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考古报告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试论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731(2002)06-0016-07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考古学界已出版了不少的考古报告。作为考古 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考古报告,是考古学研究的资料信息库。可以说 考古学界对考古报告这种考古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熟悉的,对其所具有的资料性和 学术性是充分肯定的。然而,对什么是理想的考古报告、考古报告的分类、考古报告生 产中的问题等,考古学界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被学术界所关注。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 的问题作一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关于理想的考古报告
不同的时代,对考古报告有着不同的要求。如《考古工作手册》(注: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认为发掘报告的具体内容 ,一般分为4部分:1.序论,包括遗址的地点,发掘的历史和前人的工作,发掘经过, 负责发掘的单位与工作人员,所采取的发掘方法等;2.正文,包括工作地的地理环境, 所发掘的遗迹、遗物的叙述;3.结论,撮要指出发掘区域中所代表的时代,遗留的建筑 遗存的性质,最常见或特别珍贵的遗物,最后指出这次工作对于考古学上的贡献;4.附 录,包括专家审查各种遗物资料的鉴定书和参考书目等。该手册虽出版于1982年,但据 石兴邦先生说,此段关于考古报告的内容,是根据1958年《考古学基础》中夏鼐先生的 原作写出的。可以说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考古报告的主要内容便是如此。
国家文物局1984年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1984年。)中有关发掘报告编写的要求有4条:1.考古报 告必须实事求是地、全面系统地发表资料;2.考古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遗址(墓地)的自 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既往工作历史、发掘工作经过情况、文化堆积(墓葬布局)与分 期、遗迹与遗物、作者认识、有关专业技术报告等;3.考古报告中文字、插图、表格、 图版必须吻合,确保全部资料准确无误;4.考古报告如短期内不能发表,应先发表简报 。多年发掘的大规模遗址、墓地,应按阶段分期发表简报。其中第一条是编写考古报告 的原则,第二条是考古报告的具体内容,第三、第四条是对考古报告的一些具体要求。
上述有关考古报告的论述,前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者出自文化部国 家文物局,可以说代表着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界对考古报告的认识水平。依此编写出的 考古报告代表着其时考古学研究的水平,应该是合格的考古报告。
尽管如此,学术界对考古报告的不满意却是显而易见的。这大概与学者们眼界的开阔 、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学科的快速发展有关。可见合格的考古报告已 经无法满足现在考古学研究的需要,赶不上考古学发展的步伐。考古报告的不足之处可 大体归纳为如下两方面:
1.考古报告的资料性减弱。以举例式的介绍资料代替了全面的报道资料。就表述资料 而言,内容的繁简介绍较随意。同时,对所谓典型遗存的选择标准不同,遗失了不少有 价值的信息,由此信息就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如因考古报告的不当,信息的损失就更 大了。另外,一些考古报告偏重于考古收获的介绍,对考古成果的获得过程往往语焉不 详,如此也使读者对资料的理解产生一定困难。
2.考古报告的学术性不够。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复原历史或证经补史,还要 对古代的气候、地貌、动物、植物、土壤、矿产等有更多的了解,也就是不仅要了解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还要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考古的多学科研究,长期以来一直 未能得以很好的开展,一些研究成果仅作为附录,依存于考古报告的后面,而不是作为 考古报告的一个有机整体出现在考古报告之中。已有的一些考古报告侧重的是对社会历 史的解释,却无法或极少有助于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重建。
凡此种种问题表明,合格的考古报告并非理想的考古报告。什么是理想的考古报告?我 们以为是否应具备以下3条:
1.实事求是地、全面系统地发表资料仍然是考古报告的重要原则。考古报告的形式是 由其内容而决定,形式的多样化以满足考古报告的资料性和学术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然必须客观的介绍资料,而摒弃主观的对资料的任意取舍。
2.扩展考古学研究的领域,强化研究的深度。考古报告在研究文化遗存的同时,重视 对自然遗存的研究。通过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古 代人类行为及其社会发展规律。
3.考古报告不应仅仅为考古学研究提供资料,同时要为考古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提供有 价值的资料。所谓全息考古(注: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解论纲》,《中国社 会科学》1992年第6期;李科伟:《全息考古论》,《文物》1994年第9期。)或可成为 理想的考古报告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考古报告的分类
考古报告集资料性和学术性为一体,这种性质使得考古报告的资料离不开研究,而研 究又是以资料为基础的,如此截然将考古报告分为“资料式”或“研究式”是困难的。 然而,考古报告因种种原因而有所侧重,或以资料为主,或以研究见长,或资料研究兼 而有之,却也是实际情况。我们以为上述现象的存在,或是受遗存的特性所制约,或是 因工作主持者的素质所决定,或被时间、经费等因素所左右。为了讨论的方便,依考古 报告的侧重,试将考古报告分为资料式、资料研究式、研究式等3类。
1.资料式报告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主要由绪言、(第一章)发掘经过与墓葬概况、(第二章) 出土遗物、(第三章)结语、附表一、附录一(为青铜器铸造技术试析)等内容组成。报告 的侧重点是对文化遗存的研究,而多学科研究如体质人类学、动物、玉器质料、铜器成 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均未收入该报告,并拟另行结集出版。《永城西汉梁国王陵 与寝园》(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中州古籍出 版社,1996年。)主要内容有前言,(第一章)西汉梁国王陵,(第二章)保安山陵园,(第 三章)梁孝王寝园,(第四章)保安山二号墓,(第五章)保安山陵园小型汉墓,附表一~ 六、附录一、二(为金属器物鉴定和铁器、铜器的制造技术)等部分。《北宋皇陵》(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主要有前言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陵墓分布,(第二章)北宋皇陵的勘察,(第三章)永定陵上宫的试 掘,(第四章)元德李后陵地宫的清理,(第五章)北宋皇陵碑志与生肖石像,(第六章)北 宋皇陵寺院,(第七章)北宋皇陵陵邑与相关遗迹、结语,附表一~五、附录一~三(为 北宋皇陵碑刻录文、明清时期的御制祭文、北宋皇陵出土墓志和墓记录文)等组成。
这几部考古报告是以资料为主的,从报告的附表和一些附录的内容可以很好地体会其 所具有的资料性,因此将其称之为资料式报告。
2.资料研究式报告
这类考古报告在报道资料的同时,开展对资料的较为广泛的研究。如《兖州西吴寺》( 注: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兖州西吴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主要由(壹 )前言,(贰)地层堆积,(叁)龙山文化遗存,(肆)岳石文化遗存,(伍)周代文化遗存,( 陆)结语,附表一~一三,附录一~五(为人骨鉴定报告、兽骨鉴定报告、植物孢粉分析 报告、石器石料鉴定报告、陶器制法鉴定报告)等部分构成。《兖州六里井》(注:国家 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兖州六里井》,科学出版社,1999年。)主要内容有:(壹) 前言,(贰)地层堆积与遗址分期,(叁)大汶口文化遗存,(肆)东周时期遗存,(伍)汉代 遗存,(陆)结语,参考文献,附表一~九,附录一~五(为人骨鉴定报告、动物遗骸鉴 定报告、植物硅酸体及孢粉分析鉴定报告、石器质料鉴定报告、出土陶器残片分析)等 。
前述两部报告均是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的成果,是依据《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所作的典型实践,可以作为资料研究式报告的代表。
《大甸子》(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主要由大甸子地点的发现及发掘工作概述 ,(壹)居住遗址,(贰)墓地,(叁)结语,表一~一八(是插入正文中的),附录一~五( 为人骨研究、环境研究、金属检测、红矿颜料检测、墓葬登记总表)等部分组成。这部 报告可以作为依据《考古工作手册》完成的资料研究式考古报告的代表作。
3.研究式报告
此类报告的特点在于对考古资料的多学科研究,同时这些成果不是以附录的形式出现 在考古报告的后面,而是与报告融为一体,成为考古报告有机整体的重要部分。如《舞 阳贾湖》(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由上 卷和下卷组成。上卷内容:(第一章)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第二章)发现、发掘与资料 整理,(第三章)地层堆积,(第四章)居址与窑址,(第五章)墓葬,(第六章)遗物,(第 七章)分期研究,(第八章)[14]C年代学研究,(第九章)文化性质及与周围文化的关系, 附表一~二○;下卷内容:(第一章)古环境研究,(第二章)人类学研究,(第三章)稻作 农业,(第四章)渔猎采集与家畜饲养,(第五章)技术、工艺研究,(第六章)贾湖遗址聚 落形态,(第七章)原始宗教,(第八章)契刻符号研究,(第九章)骨笛研究,附录一。该 报告上卷的内容,是对考古发掘所获文化遗存的考古地层学、类型学以及考古学文化的 研究,其中仅有一部分为[14]C测年研究,主要讨论的是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下卷 的内容则是对考古资料,特别是对自然遗存所作的多学科研究,涉及到环境、体质人类 学、农业、渔猎采集与家畜饲养业、手工业技术与工艺、宗教、原始文字、原始音乐等 方面,还进行了聚落考古研究。《龙虬庄》(注:龙虬庄遗址考古队编著:《龙虬庄— —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主要由(第一章)概说 ,(第二章)地层堆积,(第三章)文化遗迹,(第四章)文化遗物——生活用品,(第五章) ——随葬用品,(第六章)自然遗物——土壤,(第七章)自然遗物——人骨,(第八章)自 然遗物——植物,(第九章)自然遗物——动物,(第十章)结语,附表一、二,参考资料 等组成,该报告将文化遗物和自然遗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研究,并将其合成一 个有机整体,文化遗物中将生活用品和随葬用品分别介绍也是必要的。《驻马店杨庄》 (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编著:《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 境信息》,科学出版社,1998年。)主要由(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文化层堆积、(第三 章)第一期遗存、(第四章)第二期遗存、(第五章)第三期遗存、(第六章)结语等组成, 表一~四一均置入正文中,诸期遗存皆由文化遗迹、文化遗物、环境信息、小结等几部 分构成,而其中环境信息包括有孢粉组合、植硅石组合、粘土矿物、碳酸钙、有机质含 量、炭化稻粒、果核、动物遗骸、陶器穆斯堡尔(ME)分析等内容。
上述几部考古报告的共同特点是,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作多学科研究,并将 研究与资料融为一体,以研究统领资料,提高了对考古资料信息的获取,增强了考古报 告的学术性。这几部报告的考古发掘除舞阳贾湖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驻马店 杨庄和高邮龙虬庄均发掘于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但这些考古报告的整理研究都是在20 世纪90年代进行的。可以将其作为研究式报告的代表,或可视为考古报告编写的发展方 向之一。
由中日双方组成的原州联合考古队所编《北周田弘墓》和《唐史道洛墓》考古报告, 也可归入研究式报告之列。《北周田弘墓》(注:原州联合考古队编:《北周田弘墓— —原州联合考古队发掘调查报告2》,勉诚出版,2000年。)主要由前言、例言、(第一 章)位置与环境、(第二章)组织和经过、(第三章)发掘方法和地层堆积、(第四章)后期 的遗迹和遗物、(第五章)墓葬形制、(第六章)遗物出土状况、(第七章)出土遗物、(第 八章)墓葬、(第九章)壁画、(第十章)人骨鉴定、(第十一章)动物骨骼鉴定、(第十二章 )彩色颜料及漆制品、(第十三章)玻璃材料的铅同位体比与化学组成、(第十四章)金属 器保存处理和分析、(第十五章)田弘墓出土的木材树种、(第十六章)田弘墓的几个问题 的讨论、结语等部分组成。报告的中文置前半部,日文置后半部,所有的表和插图都集 中在正文的后面。《唐史道洛墓》(注:原州联合考古队编:《唐史道洛墓——原州联 合考古队发掘调查报告1》,勉诚出版,2000年。)主要由前言、例言、凡例、(第一章) 位置与环境、(第二章)墓葬的形制、(第三章)出土遗物、(第四章)墓志、(第五章)人骨 、(第六章)动物骨骼、结语等组成,其中所有的表和插图都分置于报告的正文中。
前述两部报告,在遵循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同时,也吸取了日本田野工作 中一些发掘手段和先进技术,特别是考古报告的体例大体是日本式的。由此,使资料得 以较大限度的发表和利用。日本、中国考古报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对这两部报告 的分析,可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这里还要介绍的一部报告是中日联合执笔的《宝墩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发掘和研究 》(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宝墩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发掘和研究》,有 限会社阿普(ARP),2000年。)。该报告由(第一章)序章,(第二章)Ⅲ区T1829~T2229、 T1830~T2130、T2427~T2430的调查,(第三章)Ⅲ区TG1的调查,(第四章)Ⅳ区T5401~ T5402的调查,(第五章)宝墩遗址的分期及城墙的修筑年代、(第六章)考古学研究、(第 七章)自然科学的研究、(第八章)四川长江文明——蜀是入纳百川的大湖也是百川之源 的大湖,结语与神武建国相关的神话传说之源流等部分组成。这部考古报告介绍材料的 方式与我们习见的国内考古报告有较大的不同,以遗迹或地层为单位介绍遗物是明显的 特征。而我们惯用的类型学研究,只在第五章第二节宝墩遗址陶器的型式学分析中使用 ,被称为“中方分类”,其目的主要讨论宝墩遗址的分期。而第六章第二节宝墩遗址出 土陶器分类初论,是日方对陶器的分类和讨论,以表达在总括发掘报告中观察出土陶器 时注意到的若干问题。中日两种分类结果共存于一部考古报告中,使读者在比较不同的 分类方法所导出的结果时,对材料有了更多的了解。第六章考古学研究,一方面是对考 古学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遗物诸如陶器分类以及施纹方法、石器等具体问题的讨 论。第七章自然科学的研究侧重的是对陶器烧成方法和烧成温度以及陶土的研究。第八 章和结语,则主要是依靠考古材料讨论四川与长江文明、与神武建国相关的神话传说的 源流等历史问题。该报告虽也可大体划入研究式报告之列,但其报告的形式却主要是日 本式的,与我国的考古报告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对考古材料客观的、由大到小的、由 表及里的报道和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考古材料时得到的许多方便,正是这部考古报告 的最大特色。
考古报告不同类别的存在,首先是因考古遗存的特点所限定的,如《北宋皇陵》和《 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以考古资料最为丰富和重要,对其作多学科研究的条件既不 具备也无必要,这两部考古报告分别获2000年度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和鼓励奖( 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 成果奖2000年评奖结果》,《考古》2000年第12期。),表明学术界对资料式考古报告 的欢迎。而《舞阳贾湖》和《龙虬庄》的考古资料,提供了多学科研究的条件和可能, 因此这两部报告以研究见长也是顺理成章的,因此研究式考古报告的存在是必要的。其 次,是由主持工作的研究者的素质所决定的,有学者指出,考古报告成功与否,“取决 于具体实践者田野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理解程度,相关学科的知识层面和对历史图景的 可视度等诸多因素来衡量的”。(注:石兴邦:《解读<舞阳贾湖>》,《文博》2001年 第2期、《考古》2001年第6期。)如《驻马店杨庄》发掘面积并不大,仅500平方米,但 研究者却对发掘所获有限的遗存,进行了多学科研究,收获是丰富的,该报告获2000年 度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2000年评奖结果》,《考古》2000年第12期。) ,证明学术界对研究式考古报告的肯定。第三,还取决于时间和经费的保证,如《舞阳 贾湖》,4年的考古发掘结束后,开始了长达11年的室内整理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充足 的时间的投入和经费的支持,这种研究式报告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尚未可知。
三、考古报告生产中的问题
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整理、报告的编写,可以作为考古学研究的一个过程。考古报 告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到前几个环节的制约。当然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是人的因素。 这里我们拟就涉及考古报告生产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整理、报 告编写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考古报告与考古调查和发掘
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对考古报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样,考古工 作的目的和所获遗存的性质都对考古报告的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别 考古报告的分析,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资料式报告,如《北宋皇陵》,其考古工作的目的是结合建立北宋皇陵资料档案工作 ,对北宋皇陵陵园进行了全面测绘和勘察,并发掘了宋真宗永定陵上宫部分建筑基址和 永定禅院遗址。该报告即是对上述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的全面总结,为研究宋代陵寝制 度提供了详尽的科学资料,因此《北宋皇陵》资料式报告的性质得到很好的体现。
资料研究式报告,如《兖州六里井》,六里井遗址是由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考 古实习和考核的发掘地点,由此对学员所进行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发掘报告的编写 等各个环节的训练,使得该报告在资料的发表和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保证,使之成为资 料研究式报告的代表。又如《大甸子》,报告开始所谈的为什么要发掘大甸子,为什么 对墓地要全面揭露并把墓地挖完,为什么对住址采取钻探和局部发掘,见到墓中陶器上的彩绘如何保护,都在发掘之初就有所考虑和筹划。通过发掘得到的收获如:墓地始终是在地面有标志、埋葬有管理的状态下进行使用的,第一次详细了解了这种文化的葬俗。由于重视墓中陶器彩绘,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通过发掘和研究,对大甸子的礼 制、族坟墓以及人骨体质特点等,均有了更多且更为深入的了解。考古发掘对考古报告 的重要影响,由此得到充分表现,可以作为资料研究式报告的典型。
研究式报告,如《龙虬庄》,(注:龙虬庄遗址考古队编著:《龙虬庄——江淮东部新 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其考古的目的为:淮河上游的贾湖 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淮河流域原始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围绕淮河流域开展 考古工作,同时也为了解决江淮东部考古学区系类型的课题,自1991年起,先后在江淮 东部作了多次考古调查,并制定了江淮东部考古工作规划,高邮龙虬庄遗址在规划中列 为重点发掘的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对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源与流等都有了相当的了解 ,可以说预定目的大体得以实现。又如《驻马店杨庄》(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编著 :《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科学出版社,1998年 。),其工作目的为:1.通过对杨庄遗址考古遗存的年代分期、文化面貌、文化性质及 其源流的研究,为建立淮河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谱系提供依据;2.采用环境地理 学等手段获取的环境信息,探讨驻马店这一边缘结构地带全新世中期的自然因子与人类 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3.结合文献记载, 探讨中国古代华夏、苗蛮、东夷三大集团文化的交汇地域和夏文化的南向分布问题。通 过考古工作,对第一、第二、第三期遗存的问题,第一、第二期遗存的居址形式,第三 期遗存的聚落性质、经济文化类型、景观生态系统复原、人地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研究 ,考古发掘之初拟定的工作目的得以实现。上述报告皆可作为研究式报告的范例。
(二)整理研究与考古报告
资料的整理研究,对考古报告的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掘资料整理依《田野考 古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有:1.全面校核田野发掘的记录资料;2.要尽最大努力复原 器物;3.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考察全部资料,确认遗存的相对关系;4.运用多学 科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遗存进行综合考察;5.参考有关材料,对遗存进行综合分析 ;6.绘制遗迹、遗物图。前述与发掘资料整理有关的几个方面的工作,无论对资料式报 告、资料研究式报告或研究式报告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第4项运用多学科的现代科学 技术手段,对遗存进行综合考察,对后两类报告的作用尤其明显和重要。可以说通过第 1、第2、第3、第5、第6项工作,处理的是考古报告中的资料部分;而第4项工作,却生 成了考古报告中的多学科研究的内容。由于资料整理和侧重点的不同,或可导致不同类 别考古报告的产生。
以研究式报告《舞阳贾湖》为例,该报告的考古发掘进行于1983年~1987年,这一期 间参与考古工作的主要是考古学者,只有少数的医科大学的专家来到了发掘工地,对人 骨标本进行现场鉴定。这些田野考古收获,通过整理研究,形成了《舞阳贾湖(上卷)》 ,即对文化遗存研究的成果。1988年~1999年是长达11年的整理研究,多学科的研究工 作主要是在这一时期进行的。除了已有的考古学者、医学工作者外,新参与工作的有人 类学者、历史学者、地质学者、地理学者、农学者、动物学者、植物学者、音乐工作者 等。涉及到的学科有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医学、历史学、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 农学、植物学、动物学、音乐、宗教学等,对古环境、人类学、稻作农业、渔猎采集与 家畜饲养、技术与工艺、原始宗教、契刻符号、骨笛等作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由此形成了《舞阳贾湖(下卷)》多学科研究的成果,这里不仅对文化遗存进行了更深入 的研究,同时对自然遗存作了广泛的、多学科的研究。通过对《舞阳贾湖》的具体整理 工作的考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整理研究对考古报告生产的重要。在下卷第一章古环境 研究中,如对动物群落,虽是发掘时采集的标本,却是在室内整理研究的;对植物群落 ,除栎是发掘时所获,菱角、稻、野大豆等都是在室内整理时浮选出的;植物硅酸体虽 为发掘时所采,却是在整理时于1993年~1994年分析的;孢粉分析的A剖面为发掘时所 采,而B剖面是1992年新采自贾湖遗址一水井中;对土壤,是依1992年新采自遗址水井 中的土样所作的研究;对岩矿资源,虽是发掘时采集的标本,也是在室内整理研究的。 在下卷第二章人类学研究中,发掘所获标本,经室内整理研究方完成。在下卷第三章稻 作农业,是1991年整理时首先发现稻壳痕迹,又于1994年浮选出炭化稻米,并据这些发 现所作的很有价值的研究。下卷第五章技术、工艺研究中,对陶制品、石制品、骨角牙 制品的制作工艺等,都是在室内整理过程中进行的研究。下卷第九章骨笛研究,是在整 理时对发掘所获的骨笛所做的音乐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惊人的发现。
从《舞阳贾湖》整理研究的实例可以看出:整理研究工作对考古报告的生产起到非常 重要的作用。重视整理研究工作,对提高考古报告水平、扩展考古研究的领域、加强考 古报告的研究深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多学科研究对考古学研究的渗透和 支持,也将极大地提高考古报告所具有的资料与学术价值。
(三)考古报告的编写
关于编写考古报告,一直是考古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前所述,在《考古工作手册 》(1982年)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1984年)中均对编写考古报告的原则和内容有具体 的要求,《中国文物报》自2001年4月~9月开展的“理想的考古报告”的讨论,掀起了 关注考古报告的新热潮,许多学者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秉琦先生曾就大南沟墓地、大甸子墓地、陶寺遗址等所见的材料,论述编写考古报 告的一些问题(注:苏秉琦:《关于编写田野考古报告问题》,《华人·龙的传人·中 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苏先生关于编写报告的要点是 :其一,遗址本身有特色,决定了报告必须搞出特色。要想搞出特色,就必须突出重点 ;其二,编写报告的基础工作是搞编年序列、分期。编年、划分阶段的目的,就是为了 消化材料,弄清这个遗址究竟具备什么特征;其三,研究遗址分期,要以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本质区别作为依据,要提出最充分的理由。除了定性分析,还要做定量分析。当代 科学都要以定量分析作为立论的基础和手段,考古学也不例外。
严文明先生也对编写考古报告发表过很好的意见(注:严文明:《关于编写考古报告的 谈话》,《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严先生认为:考古报告 的任务应该如实地反映考古调查、发掘和室内整理研究的结果,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最后 总结。发掘报告的性质主要是报告工作和报道资料,所以在写法上有比较大的一致性。 一般遗址的发掘报告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遗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 2.过去考古工作的主要成果,本次发掘的缘起和预期目标,发掘队的组成,发掘经过, 发掘计划,田野工作方法等;3.文化堆积和地层关系;4.文化遗迹与遗物。发掘报告和 最后部分应该总结本次发掘,看看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上提出或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哪些 方面加深了认识等,应作出有说服力的归纳,把问题提到应有的高度。因为发掘报告是 提供资料的,除上述正文外还应有若干检测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
苏秉琦先生和严文明先生关于编写考古报告的论述,均极具指导意义,如能切实地贯 彻到考古报告的整理和编写工作中去,考古报告的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就考古报告的编写,这里仅讨论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指考古报告的文字、表、图、照 片等使用上的规范化,侧重的是技术上的规范。如对考古报告中遗迹的描述,对描述的 项目、顺序,以及土质、土色等应有规范可循。少一些模糊的定性描述,多一些明确的 定量说明。进行定性描述,注意描述语言的规范。同样,对遗物的描述,也应对项目、 顺序、质、色、纹饰、制作工艺技术等使用规范的用语。在表的使用、表的格式和内容 上,都是可以规范的。对图的比例和照片的拍摄角度等也都应该有具体的规范。如器物 图的比例,应尽量使用一种或二至三种比例来表现,特别是一类的器物最好使用一种比 例,对器物细节的表现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很有必要规范。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器物的 比例使用过滥,随意性较大。相比之下,遗迹图的情况稍好些,但也并不尽如人意,如 遗迹图的画法中平、剖面图的关系、剖面图的解剖位置、剖视图的使用等都还存在不少 问题,应当规范。
其实,在《田野考古操作规程》中对遗迹、遗物的记录和描述,是有一定要求的。上 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考古报告未能很好依照规程的要求去做;另一方面规程的要求 也并非尽善尽美。是否可以向国外的一些考古报告那样,简化对遗存的文字描述部分, 而加强和规范使用表格来完整、准确地记录或描述遗存。期待着考古报告在编著过程中 ,加强技术方面的规范化,以增强考古报告的科学性。据有的学者介绍:“日本的考古 报告在记述考古资料时,比较注重描述语言规范化。例如在叙述土色、遗物和遗迹的色 泽时,一般都按小山正忠和处竹原秀雄编的《新版标准土色帖》从色调、浓淡和深浅三 个方面进行描述,这样就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注:黄建秋:《关于理想 的考古报告的理性思考》,《中国文物报》2001年7月11日。)这种规范的描述在中日合 作的《北周田弘墓》、《唐史道洛墓》考古报告中可见一斑。这两部报告中,在对人骨 的描述时,直接画上人体骨骼图像,将墓内出土人骨那部分骨骼涂黑,使读者一目了然 ,无需考虑骨骼和专用名词和它的解剖学位置。此种表示法见于国外的一些考古报告中 ,可能也成为一种规范。凡此种种技术上的规范,我们的考古报告是可以借鉴的。
收稿日期:2002-04-17
标签:考古论文;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论文; 文物论文; 文化论文; 贾湖遗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