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反应堆解决棚菜生产四大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应堆论文,秸秆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往年秸秆都堆地里,等开春之后才能点火烧掉,今年都用在大棚里做反应堆了!”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下甸子村农民、桓仁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吴志闯说:“把地垄合上,10天后就可以定植了,过程简单,每亩地还能节省化肥和农药钱1000多元。”据了解,桓仁县在试点1000亩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计划到2010年推广规模达到1万亩。
吴志闯所在的江岗有温室大棚86栋,主要作物为番茄,有98%以上的农户都有棚室,年产值100多万元。吴志闯是西红柿生产专业户,家里有25栋大棚。他说,一直困扰大棚生产的有四个问题:一是大棚地温低,瓜果易畸形;二是由于蔬菜大棚密闭,棚内二氧化碳亏缺,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三是大棚使用化肥的过量,土壤板结盐渍化现象严重;四是大棚湿度大,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打得多。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基本上解决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此类问题。方法就是把准备好的秸秆直接填入地垄内,铺放均匀,踩踏结实,喷洒生物菌液,覆土整平。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提高地温2至3℃;分解过程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在同等光照强度下光合效率较高,大棚瓜果产量也相应提高;秸秆分解后的残渣富含有机质,能够增强土壤地力;秸秆降解后会分解出许多抗病菌的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能够有效预防病害增强肥效。
据了解,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发展大棚果菜,1亩大棚一年可消化秸秆3000至4000公斤,投资在700元左右,产量却能提高30%以上。以往大棚管理涉及到施基肥、施生长肥、施农药等诸多环节,耗费时间和体力,畸形瓜果比例高。应用新技术以后,既提高了地力,减少了病害,而且产出的都是无公害瓜果,加上反季上市,每亩可增收4000多元。
联系电话:024-2269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