态度明朗,道德认识就会仅停留在口头上。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重视培养道德感情。可创造一定的情境,以情动人,使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要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活动是产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
“坚志”就是意志的培养。不论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或矫正不良品质,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都要有意志参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意志的培养,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可创设一些有意志磨练的项目,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坚强的意志,给优化品德素质增强自觉的驱动力。
三、落实“导”与“行”的要求,使优化见诸行动
要根据少年儿童年龄特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耐心疏导,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乐意做、学着做、坚持做。正面引导和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宜同步进行。正面引导,就是要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该做、要怎样做等等,让学生从小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和如何待人接物处事等道理和做法。
规章制度和条例一旦建立,应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让他们明确各种制度和条例的内涵,逐步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在少年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好影响,做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受益终生。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自觉自强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尊重学生人格和意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养成教育的主体;同时,在明理基础上,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学生主动去认识事物,以增强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作者:常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学生论文; 品德论文; 道德论文; 意志论文; 情感论文; 少年儿童论文; 该做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