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银行与企业关系重构的选择_银行论文

主办银行:信息不对称下银企关系重构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对称论文,重构论文,关系论文,银行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着重研究银行作为资金供给方在银企关系中的角色作用,银企间的借贷行为被假定在完全信息市场中进行,信息因素被排除在外。新兴的信息经济学则颠覆了对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理解。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摩擦”即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中介存在的本质原因(巴塔查里亚等,1993)。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银行存在内生动力与企业开展并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使银行更加轻易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克服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办银行制度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但观念上,对主办银行制度的理解仍停留在以反市场及金融垄断为制度特征的专业银行形式,认识上的偏差使制度试点一度被搁置。近年来,随着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信息获取难度的加大,以担保圈风险、重复质押风险、多头授信风险等为代表的金融风险频发,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难以突破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重新审视和实施主办银行制度、重构银企关系创造了契机。

      一、关于主办银行制度的研究综述

      主办银行制度最早见于文献是对日本银企关系的描述,该制度的建立不仅助推了日本经济的崛起,也使曾经的后发国家——德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同时,主办银行制度也常见于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并以异化的形式存在。综观国内外文献对主办银行制度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银企关系亲疏方面。关于主办关系的概念,国外文献通常称作关系融资(relationship financing)、关系银行业务(relationship banking)或关系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国外文献中所定义的关系融资与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length banking)或交易贷款(transaction-based lending)相对应,而保持距离型融资或交易型银行可以界定为普通银企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主办银行关系为控制导向型融资,银行通过监控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克服代理问题;普通银企关系为目标型融资,以得到规定的支付为导向,而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伯格洛夫,1995)。

      主办银行制度区别于普通银企关系,其特殊性在于信贷关系的长期稳定性,因此研究主办关系对于理解主办银行制度至关重要。已有文献中,对主办关系的研究从两个维度展开,分别是持续时间(duration)和范围(scope)。对于持续时间,可以理解为关系的持续时间越长,随着信息的积累,银行持有的企业专有信息量也越大,因此,信贷可得性与关系的持久度存在正相关。对于范围,一指标是银行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量,彼得森和拉扬(Petersnen和Rajan,1994)的研究发现,享受越多金融服务的企业会更少地受到信贷约束;另一指标是与企业维持关系的银行数量,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银企关系属性显然是排他的。众多研究表明,普通银企关系下,多家银行关系反而使企业更难以得到贷款(马凯尔,1998等)①。

      主办银行制度的潜在收益,在于实现银企双方信息交换的帕累托改进。相较于普通银企关系,在主办关系中,企业会披露更多的信息,主办银行也具备更大动机进行授信以获取专有信息。这是因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并不想将私有信息传递至金融市场以利于竞争对手。在主办银行制度下,主办银行将掌握企业信息,企业不必担心信息向外传递,因此主办关系的建立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巴塔查里亚和奇萨,1995)。从银行的角度来讲,作为持久的资金供给方,银行存在投资企业信息的正向激励。虽然专有信息投资存在成本,但由于信息的跨期可重用性,边际信息成本递减,且既然企业持有大量银行贷款,那么银行就有动力也必须得这么做。主办银行制度维系长期、稳定银企关系的信息可分为三个维度:一是主办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收集软信息②,软信息并非高度公开的公共信息;二是信息获取通过不断向借款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来实现;三是信息只能是服务于主办银行的专有信息(伯杰和格雷戈里,2006)。

      主办银行的制度优势还体现在银企隐性契约的稳定性和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便利性。一方面,从契约和企业治理角度看,主办关系建立在银企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使银企间形成隐性契约。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银行并不会盲目改变游戏规则,如采取激进的抽资策略,加大企业的经营负担,而是考虑长远利益,更加关注与之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主办银行制度在治理产能过剩领域的应用(布特,2000)。另一方面,在银企双方的长期重复博弈中,主办银行通过收取专有信息的信息租金,使早期的损失得到补偿,因此可以有效应对中小企业抵押担保和信用增进等方面的困难(拉扬、温顿,1995)。

      二、主办银行制度对于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制度优势

      从正规金融的变迁路径看,信贷管理中的银企关系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普通银企关系为基础,多家银行自由竞争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普通信贷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以长期稳定银企关系为基础,由一家银行作为主办银行为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主办银行制度。长期以来我国信贷管理采用第一种银企模式,缺乏利益相关和激励约束的普通银企关系造成银行在繁荣周期的盲目授信和衰退周期的连锁抽贷,不利于区域金融的稳健发展,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产能过剩、过度担保、过度授信、高息融资等。相比较,主办银行有利于强化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一)化解信息不对称,培育健康银企关系

      在当前矛盾突出的“担保圈事件”中,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期获得了超出自身实力的贷款规模,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多家银行间腾挪调度,隐瞒真实信息,诱使银行恶性竞争、竞相放贷。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加大了虚假繁荣,埋下了风险隐患。在主办银行制度下,银行与企业共同参与公司治理保证了银行从企业获取信息的权利和便利性,降低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了交易行为的可预期性和风险控制力,进而缓解了由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银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在经济景气时期约束承贷主体过度扩张,在经济下行期对暂时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冷静处置,既不盲目投放也不盲目抽贷,实现平滑融资供求的目标,有利于银企关系的长期稳定。

      (二)明确主办责权,构建银行同业合作的良好环境

      在当前信贷管理模式下,银行之间是纯竞争关系,彼此互为竞争对手,在经济景气时期竞争贷款客户,在出现风险时竞相抽贷拆台,这种由个体理性造成的集体非理性产生了一系列弊端。在主办银行制度下,主办银行与协办银行事先明确责权,确立“主办+互助”的合作关系。如在既定的授信额度内,由主办银行单方提供贷款支持,既满足了大额需求,防止多头授信,又有效防止了企业腾挪资金、借新还旧行为;对超出主办银行能力的资金需求,基于非完全排他属性,可以由主办银行牵头多家银行贷款,既能满足企业融资需要,还能在企业出现问题时共同磋商应对,避免竞相抽贷。

      (三)开展信用贷款,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题

      当前信贷管理制度下存在面向大企业融资的“羊群效应”和面向小企业融资的“搭便车”现象③,不仅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进一步放大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主办银行制度下,主办银行制度与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减少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部分企业的贷款模式由抵押贷款转为信用贷款,有效满足了小企业融资需求。同时,我国中小企业70%—80%的资产为动产,但在动产质押登记系统缺失的情况下,动产融资信息的碎片化破坏了信息流、资金流与商品流的一致性,使得面向动产的融资出现“信息噪音”。主办银行基于信息对称具有动产抵押管理上的优势,有利于开展动产相关融资创新、降低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四)引导信贷投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在当前信贷管理模式下,银行竞相追逐优质客户,导致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形成产能过剩。据统计,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长仍然较快,2014年第3季度末山东省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117.85亿元,同比增长12.6%,结构调整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在主办银行制度下,主办银行能较全面掌握企业资金运用和投向等信息,有助于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符合政策导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信贷结构。

      三、主办银行制度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分析

      银企主办关系确立后,主办银行制度实现银企双方帕累托改进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信息透明和稳定预期。主办关系的形成和存续是长期重复博弈的结果,基于主办关系的银企通常会实现融资供需的匹配,除了两类风险:第一类风险,即企业预期主办银行无论如何将采取救助行为,企业将会对高风险项目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引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本由主办银行承担;第二类风险,即企业存在优质的投资项目但主办银行未能提供融资,或企业出现暂时资金短缺而主办银行不予救助,从而引发效率损失(阿玛蒂、莱特雷,1994)。因此主办银行的作用机制在于尽可能提高银企信息对称,并在此基础上稳定银企合作预期,降低供需错配风险。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事前挖掘信息,主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摸清企业的发展潜力,并决定是否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二是事中监督,主要是银企双方在业务往来中,不断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积累,主办银行逐步确立该企业的信息优势。随着边际信息成本递减,形成相对于其他银行的比较优势;三是事后追索,为充分发挥主办银行在企业治理中的相机抉择作用,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前提下,一旦认为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取得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以确保债权价值(青木昌彦等,1997)。

      当然,主办银行制度并非任何时候都有效率,作用的发挥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在此,我们借鉴巴斯和施罗腾(Baas和Schrooten,2006)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构建主办银行模型,探究信息环境对主办银行制度和银企关系的影响。

      假设:市场上存在两家银行i和j,其中至少一个与企业建立主办关系。N个借款企业,企业要实现项目投资必须首先获得银行贷款。市场上存在q的优质投资项目和(1-q)的劣质投资项目。企业收益率为p(z),z为二元变量,z∈[0,1],z为1时,项目成功并获得大于0的回报;z为0时,企业收益也为0。q的优质项目的平均收益大于等于贷款利率

的劣质项目的平均收益小于贷款利率

,因此银行不会向劣质项目企业提供授信,企业则不论项目优劣都会向银行申请贷款。主办银行可以通过监控借款企业以识别投资项目的优劣。监控成本

在普通银企关系下为常量,在主办关系下为银企关系亲疏程度的函数。另外,银行并不知道其他银行的行动,因此会试探是否能实施更低的贷款利率。假设银行具有完全预见性,能够理性预测到投资优质项目所得的份额,因此优质项目的预期收益份额和实际份额相等,即

。因此模型等同于经典的伯川德模型(Bertrand competition),均衡利率等于边际成本。如果银行实施低于其他银行的贷款利率,则银行占有全部市场份额。银行在模型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则贷款利率会降至最低。公式如下所示:

      

      按照信息的完备程度,将市场划分为信息不对称市场和信息公开市场,分析如下:

      (一)信息不对称市场

      在此市场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信用评级等途径披露信息,但信息并不完全。假设只有银行i与企业建立主办银行关系,银行j与企业建立普通银行关系。主办银行的监控成本递减,而普通银企关系下银行的监控成本不变。在普通银企关系下,每个借款企业的监控成本为

。假设两家银行的平均监控成本相等,即:

      

      由于均衡贷款利率低于主办银行边际成本(企业借款的边际成本),因此主办银行i市场份额较小,小于1/2:

      

      如图1所示,普通银行j获得零利润,但图1展示的是一个特殊的均衡点,由于A=A′,主办银行获得的利润为零。如果主办银行放弃部分A′业务,则其市场份额小于0.5,而普通银行的业务份额可能大于0.5。图1中,主办银行如果想要得到一半的市场份额,需要A补贴A′区域,主办银行需要争取高监控成本的企业——比如中小企业。主办关系向普通借贷关系转变,图1中两种银企关系达到平衡,利润为零。

      (二)信息公开市场

      在企业信息公开市场中,普通银企关系下,银行对企业的监控成本明显低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因而主办银行的监督成本要高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普通银企关系下监督成本为:

      

      图2中,由于A小于A′,A不能补贴亏损A′,主办银行将放弃部分甚至全部的A′业务。

      综上,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如何获取信息成为银企关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信息的跨期可重用性,在长期的重复博弈中,信息成本将明显低于单次博弈。长期的银企合作关系中,信息成本边际递减,银行存在内生动力与企业建立主办关系,获取信息租金。主办银行制度通过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对借款企业实施低融资成本和低融资条件,因而借款企业也会对主办银行制度产生制度需求。可以说,在信息缺失条件下,较之于普通银企关系,主办银行制度将更具效率。相比较,在信息公开市场,可以假定为以上市公司为主要客户的金融市场,均衡利率极低,主办银行为避免亏损必须放弃大部分业务。因此,主办银行制度适用于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领域,对于信息公开的上市公司,主办银行制度与普通银企关系相比并不具备优势。

      四、主办银行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验证主办银行制度在不同信息环境以及服务不同群体中的有效性,本文做以下实证分析。由于国内目前没有系统的、成序列的主办银行的实践数据,因此按照主办银行制度的核心——即银企关系的紧密程度来作为替代变量。在此,采用Herfindah指数,测算信贷集中度(H),表示银企关系强度或者说亲疏程度。该指数越大,企业的信贷越集中,银企关系强度越强,反之,企业信贷越分散,银企关系强度越弱。计算公式为:

      

      图2:信息公开市场的均衡

      

      其中i为银行,j为企业,L为企业在一家银行的贷款额度,H为贷款集中度,H∈(0,1)。

      为衡量信贷可得性,计算未使用授信额度的比重,即未使用授信额度/授信额度,表示为UCL/CL。该比值越大,表明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越强④。同时,设置5个控制变量,包括:存货周转率(IT),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AL),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MB),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利息保障倍数(IC),衡量银行债权的安全性;主营业务利润率(PMB),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对未来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

      此外,设置虚拟变量D,并设置虚拟变量及与解释变量的交互项。本文进行两次估计,第一次估计中的D反映信息环境,其中非上市企业为1(信息不对称)、上市企业为0(信息公开)。第二次估计中的D反映服务群体,其中中小企业为1、大企业为0。实证的数据选自万得数据库的1844家企业2014年第3季度数据,其中非上市企业1411家、上市企业433家。企业的规模也各有不同,其中最小资产2326万、最大资产20万亿元,可以说较全面地囊括了各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保证随机性的前提下,也兼顾了数据可得性。描述性统计见表1。

      

      将上述变量引入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一)基于信息环境的实证分析

      当虚拟变量D表示企业是否为非上市公司时,对模型进行估计。该过程通过Stata 11完成,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基于服务群体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规模企业的银企关系强度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本文将虚拟变量D设定为企业类型,并重新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为了进一步探究主办银行的适用性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本文继续检验

的联合显著性。假设

为联合系数,其中n=1,2,…,6。结果见表5。

      

      从实证结果来看,非上市公司的关系强度对企业的授信额度影响较大,而上市公司影响较弱,β系数多数不显著,因此,主办银行制度更适用于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同时,中小企业的关系强度对企业授信额度影响较大,而大型公司的关系强度对企业授信额度影响较弱,因此,主办银行制度更适合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

      五、构建主办银行制度的政策建议

      早在1996年,基于解决企业多头开户套取银行贷款、假借破产和资产重组之名逃废债务等问题和助推国企改革的考虑,我国出台了《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在300家重点国企中进行主办银行制度试点。但当时由于银企双方均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银企关系内部化的资本纽带也不存在,主办银行制度无疾而终。当前,应对融资困境,国内很多地方积极开展了新型主办银行试点,如湖北、山东等省份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了“一对一”银企合作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时提出的新型主办银行制度,不同于传统以反市场和金融垄断为特征的专业银行形式,而是符合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则,避免“柠檬问题”,提高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信贷效率的优化选择。新型主办银行制度通过银企关系的排他性和稳定性,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终实现面向弱势群体和高风险群体的融资改进。构建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核心是银企关系的重建,避免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资金供给的脱节与失衡。因此,制度的关键在于对银企关系形成制度激励约束,实现银企之间收益与风险的重新分配,促使两者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具体建议如下:

      (一)着重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的小微企业领域实行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的主办银行制度

      主办银行制度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建立稳定、单一、可控的银企关系最大限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实现增信与融资的双促进,因此应在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小微企业领域率先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同时发展基于全产业链融资的“主银行群”制度,实现小微企业风险缓释的内部化。

      (二)建立主办银行激励约束兼备的银企合作机制

      一是明确银企双方进入机制。在“自愿、平等、互利、守信”的原则上,银行和企业自由双向选择,基于准入门槛协商确认主办关系,并通过契约明确双方责权,约定进入过程银企关系由多头到“一对一”的过渡安排。二是完善银企双方退出机制。为实现银企平稳退出,实施渐进式的企业退出机制,通过逐渐降低贷款可得性和授信额度,并约定“一对一”关系解除缓冲期的对冲安排,实现平稳过渡,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三是建立主办银行更换机制,企业有权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化的方式重新选择主办银行,原有债权债务关系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转交。

      (三)构建主办银行动态合理的制度运行机制

      一是改变信用评级方式内部化信息不对称风险,增强主办银行对企业信息的获取度,企业信用评级采用主办银行主导下的委托评级制。二是按照“科学评级、动态管理”的原则,由主办银行根据关系企业的信用评级状况及对企业生产周期、融资需求及财务状况等的信息掌握程度,确定关系企业的融资上限及授信增补机制。三是明确主办银行群“协办银行优先、主办银行最后”的受偿原则,提高主办银行监督积极性。四是明确违约责任、制裁措施以及银企双方的救助责任和最高救助额,锁定银企双方的最大可能损失。

      (四)完善主办银行制度运行的配套政策支持

      为保障主办银行制度初期的顺利运行,人民银行、银监及财税部门在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一是充分运用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措施,发挥财政杠杆的撬动作用,支持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实施主办银行制度,与小微企业构建“一对一”银企关系。二是充分发挥央行面向小微融资的定向工具对主办银行发展的支持作用,例如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主办银行以较低成本发行三农、小微专项金融债;适当放松主办银行针对小微业务的流动性监管要求;符合支小再贷款规定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若实施主办银行,进一步提高支小再贷款的规模等。三是优先在实施主办银行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做大贷款保证保险额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领域。

      ①关于主办银行制度与信贷可得性的经验研究可见温特斯(Winters,1997)、雷佩托(Repetto,2002)、彼得森和拉杨(Petersen和Rajan,1994)、拉沃拉(Lvaiola,1998)等人的研究。

      ②“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区别于一般公开信息(硬信息),是指具备私人性质、不可证实且无法向第三方传递的信息,更容易形成银行的信息优势。

      ③所谓“羊群效应”是指银行对一家大企业放款,那么这家企业的信用状况往往会得到其他银行的认可。为了节约信息获取成本,实现免费搭车,一些银行会纷纷跟进,形成对企业的多头贷款和过度授信。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小企业个体融资难以受到银行的青睐,往往缺乏融资的主动性,存在等便车现象。同时,银行作为贷款方,受到信息不对称的限制,往往处于观望状态,也在等待搭便车,谁也不愿充当第一个授信者,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④一定程度上企业未使用授信额度越大可反映出其贷款能力越强,将未使用授信额除以总的授信额度,则去除了企业规模对授信额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  ;  ;  ;  ;  ;  ;  ;  ;  

信息不对称下银行与企业关系重构的选择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