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论文_刘健韵

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论文_刘健韵

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在旧工业建筑保护、改造及再利用的成功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国内旧工业建筑不再被盲目地遗弃或一味地推倒重来。常规型旧工业建筑的再生改造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投资的一个新亮点,它具有区位、建筑本体、文脉、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其功能置换、时间感和场所精神等要点,它的成功再生改造对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意义;问题

0引言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建筑因为失去了生产的功能而被闲置和废弃。对于这类工业建筑的处理,大多是采用推倒重建的做法。事实上,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和态度,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激发出其多种价值意义,让其获得新生。

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

1.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经济意义

工业建筑的主体结构能够长期使用,然而其功能却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改造并再利用旧的工业建筑是充分发掘其适应性潜力,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二次设计。相比较推倒重建,其具有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三大优点。其次,保留旧工业建筑周边的基础设施,并稍加改善和维修,可以为政府节约大量的公共成本。旧厂房常常蕴含着更大的经济存活力。一方面保存和维护旧厂房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再现其作为生活场所的本质。旧厂房这种融入生活,浸含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教育价值是一个城市源源不断的商业财富。

1.2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环境意义

建筑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活动,在其建造、使用、维护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旧的工业建筑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储存着能源,盲目的拆除,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相反,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历史意义

旧工业建筑经历和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记载着人类进步的脚步,其蕴含的巨大的历史价值是其他类型的建筑所不能比拟的。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展现了城市建筑艺术和技术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在我国的一些工业城市,一个家庭的若干代和特定的厂矿之间存在着联系,彼此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对其生活的厂矿也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是对历史的脉络和社会生活的结构的保存,对旧工业建筑的生命的延续。

1.4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文化意义

现代城市规划往往只重视人们居住、工作、和娱乐的主要活动,而忽视了能够让城市生活丰富起来的次要性活动。在此指导下的旧城改造则演变成简单的平地起高楼和大规模的推倒重建,破坏了城市原有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上的认同感。由此可见,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对保护居住环境的场所精神和社会生活的网络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建筑是所处地区独特文化的物质载体,尤其是旧工业建筑,其独特的风格、形式、细部和工艺,维系了地区之间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推动了各个地区的进步和丰富多彩。

1.5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社会意义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可以激活经济衰落的城市空间,通过节约城市的投资成本、提供租金低廉的使用空间,开发旅游观光资源等方式,以点带面地带动衰落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造的策略对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老城市的更新改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城市自我更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雄厚的资金保证

国外很多改造再利用项目是由政府鼓励,出台了多项相关的优惠政策。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规模庞大,多为涉及整个厂区或工业区的巨无霸式的改造。开发商也会洞察旧工业建筑文化价值的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进行积极的投资。由伦佐•皮亚诺改造而成的意大利都灵林格图大厦,将原有的汽车制造中心的5层的框架结构厂房改造为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商业综合性建筑,改造后的林格图大厦是一座具有想象力的令人称赞的泡状建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林格图大厦的投资周期长,影响范围大,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复活。然而,国内的开发商多追求短期效益,对于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意识还很淡薄,很多改造的项目还处在自发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管理,有碍于整体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

2.2忽视保护和改造相结合

旧工业建筑记载着历史,凝聚着人类进步的烙印,所以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时候,要注意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体现。国外很多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都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建筑的空间、结构特点,针对自身的特征进行改造,方法灵活,手法丰富。这种保护性的再利用,不仅凸显出旧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也提升了人文环境质量,注入了新的社会活力。纵观我国的改造项目,总是存在着过度再利用的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是对旧工业建筑的内外进行简单的装修改造,其历史文化性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失去其建筑特色。

2.3改造功能的单一与片面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的过程中,功能置换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家工作室、时尚餐饮等几种模式,这些功能已经成了改造模式的标配。其实再利用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要真正地切合实际,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特色,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复苏和环境的再生。有些旧工业建筑改造,没有延续工业的精神内涵,仅仅是利用工业厂房的外壳。北京的百万庄园将工业厂房功能置换成餐饮娱乐的休闲场所,然而却是欧式风格的外观,这是片面理解了改造而出现的盲目效仿的结果。

2.4绿色生态设计手法的缺失

我国改造项目的大部分设计往往遵循传统,忽视了系统性的介入生态与节能技术的设计。其实,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旧工业建筑的热工性能大多比较差。改造时,应当采用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以及可循环再生的建筑材料,避免能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如今,建筑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应当协调节能与改造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强生态技术设计的意识,促进旧工业建筑改造多样化。

3.结束语

旧工业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见证,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意义。阐述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开发设计模式,并引发了对于目前改造存在问题的思考。旧工业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其蕴含的经济、环保、社会价值也是无穷的。从国内外改造的实际项目看,人们已经把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更新的一个契机。针对一系列再利用旧工业建筑初期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从投资方、设计师、使用者都树立起历史文化观、循环利用观,充分吸取国内外取得的先进经验,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之路,通过多样化的改造和利用旧工业建筑,让其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融入城市建设之中,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月淳,《失去生产功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初探》,重庆大学建筑学院,2005

[2].黄步瓯,《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析》,西南交通大学,2006

[3].庄简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若干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4

论文作者:刘健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论文_刘健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