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疼痛的评价方法及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于2014年8月~2017年8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且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护理前后,采用儿童事件冲击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以下简称CRIES表)对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儿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进行疼痛评价十分有必要,而针对患儿的疼痛评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后续治疗与监护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疼痛症状;护理干预
在重症监护室,疼痛这一不舒适的症状较为常见,而新生儿无法交流自身对疼痛的经验,因此新生儿疼痛评价及预防工作长期被忽视,新生患儿难以得到有效的阵痛治疗。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新生儿对疼痛更加敏感,尤其是需接受致痛性操作较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和危重儿。本文选取了120例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将其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NICU常规护理干预与疼痛护理干预,就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与疼痛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20例于2014年8月~2017年8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且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月龄在0~2个月,平均(1.2±0.5)个月;体重在2.8~4.2kg,平均(4.08±0.6)kg。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30例;月龄在0~2个月,平均(1.3±0.4)个月;体重在2.6~4.5kg,平均(4.2±0.5)kg。两组患儿在性别、月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模式,即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合理喂养、必要时给予安抚奶嘴等。
1.2.2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密切关注: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临床表现,一旦患儿出现相应的疼痛症状,需立即探查诱发疼痛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儿缓解疼痛。
(2)有效抚触:定期进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巡视工作,适当给予患儿抚摸、拥抱等肢体接触,安抚患儿情绪,促进其β-内啡肽的释放,满足患儿对于情感上的需求。
(3)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对新生儿疼痛的防护意识,多多学习疼痛护理操作技能,促进临床护理技巧的提升。
(4)舒适体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的体位是否舒适对护理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较为舒适的体位,如临床广泛应用的鸟巢式襁褓包裹,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疼痛症状的缓解也十分有效。
(5)环境调整:重症监护室的光线强度应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必要时还可播放轻音乐来缓解患儿的疼痛。
(6)合理喂养:对于疼痛症状较轻的患儿,护理人员可安排患儿母亲给予其适当的母乳喂养,增强其安全感。如有必要,还可给予患儿非营养性吮吸,促进患儿镇静。对于低血糖的患儿,可适当喂养一些葡萄糖水。
1.3评价标准
1.3.1疼痛评分
本研究采用CRIES表对新生儿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哭闹、需要更多的氧使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生命体征改变、表情与失眠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各2分,总分为10分。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3分者均应接受镇痛治疗。
.3.2疼痛控制效果评分
本研究将疼痛控制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患儿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应激性反应,且未对重症监护造成任何影响;②有效:患儿在致痛性操作中产生了轻微的应激反应,但未对后续护理造成影响;③无效:患儿出现强烈应激性反应,后续治疗难以正常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则视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儿中度疼痛者以及重度疼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他们的疼痛过敏反应较之成年人更加剧烈,且持续时间更长,而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还将带来反复的疼痛刺激,使得患儿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进一步加强。对于早产儿而言,反复疼痛刺激的影响更为强烈,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大脑神经发育,甚至极有可能诱发原发性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然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致痛性操作时难以避免的,因此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研究认为,适当的母乳喂养、舒适的体位、抚触、改善住院环境、轻音乐等措施均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对新生儿疼痛进行评分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儿疼痛,对于后续的重症监护治疗也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犁,李函.疼痛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干预对策[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05):289-295.
[2]成柳,陈牡花,杨维,何丽.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5):93-95.
[3]叶俏,龚雪,刘颖.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4-6.
[4]石碧珍,刘玲,胡颦,陈姝姝,刘燕斐,罗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及其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05):339-342.
[5]曲凯.住院早产儿疼痛原因极其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4):80-81.
论文作者:黄凤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疼痛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重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