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投资机制研究*_畜牧业论文

畜牧业投资机制研究*_畜牧业论文

畜牧业投资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畜牧业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针对畜牧业投资的特点和难点,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投资出现的新趋向,应建立以牧户为主,国家、地方政府、农牧区社区组织、企业为辅的畜牧业投资群体机制,健全畜牧业融资市场机制,构建畜牧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强化畜牧业投资的积累机制,完善畜牧业投资的环境优化机制。

关键词 特点 难点 投资趋向 机制

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基本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这自然也包括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构建。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如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投资机制及其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值得认真研究。

一、畜牧业投资的特点

畜牧业投资作为农业总投资的一部分,它除了具备农业投资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一些运行特点,这些特点规定着畜牧业投资运行及变动的基本特征,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畜牧业投资机制作出更准确、深入、系统的研究。概括起来,畜牧业投资的现实特点有:

(一)畜牧业投资运行与畜禽生命相联系,具有连续性。

畜牧业是通过家畜家禽周转来获得畜产品的产业,其经济再生产必须与畜禽的自然再生产相适应。畜牧业投资的运用只有适应畜禽的生命规律,其效益才能得以实现。畜牧业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既不能暂时停产,也不能加班加点,畜牧业生产的这种连续性决定了畜牧业投资的连续性。这是畜牧业投资最原本的特点。这一特点表明,畜牧业投资一旦减少,畜牧业生产力就会迅速下降,但要恢复生产力,则需要很长的过程。

(二)畜牧业投资与千家万户相联系。

就全国来讲,畜牧业投资的主体依然是广大牧(农)户。据资料介绍,牧(农)户饲养业占到全国饲养业的90%左右。畜牧业投资的增长和减少主要决定于广大牧(农)户的市场预期。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加之市场自身的缺陷,使广大牧(农)户的市场预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这一特点决定了防止畜牧业经济波动的困难性和稳定畜牧业生产的艰巨性。

(三)畜牧业投资具有季节不平衡性。

畜牧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畜牧业投资的季节性。首先,作为有生命的经营对象,其生产力的发挥要以自身的温饱为前提,而为牲畜提供取暖的棚舍建设、改造、维修都集中在暖季;饲料基地建设、草库伦建设、人工草地建设、利用都有很强的季节性;越冬饲草、饲料的贮备主要集中在秋冬季。其次,畜牧业的产出具有季节性,特别是皮、毛、绒、肉等,畜产品经营资金必然表现出季节性。畜牧业投资的季节性还表现为季节性大量临时雇工的投资等多个方面。此一特点的意义在于,畜牧业投资要发挥其效益,除了投资规模要与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外,投资的时间分布也要适应畜牧业生产的要求。

(四)畜牧业投资效益的滞后性与隐蔽性。

畜牧业投资的发生与效益的实现有一滞后期,畜牧业投资尤其是固定资本投资(草场改良、良种繁育等)所起的作用要在投资后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畜牧业投资效益的滞后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畜牧业的经营对象的动物,其生命周期一般较长;二是畜牧业投资转化为畜牧业生产力存在一段时差。畜牧业投入产出关系不象工业那样明显,滞后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高于种植业。对畜牧业投资严重不足时,对畜产品市场的影响一般要经过一定的时滞过程才能完全暴露出来,这就是畜牧业效益的隐蔽性。这一特点为生产畜牧业筹资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畜牲业投资构成的异质性。

畜牧业投资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同资金来源渠道,分属于不同的投资主体,并且其生产率也不尽相同,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不同作用,因而畜牧业投资还具有异质性的特点。这给畜牧业投资总量分析带来了难度。

(六)畜牧业投资要承受自然和经济两种风险。

畜牧业投资所要承担的自然风险,一方面来源于畜牧业的产业特性;另一方面来源于畜牧业的生物链地位,畜牧业是建立在第一性生产(种植与草业)基础上的第二性生产。相应地,第一性生产的风险也会转移到第二性生产中。畜牧业投资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和价格风险。相当一部分畜产品是鲜活易腐、贮运条件苛刻的产品,能否实现“惊险的跳跃”,其价格是否能够足以弥补成本费用,并取得预期的利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七)畜牧业投资效益的外溢性。

畜牧业投资除了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可创造出间接的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这一方面表现为畜牧业投资可以促进畜牧业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使农业产品中不能被人直接利用的部分转化为可利用的产品,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也为下游产业发展提供原料,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畜牧业投资中的草原建设等基础建设投资,不仅可为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它维护了草原生态,对防止沙化、退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畜牧业效益的外溢性决定了政府对畜牧业投资的必要性。

二、畜牧业投资的困境与难点

畜牧业投资主体的变迁与投资主体行为准则的变化,造成了畜牧业投资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也正是当前畜牧业投资的难点。

(一)畜牧业投资主体的三元结构不协调。

畜牧业的政府投资主体近年来用在畜牧业上的投资不仅比例下降,甚至绝对额也在下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全区基建总投资由1985年的27.4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49.5亿元,年均递增20.7%,而用在畜牧业基建的投资1985年为1785万元,1994年下降为898万元,年均递减7.3%,畜牧业投资占全部基建总投资的比重由1985年的0.65%下降到0.06%,占农业基建投资的比重亦由27%下降到11.8%。政府对畜牧业投资不断下降的直接结果是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牧区交通、通讯、供水条件差,电力供应点少面小,畜牧业服务体系线断网破,生态环境破坏,投资环境恶劣,这又导致商业性投资的枯竭。三元投资主体中的社区性经济组织由于自身逐步“空壳”,对畜牧业的投资已有名无实。因此,“三元”投资主体的结构正在倾斜,牧(农)户被赋予过于沉重的畜牧业投资职责。

(二)在政府投资力度逐年下降的背景下,牧(农)户自身的投资能力与畜牧业投资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中央和自治区两级下达的畜牧业专项经费1985年为3550万元,1995年为6557万元,年均递增只有6.3%。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财政用于支援畜牧业的支出1986年为1185万元,到1995年为19011万元,年均递增5.4%,增长的主要部分是事业费及专款。而牧民家庭人均用于畜牧业的经营性支出1986年为182.3元,1994年为894.3元,年均递增22%,经营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1990年19%上升到1994年的31%,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种状况的后果是,一方面畜种改良、良种推广、疫病防治、草原建设、防风固沙、饲料基地建设、牲畜棚圈改善等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很快、压力巨大;另一方面,牧(农)户自身的投资能力无法支撑这一巨大资金需求。牧(农)户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支出,还要完成上缴任务,缴纳各项税款,还必须留出资金购置必要的固定资产,支付日益增加的经营费用,还要负担各种上形式的摊配,还要集资办电、集资修路等等。很多本该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事业,最终都转嫁到牧(农)户头上,使得牧(农)户不堪重负。这既影响了这些事业的发展,造成畜种退化,畜产品质量下降,传染病频发,草原退化,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也挤占了牧(农)户对畜牧业的生产性投资,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三)畜牧业投资所创造的经济剩余向非牧产业转移。

在国家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牧区人口向城市及集镇转移快,伴随着农牧民进城,牧业投资所创造的相当一部分经济剩余同时流入城市,进入非牧领域,即所谓“效益进城”,城郊畜牧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使畜牧业自身的积累能力下降。这一趋势有加强之势,特别是在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中西部草原牧区,随着生产和生存环境的恶化,牧民们纷纷进城买地盖房,随时可能“撤出”牧区。年轻一代牧民对畜牧业生产也缺乏想象中的热情,更愿意进城务工务商,加剧了畜牧业资金的流散。还有一部分资金流入农村牧区其它高效益的产业,如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行业。

(四)畜牧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畜牧业投资被挤占挪用,损失、浪费严重。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每年收缴的牧业税、草场使用费等,按自治区政府“取之于牧、用于之牧”的原则,按比例留给旗县,列入当年畜牧业生产发展基金返还生产环节,用于畜牧业基本建设,但目前全区大部分旗县并未按要求实施,相当一部分旗县迫于其它更紧迫的社会目标而将这一资金用作发放工资等用途,真正用在畜牧业基地建设的投资额十分有限。同时,在现行的畜牧业投资体制下,一方面政府对畜牧业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严重的损失浪费现象。畜牧业投资的相当部分被层层剥皮,即所谓畜牧业投资“不出城”。使用过程中又各自为政,各部门分别掌管着本部门对畜牧业的投资,部门间缺乏协调行动,管理和运行成本加大,难以取得综合的规模效益。

(五)增加劳动积累困难。

劳动积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资金积累,弥补资金积累的不足,劳动积累在农业上是一个重要的投入源泉。但对畜牧业,特别是牧区畜牧业,其意义就要大打折扣;①牧区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本身就紧张,不存在类似农区那样明显的剩余劳动力资源;②劳动投入对畜牧业的边际贡献较小;③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畜牧业适于分散作业,搞大规模的集中会战,组织困难,管理成本高,既无必要,又得不偿失。

(六)间接投资减少,商业性投资未成气候。

用于科学教育、良种推广、疫病防治、草原管理等方面的间接投资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过早市场化,导致牲畜品种退化、传染病流行、专业人才流失。商业性畜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城郊和草场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的牧区。对于草场条件差、沙化迹象明显、投资需求多、治理难度大的地区,商业性畜牧业投资为数极少。

(七)畜牧业信贷资金分流严重。

一方面,各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到农村牧区增设网点,通过信用渠道吸纳了一部分农村牧区资金,投向城市的非牧产业,导致畜牧业资金“牧转非”;另一方面,由国家政策规定的畜牧业投资额度不能完全落实到畜牧业上,一些项目申报时是畜牧业投资内容,贷款拿到后便转向其它产业,使有限的畜牧业信贷资金外流。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投资趋向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其实质就是畜牧业的市场化过程。随着畜牧业市场化的推进,其投资的总体趋向可能形成如下态势:

(一)畜牧业投入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国内外实践告诉我们,畜牧业投资增长与畜牧业产值增长之间存在一个超前增长的关系。然而,畜牧业投资不足已成为畜牧业发展滞缓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畜牧业投资不足既有宏观政策的城市化、工业化倾向因素,也有土地制度(草场制度)不完善的因素。投资不足的后果已日渐显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完善,以及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增加畜牧业有效投资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畜牧业资金投入总量的不断增长已成定势。

(二)畜牧业投资来源多元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形成“生产经营者进入市场,市场配置资源,国家调节市场”的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畜牧业步伐的加快,将形成国家、地方政府、社区经济组织、牧户、企业向畜牧业增加投入的“主体群”,而且随着各方投资责权的清晰化,一定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投资机制。

(三)畜牧业投资运行在有效宏观调控下将逐步步入正常的轨道。

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进程中,畜牧业投入的资金运行必然会逐步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为:(1)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投资机制,那种超常波动,左右摇摆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扭转,否则,效益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则无从谈起;(2)效益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投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并充分尊重价值规律,如果违背市场法则,必然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3)各级政府将逐步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并以政府的行为来引导畜牧业投资并融入新的资金管理措施,畜牧业资金的“跑、冒、滴、漏”以及“牧转非”的问题将得到有效治理;(4)追求经济效益成为进行畜牧业投资的内在驱动力,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支配下,虚拟投资和无效投资的状况逐步不复存在,畜牧业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也将会得到有效的改观。

(四)畜牧业投资的趋利性

在市场经济中,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是畜牧业经营者的追求目标,因而畜牧业投资的流向将呈以下态势:(1)趋向城郊和农区畜牧业。牧区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区位条件的制约,获得畜牧业投资难度大,在努力改善牧区投资环境的同时,政府要增加对牧区畜牧业的投资,这不仅具有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2)趋向高附加值的畜产品。(3)能取得直接的、近期的经济效益的畜牧业生产项目能获得优先投资。因此,对那些经济效益不显著而有显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不能完全市场化,应采用非市场化的手段予以扶持。(4)与政府的畜牧业投资的配套建设资金将会增加。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要求牧(农)户配套相应资金,为了获得政府的投资,牧(农)户也随之加大相应的畜牧业投资。

因此,按照新的形势与要求,及时实现畜牧业投资机制的转换已是客观需要。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投资机制的重构

我国未来的畜牧业投资机制,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适应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投资机制。从我国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趋势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我国畜牧业资金投入将是以非政府的畜牧业投入为主,其运行将是在利益诱导和法律规范下,自觉筹措资金投入畜牧业;政府主体按照宏观调控的 要求适时进行畜牧业资金的投入活动,形成完善的畜牧业投资机制的综合系统。

(一)建立以牧户为主,国家、地方政府、农牧区社区组织、企业为辅的畜牧业投资群体机制。

建立和健全新的投资群体机制包括四个层次的涵义:首先,正确引导牧户的微观投资。调动牧户增加对畜牧业投资的积极性,发挥牧户微观投资的潜力和优势,鼓励经营者微观投入层承担对简单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如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场、承包荒山等生产性项目的投入,解决加工、运输、储藏及销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其次,创造企业性投资主体对畜牧业增加投资的条件。企业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是纯利益诱导的。因此,一方面要消除企业性主体进入畜牧业投资领域的制度障碍,作出有关允许企业性主体投资畜牧业领域的制度规定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要从分配政策上使企业投入主体有能动性。再次,健全地方政府和农牧区社区组织的中观投资组织机制。在强化中观组织机构的职能、开展畜牧业投资系列化服务的同时,尽可能相对集中资金,用于畜牧业的区域治理上,承担诸如天然草场的改造、区域性畜牧业资源开发、地区性道路修筑等分散的牧户经济不可能承担、而国家又无力顾及的项目。最后,国家宏观调控必须加强,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投资只用于补充市场失效的方面。于是,政府投资职能应集中以下三方面:一是保证政府有效行使职权的行政设施建设。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最基本的投资职能。二是在特定时期对一些特定行业进行开发和扶持及环境治理。重点产业投资就是这一职能的体现。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政府这方面的投资职能责任就越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畜牧业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投资责任义不容辞。因此,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市场化畜牧业,国家宏观投入需从投资政策、投资份额、投资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加强,承担重大的开发性畜牧业的投入,承担影响重大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三是通过投入资金的引导来调控畜牧业的投资方向,即以政府的投资来引导其他主体对畜牧业的投资。

(二)健全畜牧业融资市场机制。

在畜牧生产经营者有投资欲望时,使其能够以比较合理的成本获得资金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有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要有多元化的金融中介和灵活的拆借、融资市场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国家应把建立特殊信贷系统和制定特殊信贷政策作为政府对畜牧业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现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分离出政府调控职能,建立为农业服务、执行政府调控职能,政策性银行系统,对畜牧业贷款进行政府担保都是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方法,这已在我国开始实施。另外,还可用发行政府担保的债券的方式筹借资金,建立半官方畜牧业贷款系统,为畜牧业经营投入提供资金支持。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状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加信贷投入总量。国家从整个宏观经济管理出发,对信贷实行紧缩政策是必要的,但应该看到,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基本建设投资过大、社会集团购买力失控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造成的,这些问题主要不在农村牧区。因此,紧缩信贷不能搞“一刀切”,对畜牧业贷款不仅不应削减,而且还应增加。在今后几年里,要把畜牧业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提高到信贷规模的平均增长水平。二是制定产业利率倾斜的优惠政策,发挥国家扶持和保护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作用。三是继续整顿金融秩序,为农村牧区资金融通创造宽松的环境,纠正金融行业不合理的竞争,对农村牧区的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要予以有效治理。

(三)构建畜牧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

任何一项投资都存在风险。畜牧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畜牧业投资存在着双重风险即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就提出了构建畜牧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就是在投资遇到风险时,尽可能将风险转移,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收益,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首先,应进一步充实、完善畜牧业投资保险制度,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树立保险意识;二是建立保险基金并有效使用,使之滚动起来;三是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与灾后补偿机制相结合;四是充实、丰富畜牧业保险,发展不同类型的保险。其次,完善有关的产权界定、抵押品经营使用权以及破产还债等方面的法规,并有效实施,大力推行抵押、担保方式的风险分散形式,辅之以风险准备金制度,这是畜牧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强化畜牧业投资的积累机制。

从这几年农村牧区的实践看,行之有效的是三项制度建设。第一是畜牧业发展基金制度。主要是对从事工商、运输、服务的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以及高盈利的畜牧业经营项目,征收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畜牧业发展基金的专项。第二是劳动积累制度,这主要适于我国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畜牧业投入具有潜力可挖。第三,建立合作基金会。对原来生产队、大队两级集体积累资金,既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农牧民对合作经济的信心,又要盘活资金,增加畜牧业投入。

(五)完善畜牧业投资的环境优化机制。

发展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是涉及农村牧区经济各方面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建立新型的畜牧业投资机制,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结构。畜牧业的投资能力取决于政策、法律环境、经营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首先,国家应矫正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实行以农业为基础、牧业主产区以畜牧业为基础的工业化新战略,促进工牧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歧视畜牧业的投资政策。其次,要矫正利益导向,逐步使工牧产品的比价合理化、规范化,以保证畜牧业的投资效益。再次,进一步完善草场承包制,充实承包内容,并建立草牧场有偿流转机制。改善畜牧业投资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1)畜牧业投资环境的改善要注重整体效应,各项措施尽力配套进行。若只在某项因素的强化上下功夫,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在其它监管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给予外资畜牧业投入企业若干年免税政策,则易造成畜牧业投资趋于短、平、快,从而忽略长远效益。(2)注重改善投资环境中“瓶颈”因素。牧区畜牧业投资环境的“瓶颈”,硬环境方面是基础设施,软环境主要是草场制度的改善,畜牧业软环境改进的方向是畜牧业投资和草牧场投资法律的健全和规范化,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和透明度,行政手段的简化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以及金融外汇体制与国际接轨。(3)畜牧业投资环境的改善要有战略性规划。依据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城郊畜牧业的实际来编制。

*此文是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

标签:;  ;  ;  ;  

畜牧业投资机制研究*_畜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