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让人能熟记于心的建筑却屈指可数,这些建筑物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人过目不忘,往往是由于其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融入了美术的建筑设计更具有灵性,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品质和精神层次的追求,也是建筑学上的进步和飞跃,逐步提高了建筑物的美观性,结构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是人类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术;应用
1我国现代建筑美术设计的发展要点
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与数量众多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城市的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是绝对不能抛弃的,美术设计必须要领悟这些传统的文化与特色才能保证我国的传统文化顺利的传承下去。对此西方美术与东方美术的碰撞与结合发展就显的非常重要。新的创造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的建筑设计既要有情怀,又要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经过很多方面的考虑。在思维方向上不能单一的考虑设计,多角度分析研究,从不同的思维方向上下手,实现建筑设计与美术的有机结合。要考虑到城市中根深蒂固的特征来进行开创,创新保证建筑设计的新颖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与该城市的地方文化历史特色相结合。现代建筑是一种艺术,而保证这种艺术源源不衰发展的是它所具有的特色。建筑也要自主融入环境创造这种艺术特色。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发展特色,设计者要善于挖掘历史结合目前城市的发展与未来归划争取可能表达出一种“语言”。
现代建筑美术设计应该有效的加入人与自然的理念,随着城市人们的居住密度增加,城市中种植的绿色植物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现代建筑的美术设计之中应该保证自然植物与周围设计出来的建筑的型式与特点形成整体和谐舒适安逸的环境氛围,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城市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质量,并在维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有效、积极的作用。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对于保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秀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城市的“脸面”,多重因素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宣传城市的文化发展,塑造城市精神,同时对于旅游观光的外来的人员来讲更生动熟悉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地方特色。
2建筑设计与美术关系要点
2.1构图设计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过程中,涉及各类设备安装、布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能够促进建筑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美观性。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优化构图设计的美观性极为关键。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房间的功能需求、形状、颜色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敲和研究,这样才能够优化建筑工程空间构思图,并针对这些构思图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
2.2透视设计方面
现如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绘画措施和要求,同时将轮廓与线条色彩进行有效结合,严格控制构图中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系统化设计流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画面主体形象进行准确判定,在绘画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在画面的处理中,应该尽量确保画面的准确和清晰,同时严格控制各个线条比例。
在建筑设计方案中,三维性的透视效果图十分关键,通过三维透视图,能够直观的体现出设计意图,便于业主接受,而且其图解性易于解说。透视的种类很多,与建筑绘画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质感设计方面
建筑工程体积比较大,而且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也是不同的,因此,建筑工程所表现出的情感、质感也是不同的。从美术质感的表述方面看,建筑设计师在表达设计思想时,应该准确绘制出物体质感效果图,尽量减少实物与效果图之间的区别。比如,使用体积大、色彩较暗、实体的、较粗糙的材料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减少实物与效果图的区别。
2.4色彩设计方面
室内、外设计均属于环境艺术。在色彩的处理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各种特殊色彩,在色彩设计方面,优化色彩处理,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由于特殊的色彩而造成人们心理和心情的变动。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逐渐提升,在室内外设计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室内环境中各种色彩的合理搭配,同时,对于室内物品的陈设和色彩搭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色彩设计方面,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设计。
2.5虚实设计方面
建筑工程具有物质与精神、实用与美观的双重特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中,首先需要注意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审美要求。建筑工程是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也是虚实结合的表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美观性,必须优化内部空间的组织、外部造型的艺术处理以及建筑群体空间的布局形式。
2.6一体化建筑布局方面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建筑自身的结构、空间布局、色彩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建筑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考虑其与区域文化相互融合,这样才能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在建筑设计方面,建筑与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环境通过建筑来决定文化,而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了区域文化。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之间的融合能够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性和时空特性;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自身是一种文化体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主体;相对于文化而言,建筑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建筑、环境与文化能够共同构成城市和区域的特色。
3建筑设计理论中美术的应用与结合分析
3.1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利用美术手段
建筑设计的室内外设计中涉及各种物品的布局和结构构建,为了能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物品和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设计者需要利用建筑设计进行立体设计,美术可以对这些物品和结构之间的匹配进行色彩、形状设计,从而达到一个最优化的设计,从美术的美感方面实现建筑设计的美观化。
3.2利用透视辅助建筑设计
由于建筑结构整体复杂、庞大,不同的结构之间往往从平面图上无法观察,透视技术则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建筑结构如果不能进行准确透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任何透视技术都需要从根本上保证对原有物体的准确还原,它是建筑设计师们设计思想的完美呈现,当然建筑设计师需要依据这些透视技术对建筑设计进行美观和优化,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熟练应用透视技术,适当选择透视方法提高建筑设计效率。
3.3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
色彩是艺术的表达,是建筑结构生动起来的方式,色彩的协调是一种公认的美,建筑设计需要尊重这种美感,灵活运用各种颜色协调呈现建筑物的设计理念,从整体的颜色协调上匹配建筑物的主题思想,将这种色彩的灵活运用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提高人们视觉上的愉悦感,这才是色彩运用的最佳境界。
4结束语
总之,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美术的应用是极为关键的,而素描和色彩作为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我们认真地从这一方面入手,从而做好相关的设计管理工作,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欢.现代建筑设计中美术设计的思想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52-53.
[2]娄方禄.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119-120.
[3]田玉丽.建筑美术设计关系要点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09:376.
论文作者:袁庆华,2范怀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色彩论文; 透视论文; 美术论文; 城市论文; 文化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