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安全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基础,而安全设施的完善是保证电力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电力作业的过程中,生产现场复杂,作业人员难以分辨作业区域及带电区域,安全遮拦主要作用隔离带电设备与检修设备,并对作业人员作出警示。普通的安全遮拦往往只是具有警示作用,且警示效果针对不同环境情况效果参差不齐,威慑作用小,在夜间作业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安全系数,减少夜间作业危险事故的发生,本研究针对提高适应黑暗环境安全遮拦研发以及适应黑暗环境安全遮拦在夜间作业的应用。
关键词:变电站;工作现场;安全遮拦
前言:由于变电站与其他工作场所不同,其对于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比较高,所以安全遮拦的存在就显的更加重要。安全遮拦的主要作用是在某一规定区域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区域,用来警示非相关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普通的安全遮拦警示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在夜间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更适合的安全遮拦来提升作业现场的安全系数。
1合理停电工作中安全遮拦的作用及其研制的现实要求
1.1安全遮拦在电力系统的重要作用
安全遮拦是用于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检修、电气试验,主要用于限制和防止在电力场所特定范围内的活动,从而达到消除、减轻安全隐患的目的,安全围栏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分有围网、围栏以及警示带等种类。由于作业现场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必须对于工作现场进行全面了解及熟悉,工作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预测,掌握危险点位置的分布,并且及时设置安全遮拦警示现场工作人员并做好相关安全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安全遮拦的作用是规定工作人员在特定区域内工作,警示非该区间内要求的工作人员不允许擅自进入或意外闯入,确保相关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也能够避免非相关工作区间的工作人员走错工作区域。安全遮拦的存在能增强现场工作人员对于危险区域的防范意识,对于从事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的人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安全遮拦的研制要求
安全围栏安全围栏可以分为软质围网和硬质围栏,都采用高强度绝缘材料制作,制作围网材料分为普通的丙纶高强丝网和聚酯围网。围网需配合支架联合使用,安全围栏的支架采用墩式。通过对安全遮拦的研制,主要能实现以下几点要求:夜巡区域熄灯后,遮拦能自发光,以提示夜间作业的巡查维修人员,且安全遮拦自主发光时间能在2小时以上,以便有充足时间完成该区域的夜间巡视检查作业。为了满足警示发光的要求,该设备在遮拦框架的前后表面分别安装了两种颜色的荧光条,其中遮拦朝内的荧光条为橙色,以便注意不能超过范围;而遮拦朝外的荧光条为绿色,以提示为工作地点。由于荧光条长度较长,架设人员在架设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架设的方向,以避免工人在装设遮拦至一半时,才发现装错需重新装设而导致的工作效率被大大影响的情况发生;若使用者在发现装错时,其可通过调换荧光层的前后位置来改正安装错误,使得检修人员依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安全工作范围,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时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将“止步,高压危险!”、“在此工作”应用在安全围栏的表面来增强警示作用。遮拦两侧每隔3米加装荧光坚条,可以满足对于变电站安全遮拦的装设要求(见图1)。
图1 电力安全遮拦研制
1.3现阶段安全遮拦研发的预期成果
结合现有实际情况,综合全面考虑,在进行电力设备的施工与检修时,通常工期要维持在数天,夜晚进行施工检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夜晚工作,光线条件不好,现场照明并不能副射到工作地域的每个角落,夜晚应急工作,工作人员的并不处于最佳状态,身体相对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专注力和警惕性,在作业过程中就难免错乱,非自主意识地走向危险区域,发生难以预料的危险。采用带有荧光条的安全遮拦能明显增加夜间或黑暗环境下相关工作人员的反应性和警惕性,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
2.安全遮拦研发的应用前景
2.1安全遮拦研发的优势
由于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对于电的利用趋向多元化,使得全国各地发电厂的变电站的数量呈增加的态势,市场对于安全遮拦需求量日益增加,更是由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对于材料方面的重视程度增强,越来越多的高分子绝缘材料的发现和合成使安全遮拦的研发在材料方面越来越便利,更多不同种类的安全遮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应用黑暗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安全围栏的应用对于现场工作人员来说将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效益,触电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程度将会大大降低,会减轻现场作业人员的心理压力并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高效率意味着可以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和时间,更能满足人们的对于安全设施的布置不断细化安全需求。
2.2适用于夜间作业的安全遮拦的研发理念以及研发原理
在不改变目前安全遮拦的结构和特点的前提下,在遮拦网两侧加装荧光条,在安全遮拦的组织结构上做出区别于传统安全遮拦的改变,使遮拦在黑暗环境(夜间作业)或可见度低的条件下,增强电力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警惕性。采用在遮拦网两侧加装荧光条的方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以节约能源,实现光能的吸收再利用,在黑暗条件下自主发光警示现场作业人员。使得即便是在可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安全遮拦所划定的区域显而易见,从而增加电力作业现场的安全系数,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夜间作业的情况下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
2.3安全遮拦创新发展的技术要点及创新点
通过对于适应夜间作业或黑暗环境下的安全遮拦的研究,主要的技术要点如下:荧光条装设在遮拦网上需美观、牢固,且安全遮拦本身也要同时满足防火、防水、耐潮湿、不被虫蛀、耐酸碱、无毒害、无污染、绝缘、耐腐蚀和老化等特点;安全遮拦的荧光条也要能经得起日晒雨淋、经久耐用、且发光时间需维持在2小时以上;遮拦两侧的荧光条发光时,绿、橙光源和“当心,高压危险!”或“高压危险,请勿靠近!”、闪电符号等警示性语言和字符应相互不受影响。研制适应黑暗环境或可见度低的环境的安全遮拦创新点如下:通过荧光条在光源充足的条件下吸收各种可见光比便于在黑暗环境(夜间作业)或可见度低的环境下实现发光功能,使遮拦网在夜间也能发挥警示作用;通过绿色、橙色两种颜色使作业人员在夜间能正确识别工作地点,避免误入带电间隔或超范围工作等情况。也可以通过改变遮拦与遮拦之间、遮拦与设备之间间隙连接,尽可能做到减少间隙,可以增强隔离效果,防止工作人员漏看或勿入。
结语
由于变电站的特殊工作场地、天气、环境等不确定因素,满足电力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的特殊要求,本研究针对设计并研发一种适用于变电站内夜间作业使用的安全遮拦设计,具有警示能力强、更加适应黑暗环境、更能满足夜间作业需求、维护简便、使用便利、可有效在夜间作业期间警示相关工作人员并能有效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及降低人员受伤风险,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优点,充分发挥安全遮拦的隔离、警示和保护功能,便于批量生产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华,冯子刚.浅谈电力系统智能型安全遮拦的研制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05):97.
[2]杨荣杰,黄仲军,梁简,林杰.变电站内使用的简易安全遮拦设计[J].电气时代,2018(06):83-84.
作者简介
莫镇光(1983),男,广东东莞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技师,从事变电运行工作。
项目名称:一种适合夜间使用的安全遮拦研制,项目编号:031900KK52190007。
论文作者:莫镇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作业论文; 夜间论文; 荧光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围栏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