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李金花

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李金花

廉江市石颈镇新村小学

在国家教育部的引领下,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重点指出应以学生身心特征和接受能力为基础,构建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框架。在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也会影响着学生数学感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小学的数学教学是启发学生数学感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研究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一生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以灌输知识为主,更应该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加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之间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巩固了小学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十分有利[1]。

数学课程具有一定抽象性,但每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却十分紧密,细细研究亦能发现严谨的逻辑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能有效巩固学生知识点,并在计算锻炼的过程中兼顾了对于学生数学语言和数学概念的培养,保证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汲取数学课程的精华,可以学有所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开展数学活动,引导计算练习兴趣

数学活动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氛围广泛吸引小学生的目光。这种教育方法因其特殊的趣味性和多元性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数字化教学设备的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设计数学计算游戏,玩游戏的过程将知识有规律并循序渐进地讲述给小学生,使学生置身于游戏的乐趣中,对于游戏和老师所传达的内容更深刻和牢固的理解并记忆,如此才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积极性,不单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数学语言,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2]。

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等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人一组的形式,或者直接同桌合作,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拼,比拼内容是教师在投影屏幕上利用抽奖软件随机抽取4个数字,哪一组先把4个利用加减乘数混合运算得出"21"的结果,哪个小组就得一分,如果抢答后计算错误则由对方得一分,其它没有参加比拼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如果被其它学生先算出来两组都不得分,如果四个数字无法得出"21"的结果,那直接过滤掉,双方不得分。最后几轮比拼下来,得分最高的一组获胜,可以取得相应奖励。

抽到的数字可以组成不同的习题,既让学生锻炼了数学计算能力,又加深了对于混合运算的理解。而且这样的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改变了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并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加计算练习频率

目前小学数学老师只是注重课堂教育和书本教育,对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比较轻视,小学生初步接触比较系统的数学学习,如果只是从教材上认识数学和感知数学是远远不够,这样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练习计算能力的热情。其实教师最精髓的教学便是将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与实践相结合的课本知识其实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增加学生计算练习的频率,最好是将计算的练习融入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扎根在学生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中,使其无处不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超市购物"作为切入点,先询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呀",学生回答"有",教师继续引导"老师这个周末去逛超市,买了好多好吃的,你们猜都有什么",学生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然后老师又问:"老师买了5个丝瓜,一个3.2元,还买了6个苹果,一个0.7元,你们说老师逛超市花了多少钱?",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进行数学计算,在练习了计算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

教师应在在生活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究、感悟等途径,认识身边的事物,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在此过程中形成对数的敏锐直觉,启发学生不断锻炼计算能力[3]。

(二)注重互动学习,强化学生计算能力

互动学习是一种新兴、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方式,它旨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师生情谊、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想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将数学语言的表达、数学问题的计算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合作探究时间促进生生交流,有利于强化学生计算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计算练习的小游戏,比如"小鹿飞跃峡谷",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只小鹿,教师事先准备好写有4个数字的卡片,游戏开始时,每个同学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教师说开始,学生迅速通过各种运算方式将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运算,运算出同一个结果的学生就要抱团在一起,成功抱团的"小鹿"就可以成功飞跃峡谷,落单的"小鹿"就要接受惩罚。

又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亲手制作一个表盘,并且用图钉钉上能转动的时针、分针、秒针,制成简易钟表,然后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转动表针,指示正确的时间。教师说:"老师6点半起床,老师的女儿比老师晚2个小时起床,那么老师的女儿几点起床呢?同学们用表盘指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有大量沟通交流的机会,比如"6点半,就是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6,晚两小时,就是8点半,时针在8和9之间,分针还是指6"。

在互动学习过程中,数学语言的表达和思考过程会频繁出现,学生们表达数学语言的过程,就是在叙述脑海中的计算过程,互动交流使得这份过程更加全面和深刻。同时,教师也在沟通中慢慢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且这样的互动使得课堂变得生动和谐,使得学生变得积极热情,并在学生们的讨论分享中提高对于数学元素的感知,进而提升计算能力[4]。

三、结束语

"数学语言"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而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和数学元素感知的关键一步。具有良好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感到助益颇深。所以现阶段的小学数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方案和教育方法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实践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蒋宏伟. 浅议牢牢把握新理念,精心组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7):78.

[2]刘福林,曹一鸣. 探索中国特色小学数学教科书建设的典范--1963年十二年制学校小学算术课本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8):126-132.

[3]孙锦玲. 小学生数学混合运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35-236.

[4]张海红.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李金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李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