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钱慧勇

研究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钱慧勇

身份证号码:3307021977113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沉降段路基施工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做好沉降段的施工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比如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如果路面有大面积的沉降,那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就会产生明显的颠簸感,这不仅会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平缓性,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大面积沉降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体道路的质量和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整体水平,就必须做好沉降段路基施工工作。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沉降;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沉降段出现原因

1.1设计结构不合理

道路路基路面出现沉降问题,一个直接原因就是设计结构不合理。一般在道路施工当中,主要的设计方法是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搭板以及增加钢筋使用量等方式修建路基。这一设计施工方法,主要是对道路的路基路面进行结构改造,以提升道路实际承载量和抗压性能。不过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为搭板设计,导致车辆在该路段行车过程中出现跳车问题。可见该设计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需要后续加强完善与改进,避免发生路基路面沉降现象。

1.2填料缺乏科学性

道路在沉降段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填料加入沉降段,而填料种类比较多,有高强度黏性土与普通黏性土等填料。道路通常在施工当中,大多施工单位会选择使用普通黏性土,虽然这种材料符合建筑施工需求,不过这类土质会由于长期荷载压力与自重,导致沉降段发生压实,进而促使道路的沉降段出现不均匀问题。在填方压实作业过程中,刚开始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满足工程设计的压实度要求,但是随着压实进度的不断持续,后期压实作业进展相对缓慢,很难像初期一样获得高压实度,而大多施工方为了节约人力与物力,不愿长时间进行压实作业,造成地基土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在后续施工与投运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

1.3引道地基缺乏合理化处理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引道地基不能恰当地处理,将导致道路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为了保障道路施工质量,需要在路基路面施工中,合理设计与处理引道地基。而一些道路工程施工中,引道地基存在不当处理,主要原因就在于施工设计不合理,进而在实际施工当中由于地质钻孔过少以及深度不足,难以准确把握软土层位置,影响地基合理化处理。引道地基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层的设计也不够合理与科学,同时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地基容易受到破坏,进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2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优化路桥沉降段结构形式设计

当前我国道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未对此类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统一制定搭板设计标准,所以需要结构设计工作人员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经验,对路桥沉降段加强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完善。路桥沉降段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把道路通车情况、桥台沉降量和桥头路堤等当作重要的设计依据,优化设计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土层侧向移动和路基填土位置所产生的问题,以此保障道路路基路面的结构更具稳定性,最大程度的减少沉降程度。比如在结构设计当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强度渐变段有关设计技术,促使沉降段保持在5cm之内的沉降差异。

2.2搭板设置

搭板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受到力的情况下路基路面的刚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施工难度也会增大。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保证搭板是与路基路面保持基本的平衡,这样其顶面就会和桥面底层的标高处于一个水平的状态之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设置的时候还要将其顶面的标高和路基面的顶高保持在一个水平高度,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路基和桥梁之间的过渡问题。在桥台上其搭板和台背要设置近台的一段,为了有效避免搭板发生滑移的情况使得桥头出现凹陷,还应该要设置一个水平的拉杆或者是竖向的锚栓。其钢筋之间的间距应该要有效控制到75厘米到80厘米的范围之内。要是直接设置竖直锚栓,就有可能会给牛腿或者是搭板带来破坏。在使用锚栓的时候因为其水平拉杆和限制位移具有一定一致性,所以应用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搭板以及桥台的连接地方还应该要使用大量的填充物,防止雨水渗入进去之后引发相应的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的时候还应该要保证搭的设置和国家相关的规范相符合,确保其平整度以及坡度。

2.3地基处理技术

在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地基处理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地基的质量和效率,是直接影响桥头是否会发生跳车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路基质量,预防沉降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地基处理施工。比如对于软土地基,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换土和排水固结的方法进行技术处理,这样可以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能,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预防沉降的发生。对于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为了预防地基非正常移位的状况发生,可以通过填充料的技术处理来改变地基的性能,进而预防沉降的发生。在填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即要减少下沉面积,同时也要减少下沉深度,对此,就可以应用替换填土复填施工技术来开展施工,这对于提高填充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就连填料而言,也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科学选择。比如在填料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结果与设计方案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填料,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沉降段路基质量。一般在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填筑的材料都会选择沙石类含水性和渗水性都比较高的材料,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沉降问题的发生。

2.4后台填筑

从时间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路基的沉降主要有固结沉降与次固结沉降等等。其中这两种沉降对于跳车情况具有极大的影响。在这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填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要是使用轻型的材料进行填充的话就能够降低变形和压缩的几率,将地基沉降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之内,在实施压实施工之后其压缩的模量能够有效被提升,最终在最大范围内有效缓解负载累计变形的主要问题。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后天填筑的基本质量,应该要将填筑材料进行合理的应用与选择,并且将相应的填筑工程做好,防止沉降的发生,最后确保施工质量。

2.5排水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工作也十分重要。如沉降段路基结构经水浸泡后,其强度就会明显降低,进而就会导致沉降问题的发生。因此,为了提高沉降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就必须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比如可以设置排水管、排水沟槽等,以此来避免雨水沉积在沉降段。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及地质条件,适当将路基抬高,这样也可以有效减少雨水沉积对沉降段路基产生浸泡侵蚀,进而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

3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关于民生的重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沉降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车辆行车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到道路的整体寿命。因此,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沉降段路基施工,对沉降段路基施工重点关注处理,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沉降段路基质量和稳定性,进而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体道路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军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10+113.

[2]胡争耀.公路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Z2):100-101.

论文作者:钱慧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研究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钱慧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