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1]2003年在《走进市场,走向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制度改革。转轨时期的大学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如何把握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一切由市场做主的年代里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大学的战略营销和国际化思路越发重要,因此作者撰写了本文,并将其分为叁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中国高校改革的概况,包括整体运作机制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教学改革和财政改革。作者引用了数据和事实,以期使读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产生直观具体的印象。在本部分的结尾处,作者列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四大显着特点,即招生规模扩大化、教育大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 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有了总体认识后,本文将视线集中在如何把创业精神和战略营销运用到大学发展中这一问题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的第二部分可看作一个案例分析报告。作者首先对所用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案例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说明,随后以香港的四所大学为例,解释了与创业精神和战略营销相关的理论框架。本部分花大量篇幅介绍了转轨时期中国大学的运作情况,在此选择了五所中国着名高校为例,即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 在了解其表现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从国际间服务贸易角度出发,为中国高校提出了走国际化道路,拓展国际合作,引进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本文对战略营销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概念在高等教育这个特殊服务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探,同时为增强国际间往来提出了合理建议。作者衷心希望能为中国高校的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并借由此文,抛砖引玉,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讨。
马毅飞[2]2014年在《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作为一项保持国际领导力、经济竞争力的国家安全策略,在国家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际教育早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公共政策辩论的热门话题,日益展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伴随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关系日益增强,两国政府对中美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互通愈加重视,一系列扩大双方教育文化交流政策的出台,对中美两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从发展学的视角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在宏观的国际背景下对中美国际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既关注中美教育政策的动态发展过程,又注重对其影响因素的静态分析;既遵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时间序列,又注重中美两国在地域上的国别差异,进而通过分析和比较为我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完善建议。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引入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这一论题。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澄清、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介绍、创新与不足的说明。分析问题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第二、叁、四、五章。第二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回溯”对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分别做出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存在诸多共性,集中表现在: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皆呈现出阶段性、与世界国际关系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互动发展、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同时,由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外环境的差异,导致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和品质产生不同。第叁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社会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四个维度对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因素做出深入分析。社会时代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目标选择和重心选择;政治因素在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中影响显着,但由于两国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差异,导致国际教育政策的显现方式也不尽相同;经济因素对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和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产生影响,尤其是国家财政投资左右着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内容框架;中美两国在核心文化及其变迁路径上的不同,使得文化因素在国际教育政策中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同,从而深刻影响着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稳定程度。第四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实施的实例分析”,旨在从中美国际教育的交流合作若干实例中发现当下两国教育政策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规律。论文从中美留学教育政策、合作办学政策、孔子学院在美办学政策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四个方面入手,选取中美国际教育交流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实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在实施中的运行效果和国别差异。第五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未来趋向”是在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美两国未来国际教育战略,对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做出分析和预测。美国国际教育战略呈现出“教育先行、标准引领、兼取众长、系统谋划”的发展趋向,借国际教育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凭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中国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继续上升,日益走向更深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由单一指引走向多元融合,政策的应对重心也由单向引进转向双向流通。未来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共性:普遍重视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日益多元、注重发挥政府在国际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走向借鉴与创新互动的国际教育发展之路。论文的第六章为解决问题部分,侧重对完善我国教育政策发展建议的探寻。我国需要进一步革新教育观念、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地位;明确政策目标,建构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体系;关照教育类别,出台差异化的国际教育政策;完善产业机制,加强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应对;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同时,通过加强中美互动、改进留学政策、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政策环境和强化中美教育政策研究等途径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张泗考[3]2016年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十八届叁中全会强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所以,在此背景下,中华文化向世界战略成为国家的重要对外战略之一。当前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全球化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形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成为我国维护文化安全的积极应对。第二,在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能够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抵消中国威胁论。第叁,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旦落后,就意味着综合国力中无形的精神性要素等的缺失和不足。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助于赢得国际话语权和提高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力。第四,文化走向世界战略是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决定了我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着眼于促进人类进步与文明,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塑造中国现代文明新形象,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华文化的智慧。本论文的研究分两条路径来进行,一是理论支撑路径。从理论上探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化理论和世界交往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开放与文化传播思想,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以期构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支撑基础;二是实践研究路径。从整体上分析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施框架。一般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学源自传播学,所以贯穿这部分的主线是从传播的模式和功能演进到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和功能:从拉斯韦尔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何种媒体渠道、对谁及产生什么效果)到布雷多克的7要素模式(在5W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在“什么情况下”和“为了什么目的”),针对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混杂性,本文梳理了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思考研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实施主体、传播载体、传播对象以及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战略措施。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思考了中华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走向世界,面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如何运用传播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文化走向世界的效果等问题,形成了文化自信是依托、综合国力是基础、政府支持是保障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思想和理清了谁去传播、怎么传播、向谁传播、传播什么、传播的目标是什么的战略指导思路。本文的章节设置及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进行理论分析。导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既是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也是对外文化传播、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根本渊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化理论和世界交往理论已经暗含了文化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也有对文化宣传、文化传播的相关论述。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文化交往理论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核心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着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现代转化,着力于现代核心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建构,以文化内容建设为根本和灵魂,尊重差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从而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赢得国际话语权,为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等目标。第叁、四章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载体。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实施主体和传播载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实施主体对应的是谁去传播的问题,传播载体对应的怎么传播的问题。第五章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受众对象。受众对象即是信息接受者,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信息只有被接收者接受才完成“传通”的过程,所以,受众对象是文化传播的核心角色。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新的特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受众对象也是多样、多元的,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会有不同的文化样态,这样导致了文化接受习惯和价值认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第六章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战略。在中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路: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我国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保障。从外国政府对文化传播的态度上可以看到,西方文化能快速地成为世界强势文化,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政府这个强大的力量做后盾,本国文化才能更快地向外传播;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基础。只有中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了,只有中国能够向世界展示一个富强成熟的文明形象,中华文化才能在国际上获得关注和欣赏。另外,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既要注意对精英受众的影响,又要注重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力。在以新兴媒体和自媒体为载体的大众媒介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人们的“认识和态度”的社会里,影响国际关系行为的因素和力量比以前更为广泛复杂、更为直接和个人化,应当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普通大众的影响力。总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制定与实施时间不长,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大都起步不久,而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更好地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黄藤, 王冠[4]2006年在《第叁办学力量的希望与困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理论及有关政策问题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回顾了作为第叁办学力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并深入了分析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造成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建议。
悦红梅[5]2012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自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大学的根本所在,大学的发展以自身所在的文化传统环境氛围为依托,建立在自身文化发展历史基础之上,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要求各个国家的大学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发展自身,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过程中,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大学要自觉处理好外来文化、自身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发展自身大学文化的同时,更要在继承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坚守社会主流文化,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以及文化价值观的重建,最终实现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本研究在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大学文化境遇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文化走向和大学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思考,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活动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借鉴外来文化实现自身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坚持和而不同的立场,在国际化中形成我国大学文化的特色并对外传播我国大学文化是我们的大学文化的应然走向,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大学文化实然走向则表明,我国大学文化出现了对自身文化认同不足、文化自信缺失和对他源文化的依附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不自觉的大学文化走向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视角,在已有“文化自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大学文化自觉”这一理念及所包含的内容,并进一步对大学文化自觉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指出当今大学文化自觉具有的特点、内在逻辑和对当今大学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大学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出推进我国大学文化自觉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价值指向和现实路径选择,最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建设进行展望,以期实现中国大学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
陈燕[6]2007年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文中指出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立新[7]2004年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哲学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时空变化就会发现,自从资本来到人间起人类社会就逐步走上了“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通过贸易、金融、投资以及知识的扩散,经济全球化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既是如何正确认识与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中国如何面对新世纪,做出战略性选择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对此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认真的研究,以便及时地提出因应的战略对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20世纪末以来,人们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向,即经济全球化是否是“西方化”、“美国化”;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时代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如何对待南北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是否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陷阱”等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分歧。尽管经过深入而积极的探讨,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作出过许多论述,但仍有一些模糊不清、歧义较大的观点在混淆和困扰着人们,因此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研究。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相互交往、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或表现为某种不同文明的整合趋势的历史。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算起,世界各地就走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时代。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迪亚士和达伽马等葡萄牙人开辟了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实现了汤因比所说的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从而宣告了东西两半球互相隔绝的人类历史结束了。从那时起,全球性的资本扩张已经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与贸易的热潮,欧洲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WP=189>道;从那时起,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等开始了国际范围的交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演变成为世界历史。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时代至今已500余年。在这500余年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向外扩展和扩张。虽然民族依然、国家犹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跨跃了国界。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15世纪末后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启动了经济全球化;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战”至“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市场经济全球化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战后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源自四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危机的困扰,主张放松国家之间的经济管制,打破各种保护主义壁垒;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纷纷开放市场,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二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国际间资本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为经济全球化助了一臂之力;叁是跨国公司经济实力迅速扩张,其投资和贸易活动将世界各国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分工深化和贸易网络扩展进一步把全球经济编织成一个整体;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缩短了时空距离,刷新了经济联系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此外,战后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有组织的”,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国际组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来加以体现的,它们制定的超国家、超社会制度、超意识形态的国际规则,对各国的经济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法律框架。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就开启了影响深刻的现代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既是现代化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扩展与创新。尽管经济全球化的确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全球化确实表现为“西方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用“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叁个从属关系来描述他们那个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尽管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导的体系,西方的跨国公司今天已遍布世界各地,西方的国际游资到处横冲直撞,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企图使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WP=190>济秩序全球化,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就一定是“西方化”,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更不能把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市场经济体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说成是“资本主义化”。世界是多种多样、五彩纷呈的,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千差万别,任何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而不可能只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西方模式或美国模式。尽管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是多数电脑所通用的工作平台,亨廷顿、布坎南、弗里德曼、托夫勒、?
王美灵[8]2017年在《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服务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与国际间互联互动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进出口额逐年上升,进口从2000年360.3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829.14亿美元,出口从2000年304.3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105.89亿美元。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年均增长率都远超中国同期GDP增长率,服务业的增长势头日益突出。2013年,服务业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7%,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2015年中国服务业产出比重继续提高,达到50.2%,更是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9.3个百分点。虽然中国服务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在知识经济和服务业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服务业该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有利因素加快服务业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中国服务业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对外开放对服务业增长规模和效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实际成效,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梳理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开放对服务业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从而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阐述了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典型事实、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接着,本文探讨了服务业贸易开放的具体模式和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服务贸易及服务业FDI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为了更全面考察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效应,本文一方面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规模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利用分位数回归法,探讨了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服务进出口衡量的贸易开放上还是在服务业FDI衡量的贸易开放上,这两种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增长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检验结果显示服务进出口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但是服务业FDI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存在抑制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具有促进作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扩大中国服务业增长规模,而就业人数和城市化水平是不利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付卫洁[9]2017年在《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日趋便捷,界限也变得逐渐模糊。高等教育作为传递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基石一直以来都深受国际趋势的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广大学者所接受认同,其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管理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及方式等方面互相借鉴、渗透和对接,也使得各国间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在此背景下,一直注重本国教育质量,秉持平等教育理念的加拿大也不甘落后,积极参与到竞争的浪潮之中。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自诞生以来的各个阶段产生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对政策产生的背景、意义、参与机构、内容侧重点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分为叁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摆脱殖民统治过程中的萌芽阶段,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以及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至20世纪末的形成阶段,以及20世纪末到如今的发展阶段。基于加拿大的基本国情,该国并没有全国性的高等教育政府部门,因此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制定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其他联邦政府部门、高校、教育中介组织机构等,多方共同合作也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提出的特点之一。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从之前的分散特性到目前全国性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历经了许多政策的变迁。目前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特点主要包括在政策的提出上强调各方的协调作用,政策的目标上强调树立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在政策的内容上强调关注国际留学生重点教育市场和加强国际机构组织间的交流合作等方面。但是还存在着忽视本国学生的国际化发展,缺乏更多全国性高等教育政策的指导,经费的合理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并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并不突出,在争创世界一流上还需做出相当多的努力。在对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些对我国具有启示和借鉴的地方,主要包括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政策内容中着重打造中国教育品牌,加强高校人员的国际化双向流动,发展更为丰富及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推动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改革,充分发挥教育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等方面。
何玉海[10]2008年在《论服务德育》文中研究说明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中作用不可替代。然而,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理念与教育范式在悄然发生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受市场经济与“教育全球化”的冲击,德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更是步履维艰。面对新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面对德育困惑,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德育。如何走出困境,这是教育界在一直关注和探讨的课题。然而,什么样的德育才能真正体现对“人”的最大尊重,才能反映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才更为科学有效?“服务德育”能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服务德育”,不同于“大德育”,也不是“小德育”。服务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一定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种持续改进的教育服务,以帮助学习者生成和发展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是一种德育理念,其基础是“教育服务观”。“教育服务观”,即“教育为学习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服务德育”把教师的“教”看成是“教师职业”实现的过程;把学生的“学”看成是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就教育工作者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就学生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接受教育服务自我生成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过程。服务德育实际上就是本真的德育,就是应然的德育!“论服务德育”,在充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沿着一条严谨的逻辑线路,系统地研究并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基于“教育服务观”的德育理论体系——服务德育理论体系: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内涵。“服务德育”中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组织功能学原理,把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看作是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把教育工作者看作“提供教育服务者”(服务者)、“导师”、“帮助者”、“促进者”,而把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接收者”、“学习者”、“顾客”。学校德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其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的活动和过程。学校德育需要树立“教育服务观”,实现观念的转换。一是,实现“四个转变”,即实现学校角色由事业单位向“服务组织”的转变;学校产品由“学生”向“教育服务”的转变;教师角色由“教育者”向“服务者”的转变;学生角色由“产品”向“顾客”的转变。二是,变更“四个关系”,即校生关系由主与从到双方契约合作;师生关系由支配与被支配到二者平等;教学关系由主与辅到辅与主的归位;教育教学关系由相互分离到二者回归一体。叁是,确定“四个责任”,即学校责任为学生服务;教师职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责任自主创新性学习;家长责任抚育学生健康均衡成长;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服务德育是全新的理论体系,其目的是可测量可实现的德育目的。“为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持续改进的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服务德育的直接目的,这一目的既可测量又可以实现。“为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社会(包括家长、用人单位、国家等)需要的某种品格服务,让社会满意”,是服务德育的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通过学生,也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实现。学校德育只能确保达到直接目的。服务德育目标是可测量可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的质量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要求”,这就是学校德育的直接目标,这一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测量且可实现的。“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社会、国家需要的某种人才的品格生成与发展”,这是学校德育的间接目标,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学生,并且由学生来实现。学校德育只能确保实现直接目标。服务德育原则是牵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魂。在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这就是教育工作者应遵的德育原则。教育工作者应遵的十大德育原则,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与“促进”作用。学生在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原则,学生自我教育应遵循四大德育准则。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遵循这些原则,这本身也是德育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方法是各种方法的适宜优化和有效运用。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和遵循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和遵循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一个由“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服务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因此,方法要因时、因地、因情、因境不断调整、持续改进。服务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要适时发掘与有效利用。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德育的途径很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服务德育内容是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媒介物。即,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政治态度、世界观、法制意识以及身心健康准则等的实质与意义,服务德育的内容是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由不同的内容模块构成。服务德育理论是一个体现教师职业服务特征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教育服务观”为支撑,同时运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系统的方法”,从教师职业实现过程入手,设计了一个基于教育服务观的“服务德育的运行过程模型”,并整体建构了服务德育理论体系。总之,服务德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实施服务德育,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了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一句话,服务德育就是本真的德育,应然的德育。
参考文献:
[1]. 走进市场,走向世界[D]. 周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3
[2].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D]. 马毅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D]. 张泗考.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4]. 第叁办学力量的希望与困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理论及有关政策问题分析[J]. 黄藤, 王冠.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06
[5].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自觉研究[D]. 悦红梅. 南昌大学. 2012
[6]. 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7].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 关立新. 吉林大学. 2004
[8]. 贸易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D]. 王美灵. 南京大学. 2017
[9].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D]. 付卫洁. 武汉大学. 2017
[10]. 论服务德育[D]. 何玉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教育的目的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加拿大历史论文; 加拿大经济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