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新课标论文_昝爱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新课标论文_昝爱蓉

昝爱蓉(旺苍县石桥小学 四川 广元 6282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64-01

在语文教学中,要推进新课标的进程,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准确的挖掘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新课标内容,找准实施新课标的训练点和渗透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两方面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字、词教学方法,推进新课标

几年来,我在小语字词教学中,一改过去常用的“发音——笔顺——组词——练习”方法为“导、学、放”三段式教学方法。

在低段字词教学中,狠抓一个“学”字。每课的生字一出现,首先指导学生分析字的音序、音节,让学生自己练习直呼音节,并要求学生在字典里找出所学生字是否有另种读音,对发音较难的字要求做上记号,向老师提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读音难点字要采取泛读、教学、反复练读,直到掌握发音为止。对于容易掌握的字不予教,让学生自己去掌握。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集一字多词,对于多音节的字,要让学生分音节集词。比比谁集的词多,并将所集的词语练习直呼。

在中段字词教学中,突出了一个“导”字。如我教《小珊迪》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纠缠”、“乞求”两个词语,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小珊迪四次向先生恳求买火柴的句子,引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分角色读,从中品味出“纠缠”是多次找麻烦,“乞求”是再三哀求的意思。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关纠缠和乞求的事例作小组汇报。这样,学生不仅对字词加深了认识理解,而且使智力结构、能力结构、品德结构等得到了训练。

在高段字词教学中,我立足一个“放”字。要求学生学会整理学习生字词的笔记,分类积累词语。教师只侧重于对后进生学习字词的辅导,并注意引导学生定期互相交流,评出集词最佳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达到掌握生字的目的。

二、优化讲读课、阅读课教学,实施新课标

讲读课、阅读课是通过知内容、明思路、分层次、学习字词句各环节,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逻辑思维的训练,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讲读课学生是演员,教师是编者;阅读课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只起知识途中导航、解惑的作用,大胆让学生去探索知识、寻求方法、学有所得。我的具体做法是。

1、揭示单元目标,当好导航手。如我教第七册语文第二单元时,先给学生出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每一个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理解课文,从中学习课文里人物的献身精神和诚实善良、热爱劳动等优良品质,要求学生每课要围绕“读懂课文,理解内容,学习人物品质”这条主线进行自学,达到训练目的。

2、小组讨论,群策备课,大胆探索。将学生每四人分一个学习小组,一位学生备本课字、词学习要点;一位学生备文章重点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人物品质的学习要点,其余学生备课作业练习要点。备好后,在小组讨论、补充、完善备课,然后集体交流备课经验。

3、教师释疑,正确评估,落实目标。选取最佳备课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对有争论的疑难点,教师要抓住知识点详解细析,直到学生弄明白为止。阅读课让学生围绕课后要求,自己备学习要点自学,掌握知识,教师只做自学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改变作文的教学方法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

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

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

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

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论文作者:昝爱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新课标论文_昝爱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