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莉菲

辽宁省人民医院 辽宁 110016

摘要: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偏瘫患者中抽取108例作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n=54)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研究组(n=54)则加用等速肌力训练,就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侧肘屈肌肌张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2组上肢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2组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有正性影响,在增强患侧肘屈肌肌张力上有积极作用,可借鉴。

关键词:肘屈肌肌张力;等速肌力训练;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常规康复训练方法

本研究为明确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对一组患者单纯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而对另一组患者加用等速肌力训练,现报道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患侧肘屈肌肌张力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偏瘫患者共108例,经随机抽样法对上述样本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均54例,其收治时间: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研究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8.46±10.14)岁;病变类型:脑出血26例,脑梗死28例;病程是19~49d,平均病程是(33.94±9.46)d;对照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为47~74岁,平均年龄为(58.86±10.08)岁;病变类型:脑出血25例,脑梗死29例;病程是19~51d,平均病程是(33.99±9.21)d;2组患者平均病程、性别、病变类型、年龄等无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且生命体征平稳;②经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1]显示其患肢功能障碍评分在34分及以上;③患者认知、交流功能正常,可配合医师完成本研究;④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目的、过程等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患者并发严重患侧上肢感觉和活动障碍疾病,如关节挛缩、脱位等;②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或合并精神病等;③心脑肝肾功能不全;④资料不完整。

1.3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如血糖、血压、血脂调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①运动疗法:主动、被动进行抗组肩关节、指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运动以及上肢强化训练和牵拉抗痉挛训练,45min/次,每日1次,5次/周,连续锻炼4周。②作业疗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作业任务,指导其进行进食、穿衣、如厕、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增强其肢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改善其手指的精细功能等,每次45min,1次/d,每周5次,连续训练4周。

研究组患者则在上述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应用BIODEX 公司提供的Biodex System-4 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进行等速向心训练:指导患者保持坐位,固定身体,确保机头、座椅角度均为“0度”,同时固定下肢,叮嘱患者放松肩部,在支架上固定肘关节,而腕关节保持中立、伸直位,手握操纵杆把手,并保持肘部伸直0°,以此作为准备体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设定为100°,在训练前先热身2min,随后尽全力屈伸,应用60°/s、120°/s的角度展开等速训练。每隔角度的训练均为10次一回,训练两回,期间休息30s,一共训练2~4个循环每次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训练4周。

1.4观察指标

(1)参考Fugl-Meyer 评定量表,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量表共10个项目,满分为66分,FMA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情况越好,反之则越差;

(2)参考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2],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肘屈肌肌张力;量表共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IV级、III级、II级、I级、0级,依次计分为4分、3分、2分、1分、0分,其中I+表示1.5分;MAS评分越高,患侧肘屈肌肌张力越强,反之越若;

1.5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n,%)表示,对比则实行t检验、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结果

2.1 上肢运动功能

治疗前,2组上肢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偏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且上肢损伤普遍较下肢重,恢复难度也比较高[3]。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恢复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重视。目前,临床上对偏瘫患者多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如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并辅助以物理因子治疗[4]。其中,作业疗法即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运动疗法,要求根据患者病情,按照个体化原则实施功能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肌肉功能、活动能力等。

然而,常规康复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等,在上肢运动功能上的作用有限,建议加用等速肌力训练。等速肌力训练属于“抗阻训练”,患者需具备一定基础肌力,因本病患者发力较慢,无法达到“快速运动”阶段,因而适宜60°/s、120°/s的中低速训练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肘屈肌肌力,且有助于患者上肢的协调运动[5~6]。同时,等速肌力训练可保证患者肌肉能够承受“顺应性阻力”,能产生最大力矩输出,适宜肌力弱的患者,因而适合偏瘫病人使用。临床医师应注意控制患者运动量,应以肌肉感觉适度疲劳但次日无疲劳感为适宜训练量,以保证患者训练安全性。

结果提示:研究组治疗后的FMA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证明了等速肌力训练在恢复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仁卫,郭琪,刘诗琦,等.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207-210.

[2]张盘德,容小川,林楚克,等.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J]. 广东医学,2013,34(7):1089-1092.

[3]沈利岩,徐国会,郑洁皎,等. 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强化的影响[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6):374-376.

[4]孙莹,花佳佳,施加加,等. 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J]. 中国康复,2015,30(6):409-411.

[5]尹正录,朱小云,范章岭,等.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9).1086-1090.

[6]王东升,梅蕊,朱红华.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4):365-367.

论文作者:刘莉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莉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