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发展环境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确分析基础教育面临的条件、情况,准确把握影响、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环境要素的走势,对于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切实推进基础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特点
前瞻基础教育的发展环境,首先应该“大处着眼”,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至少包括:
1.信息化速度加快。
信息化指的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共享。人们常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则是指全社会各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战略综合,就是要以全社会的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以信息应用为主体,以信息人才、政策、法规环境为依托,全面推动政府信息化、社会领域信息化。专家们认为,21世纪的科技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信息技术,二是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学,三是新材料和纳米技术。覆盖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并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显然是信息技术,以至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为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带头者;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信息网络迅速崛起,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适应这样的大趋势,我国《关于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的加速推进,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背景下,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因地理条件阻隔的不发达地区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更快地普及,教育方式、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有助于效率的提高。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第一次是“普九”),正是着眼于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但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教育和电讯能力只要有一次经受不住信息时代的挑战,经济增长就会来一个急刹车。教育要使一代代新人具备信息素养,教育要解决信息化所带来的知识更新的快捷性与人的吸收能力的有限性,教育需求的无限性与有效教育资源的紧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任重而道远。
2.全球化进程加速。
全球化是指世界不同地域及不同社会间价值知识、科技及行为规范的转移、调适及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社区、机构或个人的过程。侧重经济方面,是指以全球市场化为目标,以全球信息化为条件,以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为特点,以生产的全球化为形式的经济全球化。前任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认为:“以要素自由流通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正在拆除全国围墙藩篱,跨越各国边界,编织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在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更广泛更深刻地融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在带来许多发展可能性的同时,也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比如:人才竞争趋于白热化,人才外流将主要流向外资企业;作为消费者的中国老百姓享受到更加物美价廉的消费服务,但多年来受政策性保护的产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其员工收入降低或下岗的可能性增加是显见的事实;伴随全球化进程,西方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使得改进和加强德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更为突出;多种国际合作教育模式的出现,给处于弱势的中国教育带来更大的压力;人人将成为“地球村”的村民,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素质的培养要求都给我们提出新的任务。
3.城市化趋势加强。
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与工业化伴生的,英国18世纪60年代发生工业革命,18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就达到50%。日本1947年至1975年,工业化水平从28%提高到36%,同期城市化水平从28%提高到75%。我国解放以后,基于特殊的历史环境,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加之户籍制度等系列措施的制约,城市化进程长期受阻。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上仍然严重滞后。即以现在的江苏说,城市化水平35%左右,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40个百分点,比工业化水平低15个百分点。现在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进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这种过程对教育整体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培植和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现代城市文明匹配的教育?教育怎样抓住布局调整的机遇,主动参与城市化进程?怎样利用城市化对信息化、全球化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更快地推进教育信息化?怎样适应城市化、城镇化所带来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构建适合城市、城镇特点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体系?怎样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化的社会现代化意义、文明演变的意义,更好地发挥教育在创造城市文明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引导和辐射功能?怎样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为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提供必要的牵引力?等等,都需要我们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二、体制改革的推进带来新变化
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它在经济社会生活的运行中已经和正在表现出关键作用,其影响重大而深刻,所以单独列出以利于讨论。给基础教育发展环境带来重大变化的体制性改革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转型。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们正在经历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专家们通过深入研究认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已由70年代未的不足5%,达到了目前的65%左右。其中,商品市场已接近充分的市场化,达到85%以上,农业部门的市场化也达到65%,第三产业因为非公有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达到80%左右。工业部门由于国有企业较多,改革难度较大,市场化程度目前大约占50%,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程度已在60%以上。(参见陈富桂、周云波《加速市场化进程,推进经济体制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面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这场“渐进式”但非常深刻的革命,我们要认识到经济体制转型实质上也需要社会结构转型,教育必须直面这个大趋势,在坚持政府对义务教育负主要责任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为背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①怎样寻找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结合点,发展教育产业?②规范化的市场体制建立与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如何挑起这个重任?③正如专家们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优势也许是在自由和责任的前提下,提供个人发展的机遇,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个性,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弄潮儿?④如何将竞争引入教育内部,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公立学校通过合理竞争激发活力?⑤教育的管理者怎样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使学校更多地拥有办学自主权并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从而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正确的应答,无疑会使我们的教育强筋健体,得到更快的发展。
2.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即改地方财政分级包干体制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分税制,改革整个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改革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制度。由于分税制度改革需要一个逐步调整、逐步完善的过程,由于许多配套的改革和政策措施尚未到位,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办法不尽合理,收取税费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国民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放缓,农村劳动力输出难度加大,农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受到影响,1996年以后,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农民涉农收入基本上是“负增长”。“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困扰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长期稳定,中央决定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农村税费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对现行农村税费征收管理制度全面进行调整,理顺和规范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分配制度。在教育方面,是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原由乡统筹的义务教育支出和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改由财政预算解决。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按照这样的体制,农村基础教育逐渐形成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格局,这种体制对于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乡镇财力比较薄弱,教育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这种管理体制是以实行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为基础的,1994年财政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后,教育的投入体制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财政性及预算内经费投入的主渠道比例逐步下降,农村义务教育依赖农民的比重在逐步上升。据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7省市26个县的抽样调查,1998年样本县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含预算外经费)中各级政府负担的比例是:县以上各级财政的教育补助专款约占12%,县财政约占9.8%,其余78.2%为乡村负担。这一年,江苏省省级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不足全省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的1%(参见《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农民承担的比例,全国占46%,江苏占38%。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等,江苏全省乡及乡以下农村教育经费每年将减少收入17.14亿元。省里通过调整财政体制转移支付10.8亿元,其中戴帽下达丰县等32个困难县(市、县)教师工资专户6.1亿元,从今年起连续三年补助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经费2.5亿元(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是要求把许多年做的事压缩到三年内用超常规办法完成,实际上不能列为常规性经费),这就需要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新增农业税及附加中,安排适当的比例用于弥补农村教育经常性费用的缺口。问题在于:①由于许多经费的下达和分配没有明确的比例,一些地方不能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需求,如税费改革后,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10.47亿元,新增农业税及附加15亿元,应有相当比例用于弥补农村教育经常性费用的缺口,但由于没有规定比例,一些县很少将此类经费用于教育,甚至教育部门根本不知道有这笔钱,有多少钱,即使有比例的,或者是专项补助,也常常被挪用。②假设缺口都补上了,农村义务教育原来面临的经费投入问题依然存在。③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而采取的若干配套措施,如调整中小学布局,精简、优化教师队伍,从长效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近期需要加大改革成本以推进工作进展。显然,“钱从哪里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3.社会用人制度改革步伐加快。
作为体制转型的内容之一,以国家用工、身份管理、分配基本上“吃大锅饭”为特点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淡出,代之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并且已在国有企业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建立,企业经营自主权正在得到逐步落实,企业的用人制度也有很大改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下岗分流已取得成效;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党政机构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了竞争上岗和人员精简分流工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陆续展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推行聘用制度,基本要求是事业单位与其职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的人事关系和权利义务。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是我国在用人制度上的一项深刻的重大变革,即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
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投入和产出的核算为核心理念,以交易和契约的精神为基本经济行为和行为规范的经济体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事制度改革必然考虑到人员的使用成本和使用效率,加之税费改革对教育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调整优化教师队伍;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聘用和管理制度。但应看到,在推进中小学编制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多年来体制积累的问题和现在改革要求形成的矛盾,课程改革新要求与从紧制定的编制标准形成的矛盾,编制内数量与结构、质量的矛盾,“走人”确有必要与“人往哪里去”难以操作之间的矛盾,等等,会使我们常常面临两难抉择,需要我们服从大局,增强推进改革的坚定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体现工作的政策性水平,把工作做细、做实、做稳、做好,确保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三、教育改革发展出现新趋势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大教育”“社会地位”的演变、教育发展重点的转移、培养目标的变化,不仅从共性方面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势,同时又是我们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改革发展环境的有机构成。
1.从教育在社会结构的地位看,教育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
首先从教育功能的转变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小农经济环境里,教育往往与专制政权、神权的统治结合在一起,孔子认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注意到教育对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马克思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第1版,第195页)“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同前,第530页)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据国外经济学家分析,在传统工业中,小学水平的熟练工人占66%,中学水平的占4%至8%,只有1%到2%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中学水平的要占60%,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0%至40%。教育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在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以上;到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第二,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看,科教兴国已成为主体发展战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科技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的具体国情更是寄希望依靠教育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这里也包含了先兴科教的命题。这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弱势是与教育、科技的弱势联系在一起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率为60%至80%,我国只达到35%。应当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所致。据调查,我国在1600多万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98%。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30%是文盲和半文盲,40%是小学文化程度,这样一个劳动力素质的基础,显然是缺乏竞争力的。我国国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三年。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十分明显。正如陈至立部长所指出,没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知识经济的社会基础,就不可能取得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优势。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尽快改变弱势状况,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际竞争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第三,从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程度看,教育往往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教育投入对于子女将来职位高低和生活质量好坏的紧密联系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由于传统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的人口政策使得家长在培育子女问题上感到“赢得起、输不起”,由于这一代为人父母者人生多坎坷,产生了强烈的补偿心理,希望梦想能在子女身上变为现实,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尽管这里包含了很强的功利色彩,但客观上也是为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造势”。
2.从发展重点的变化看,教育发展正在从较多地注重规模速度向更加重视质量效益转变。
教育发展是一个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过程。在某一阶段,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内在规律,会作出相应的战略选择,从而形成阶段性的发展重点。过去十多年中,我国教育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规模速度上。众所周知,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学校基础建设的进度赶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相当突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学校教育质量令人堪忧,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出口”问题将可能对高校招生“进口”渠道形成较大制约,等等。“十五”期间,尽管从总量上高校还要增加规模,但由于初中、高中学龄人口高峰期先后而至,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要有所提高十分困难,尤其是江苏等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地区,将把提高质量作为加快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的“十五”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看,中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后普九时期”,发展的侧重点正在转变。
从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看,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发展的侧重点在数量和规模,而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和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侧重点主要是结构、质量和效益。以江苏说,1996年就已宣布实现“两基”,在幼儿教育阶段,学前一年普及率已达99%以上,学前三年普及率也已达86.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68.5%,苏南及大中城市都已在90%以上。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基础教育,力争大部分地区到2010年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在广大群众那里,早已用“市场的力量”在呼唤教育发展重点的转移。一些专科甚至本科学校都出现第一志愿“零志愿”的状况,高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录取后新生不报到的情况屡见不鲜,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热”愈演愈烈。个中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情日益高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怎样适应教育发展重心的转移,坚持以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改革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3.从培养目标的变化看,教育的培养模式正在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德育为灵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全面提高为基本要求转变。
只要翻检一下各国政府近些年来的教育文献,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显见的事实,就是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表述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导致人才使用方式和使用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美国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中,科学史上继承性的只占10%,现代科学知识则占90%。据说,有的大学生在毕业离校时已经感到他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已有40%过时了,大学毕业已不再是学习阶段终结性的标志,而往往成为新的学习的起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交流中心对本校58、59、60届毕业生调查,约70%已不在原专业岗位上工作。完全有理由相信,现在毕业的大学生若干年后,专业变迁的比例会更高。事实上,有的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是所谓的“专业不对口”。可见,就业再也不能要求“从一而终”,岗位的变迁需要再学习。因此,学习的场所就必然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从某一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学习的方式就不能是接受式的一统天下,需要在探究性、研究性、发现性学习中学会学习。
从人才培养的规格看,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所研究中心提出“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认为“现代化人”的素质特征是:“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倾向于更新和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1989年底,联合国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讨论会”提出,未来人才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教育性的,一本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与此相呼应的是,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对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以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说,在体现本国国情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同时,都强调:①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②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新方法的能力;③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④对多元文化的正确态度、生态伦理意识;⑤审美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情趣;⑥信息素养;⑦与他人共处、合作的能力。世界教育改革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课程改革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都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培养目标达成的过程,本身就是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现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我们应当从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度出发,热切关注和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究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贡献!
标签: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