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李正波

淮安市淮安医院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急性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成功进行外科急腹症诊疗的3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他们分为研究组(n=15)和参照组(n=15)。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急诊腹腔镜手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畅通剖腹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均表现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外科急腹症进行

诊疗的过程中,急诊腹腔镜手术能够明确对患者病因做出有效诊断,同时进行可靠的治疗,对患者而言产生的创伤较小、并发症也较少,患者所需的恢复时间更短。

【关键词】外科急腹症;急诊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在普通外科诊室中急腹症是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其中有一部分患者不能表现出其患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或体征[1],通过X线摄片、CT、腹腔穿刺、B超等手段的辅助检查也不能完全查明,此问题亟待解决。腹腔镜技术在现阶段的急腹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很多通过化验或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检查出的病因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检查来进行确诊[2],最重要的是进行腹腔镜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处理,这样有效的避免了大部分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30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均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外科急腹症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所有病人及其家属都已知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中男性为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15-68岁,平均年龄(38.94±2.25)岁;患者的发病时间为0.5-6h。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其中包括血生化、血常规、粪便化验、体液化验、B超、X线、CT、心电图等,还对一部分患者进行了阴道后穹窿穿刺、腹腔穿刺等诊断性穿刺检查。 通过以上检查排除了患者患有妇产科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所有患者均有稳定的生命体征,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生命体征符合急诊手术要求。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畅通剖腹检查,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详细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妥善记录。

通过腹腔镜探查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诊断,确诊后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及体液的补充[3],在适当位置留置胃管,最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以及器官插管准备。因手术时间较长,为患者建立起留置尿管,可以方便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进行导尿。手术开始后,首先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通过患者的脐部将腹腔镜插入,再通过其数字摄像头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拍照,应用信息技术传输到监视器,由经验丰富的一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有效诊断治疗后,在患者腹部进行2-3个小型切口[4],将患者的脓液及血液通过吸引器进行清理,对患者腹内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此时对于能够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对比;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尽快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将以上所有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处理,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行t检验或者X2检验,若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则P<0.05。

2 结果

对全部患者初步进行病因检查后,发现有12例患者的病因不明,使用腹腔镜技术对这12例患者进行了诊断,全部得到确诊,确诊率高达100%。病症包括2例脾破裂,4例盆腔炎、2例大网膜损伤出血、3例阑尾炎、1例出血性坏死小肠炎。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的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参照组,且术后的出血量也更少,此次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研究组共出现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6.66%;参照组共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在术后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X2=4.6584,P=0.0309),差异显著。

3 讨论

作为较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外科急腹症主要包括患者腹腔内、盆腔、腹膜内以及腹膜后等多个组织的病理发生快速变化[5],与此同时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主要有急性肠梗阻、急性溃疡病穿孔、急性胰岛素炎症、急性阑尾炎等病症。血管病变、感染、绞窄、炎症、胃部出血都是患外科急腹症的相关病因,其最主要的表现为急性腹部疼痛。在患者进行门诊问诊时,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过往病史、辅助检查等多种手段的使用,大部分都能查明病因,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症状不够明显,无法进行明确的诊断。在常规的治疗中会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效果不显著,从而对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清晰准确的诊断[6],但对于患者而言将会造成较大的创伤。这个时候,通过何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就是医护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难题了。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腹腔镜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腹腔镜技术逐步趋于成熟,大部分的急腹症都可以通过腹腔镜的诊疗而获取准确的诊断,这种治疗手段更易让患者接受进而选择。从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通过腹腔镜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准确率能够达到100%的效果,这对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在本次的研究中,进行了急性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较参照组更少,这对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情绪以及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都有一定的帮助,且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来看,研究组明显少于参照组,这对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说,将腹腔镜探查技术及诊疗技术应用到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马云涛,苏河,王斌,等.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15(7):599-602.

[2]胡智明,邹寿椿.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2):323-324.

[3]肖志刚,黄忠诚,刘升锋,等.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附128例报道)[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6):653-654.

[4]赵挺,裘华森,刘金明,etal.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12):753-754.

[5]陈斌,林奎生,李敬业,等.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1):90-92.

[6]蒋金玲,李伟军,李林华,等.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附82病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11(s1):106-108.

论文作者:李正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急诊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李正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