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能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主要载体,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维工作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状态和检修进行探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
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必要性
信息、物质材料、能源是人类发展的三大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电能在能源总体使用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电能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架空线路是电网主要组成部分,电网的升级改造与架空线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架空线路主要是由导电线路、绝缘设备、杆塔等组成。在进行电能输送时为了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一般会增加线路的截面积和使用高压甚至特高压进行输电,这给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架空线路是电能传输的骨干,对电网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只有加强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查等才能够保证架空线路稳定的运行,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现状
2.1资源浪费问题
在现代架空输电线路运维当中,往往为了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确认,会反复对其进行检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但过多的检查次数势必带来更大的资源消耗,所以,说明这种模式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现代架空输电线路当中,当运维系统发现某处架空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人工还是会前往实地进行检查,并且检查范围十分广泛,通常会对整个区段进行检查,但因为人工检查手段的深入性不足,在最初几次检查当中并不能检查出具体故障,所以,会反复进行检查,造成资源浪费现象。此外,资源浪费问题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在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架空输电线路条件下,因为其设备普遍存在老化等现象,故障率相对较高,所以导致相同问题反复发作,此时不但造成反复检查问题,还给人工或技术系统带来到了负担。
2.2安全问题
虽然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下,现代架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人工参与度较低,但是在安全角度上,只要人工与架空输电线路实际接触,就必须确保工作环境安全,而实际上,大多数电力单位因为先进技术的功能性较强,逐渐忽略了安全方面的管控,导致人工运维检修工作进场处于无安全防护的条件下,使得工作危险性较高,对此有必要进行调整。此外,在工作人员角度上,现代大多数电力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经常在没有强制性管护的前提下,出现不佩戴安全护具的现象,使得自身陷入险恶环境,其生命时刻受到威胁。
2.3技术水平问题
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架空输电线路发展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各类先进技术对于运维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即运维人员如果自身专业水平不足,就无法完善控制先进技术系统,导致运维检修工作出现纰漏,而在实际角度上这一类问题并不罕见。具体来说,因为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工作中先进技术的使用时间并不长,所以大多数电力单位内的运维人员依旧为传统运维人员,此类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认知都来源于传统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此时介于传统运维与现代运维的差异,绝大部分运维人员都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所以才会导致上述问题。
2.4管理问题
理论上为了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安排专人,对人员的工作行为、工作质量等进行初步的管理,以免意外事故发生。但实际上,不少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单位出于人力成本考虑,不会选取这种管理模式,或大幅度减少管理小组的人数,导致管理效果不佳,相应检修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下降,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技术分析
3.1完善接地线路设施
按照实际调查得到若是接地装置设施不够合理会增多线路跳闸频次。因此,完善接地线路设施能够有效地使电阻降低,利用实际情况在接地线路中安装低阻物和导电模块,通过铺设接地极技术能够在相对高的电阻率基础上解决接地故障问题。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对不同线路铺设的区分,在铺设铁塔线路的时候,铺设接地极要在6米以上的位置。在铺设水泥杆塔线路的时候,铺设接地极要在4米以上。在进行输电线路整体运维的时候,需要将完善接地装置作为重点工作,以保障输电线路在接地线路完善后能够降低线路跳闸频次。
3.2装设避雷基础装置
若是通电线路的杆塔高度较大,不仅会出现杆塔与雷云平行的现象,同时也会出现线路与雷电比较接近的现象,进而造成输电线路遭遇雷击的现象。但是杆塔自身由于是处于相对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因此会出现较大的雷电绕击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装设避雷针等手段避免雷电绕击问题,在杆塔横阻的两端的位置上装设避雷针,其长度可以选择大约为3米的避雷针,但是固定的位置是在避雷针的1.5米处。若是想让雷电流直接与大地相连接就需要利用塔杆横担在螺孔位置处实现有效地连接,塔杆的侧面避雷针就安装组合的效应而言不仅能够有效地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同时也能够提高雷电绕击的成功率。但是,侧面避雷针存在一个明显的限制点,其引雷率比较高,这就需要增加绝缘子设施数量才能够有效解决。在线路防雷上有着相对优势的设施就是氧化锌避雷器,能够有效地减少跳闸率和绕击率的发生率,一般比较适合在电阻率效果一般、雷电比较多但是普通的降阻方法不能实现的现象中。
3.3强化绝缘子设施
强化绝缘子相关设施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才能够实现。例如在110KV的线路中,若是线路铺设的地区海拔整体在1000米以下,那么可以利用8片上下的绝缘子防止电流故障,有效解决避雷针对雷电较高效率的引用问题,以确保架空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若是塔杆的高度高于40米,且本身的档距也比较宽,那么就需要按照实际的情况增加绝缘子,增加的原则就是在每拓宽10米档距的同时加入1片的绝缘子,保证及时塔杆档距拓宽但是也能够安全运行,绝缘子的数量也能够符合安全标准。
3.4调整优化保护角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而言,保护角的调整能够有效地实现输电线路的完善改进,尽管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线路、塔杆的防雷效果,但是其在应用的时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护角的优化调整在投运线路上一般无法进行,有些线路甚至不能够及时进行保护角的调整,而保护角的调整也需要更多的资金作为支撑,调整成本相对较高。在实际的线路运行中,可以按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运行状况合理地调整通电线路的保护角,进而保证整个输电线路能够顺利运行,确保线路最终能够获得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结语
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否正常有序的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架空输电线路实际的运行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线路的维护和故障的排除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此想要更好地实现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运行维护,同时还要积极优化故障排除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架空输电线路,从而也促进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军波.初探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7(36):116-117.
[2]徐贻东.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初探[J].低碳世界,2017(23):107-108.
论文作者:刘际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线路论文; 绝缘子论文; 杆塔论文; 避雷针论文; 工作论文; 电能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