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论文_钟镇澎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现阶段的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各类工程的建设数量、规模都在大幅度的提升,整体上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巩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是业界内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需要在日后更好的完善。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延性;设计

新时代来临以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的各项内容,都在不断的转变,固有的方式、方法,并不能取得较高的预期成就,甚至是造成了较大的偏差和漏洞。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的内容,必须做出不断的丰富,要坚持在设计的多项工作安排上,保持足够的创新,从而在日后不足的弥补上,进行良好的转变,在系列问题的综合干预上,必须进行有效的巩固。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意义

当代的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是比较常见的材料,不仅在性能上非常突出,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其意义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抗震模式。例如,我国的西部区域在地震发生的频率上较高,而且部分情况下的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对于地方的长远发展、进步,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能够进行抗震的深入分析和探究,最大限度的减少单一抗震措施所造成的不足,进而在安全保护效果上良好的改善。第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能够对结构的自身优化,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固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多元化要求,针对抗震延性设计良好的融入,能够在将来的发展效果上,取得更好的转变。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对策

(一)完善设计体系

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本身而言,想要在设计的实践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必须合理选择及完善设计体系。从建筑方案阶段控制结构的合理性和规则性,初步设计时选择更优的结构体系,深化设计时针对薄弱及重要部位进行加强,都将对结构延性有更好的提升。

图1:元江特大桥项目

该项目在抗震延性的设计要求上非常高,而且本身隶属于敏感性的项目,所以在设计的内涵上,必须良好的丰富,否则难以对各方面的工作安排,提供较多的保障。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在梁铰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以前,框架节点、纵筋锚固不应过早破坏,框架节点破坏主要是因为节电出核心区箍筋数量不足,在剪力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出现斜裂缝,箍筋屈服至拉断,柱的纵筋被压屈以至拉断而引起的。故规范通过保证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及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来防止节点核心区的过早剪切破坏。

(二)延性设计方法

例如,元江特大桥是中老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是红河上第一座铁路双线特大桥。该桥全长832.2米,飞跨V型红河高山峡谷,坡度高达70度,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元江特大桥连续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分别为桥墩高达154米和上承式连续钢桁梁主跨249米。为了满足中老铁路建筑寿命和施工方对钢筋的严苛质量要求,攀钢采用特有的钒微合金化工艺,充分发挥钒元素在钢筋中的作用,制定了严格的控制工艺,确保产品质量达标。1)强柱弱梁,设计时人为地增大柱端弯矩,提高柱的承载能力,保证合理的梁铰机制;2)强剪弱弯,为防止构件在弯曲屈服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结合构件的抗震等级,不同程度地增加设计剪力,提高构件抗剪承载力;3)强墙肢弱连梁,为防止连梁过早发生剪切破坏,内力分析时折减连梁的刚度以降低连梁的剪力,构件设计时根据连梁宽度等条件选择不同的配筋形式(交叉斜筋、集中对角斜筋、对角暗撑),都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延性;4)减小轴压比,试验研究表明,竖向构件轴压比的增大会导致其变形能力的下降,因此通过轴压比的优化能提高构件的位移延性。

(三)优化设计管理

通过对上述几项工作良好的实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能够按照正确的路线、标准来完成,各方面的工作安排,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挑战,而且得到的综合成绩是比较值得肯定的。未来,应继续对设计管理不断的优化,这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地方的综合发展、进步,将会造成较多的挑战。第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必须加强方案的合理调研、分析,尤其是在实地对比的过程中,应坚持在各类技术指标上,开展良好的调整,规避同类问题的反复发生。第二,设计管理工作的安排,一定要在国家的最新规范上做出良好的遵守,而且在现场施工的空间上,进行良好的安排,避免造成过于密集的现象。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发展趋势

现如今的国内工程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是比较可靠的方法、手段,而且整体上能够取得的效果非常值得肯定。未来,应继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进行良好的转变,减少系列不足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第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必须在自身的工作安排上,做出良好的转变,坚持对设计质量做出良好的提升,引入其他的先进技术模式。第二,设计工作的执行层面上,要对责任制良好的推行,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产生的影响力非常突出。

总结:

我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方面,能够保持高度的关注,各方面的工作安排,可以按照正确的路线、标准来完成,整体上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漏洞。未来,应继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从根本上提高设计的综合水平,推动国家工程的建设发展,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明科,张阳玺,陈尚城.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其轴压比限值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9,52(02):22-31+65.

[2]袁晓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07.

[3]皮骁汗,赵健新,张爱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小跨高比连梁抗震延性需求的验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01):124-128.

[4]施刚,胡方鑫,石永久.各国规范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对比研究(Ⅱ):承载力、延性与侧移要求[J].建筑结构,2017,47(02):7-15.

论文作者:钟镇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论文_钟镇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