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在逐渐增加。项目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诸多的管理领域中都有着应用,市政工程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了多种专业,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理论,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项目水平。本文主要对项目管理理论进行概述,并且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论;市政工程管理;运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增加,市政工程管理中涌现出各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其中项目管理是最为常用的,将其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施工中,能综合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投资效益。
1简述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念在二战就提出了,在二十世纪开始应用,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项目管理指的是将管理人员和工程项目所有系统相互结合,来管控工程项目中所有资源,协调管理工程中各种关系,进而高质量的满足项目预期要求。项目管理体系中的四大阶段包括:工程项目的立项、工程项目的开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以及项目的收尾,项目管理体系的两大层次指的是项目和企业,而两大层次主要指工程项目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也可以分为:项目的立项启动、项目的管理计划、项目管理具体实施、管控工程项目以及项目施工建设的完工。项目管理还包括: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投入资金的管控、工作人员的管理、项目风险的管理、项目材料采购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等等。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十分复杂,人流量相对比较大,来来往往的车辆往往也比较多,施工场地相对狭小,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原有的、目前还存在的一些市政设施,这些市政设施的分布非常复杂,这些都会影响到市政工程建设。影响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因素也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气候条件的影响、工艺流程的影响、参与施工建设的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工作量。市政设施与居民的工作生活联系密切,也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形象,所以,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也要重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
2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的质量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环节,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要对每一个每一个环节投入相应的资金,从而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目前施工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决策层往往会减少安全与质量方面的成本投入,从而导致市政工程在验收的过程中返工,或者因为安全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延误工期,都增加了市政工程的成本。在成本管理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与材料的检验,导致了材料成本的增加。
2.2人员管理问题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质量意识,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作业不会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降低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而且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措施,例如,在水利项目、渔港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穿戴相应的救生衣,不仅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间接导致了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出现问题。而且基层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职能不明确,没有对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进行定期的监督,对施工人员不规范操作及时制止,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措施
3.1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
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管理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设备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设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也受到威胁。所以,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针对材料进行管理时,要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就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把关。同时,还要适当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一旦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材料,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妥善处理。尽可能避免这些不合格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威胁到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施工材料在进入现场的时候,要对这些材料的规格、类型、数量等各个基础进行仔细的核对和检查。在材料进入到现场之后,要根据这些材料的属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和保存,这样才能够对材料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另外,在针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针对施工设备进行选择的时候,要与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选择有针对性的设备,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设备实现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检测,而且还能够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是否合格进行合理的判断。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施工设备科学合理的检测,一旦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各功能的齐全性和有效性,为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3.2加强市政项目范围管理
施工范围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投标文件是非常明确规定的,在招投标合同中明确指出业主方和项目方在市政工程项目整个执行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在管理范文出现变动的时候,双方应该怎样做。通常合同规定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选购,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协调管理,工程项目的验收等等,这些都是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市政项目的范围管理主要是以合同作为基础的依据,来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在规定范围内,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初期,会便捷项目管理的范围,项目管理的内容要尽可能控制在施工范围内,进而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3.3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整个环境具有复杂性,由于市政工程大多数都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建设时,会集中在一些人群比较密集的地区,同时还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大气、水文因素等。这些环境因素具有不可控制的特征,所以对市政工程的整个施工带来的影响以及造成的损坏,无法通过提前的预防来进行。因此,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天气的变化情况、环境条件等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尽可能提前对天气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提前做好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降低环境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市政工程管理中,常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理机制、管理意识不高等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项目管理是近年较为常用的管理方式,将项目管理理论用于市政工程管理中,从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环境、施工工序、施工成本、施工人员等方面进行管理,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宁 .浅谈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究(电子版),2017,20(19):824.
[2]毕宇清,申琪玉,郭兵,等 .基于协同工作平台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分析[J].施工技术,2018,36(18):77-80,85.
[3]高毓辉 .市政工程代业主项目管理要点和发展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6,15(24):184.
论文作者:阎国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市政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项目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