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水景植物造景技巧论文_李光义

公园水景植物造景技巧论文_李光义

桂林市虞山公园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公园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水景植物造景在公园植物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水景园是公园造景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形式。本文介绍了植物在水景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艺术合理的造景技巧和造景原则,介绍了水景植物的造景特点,分析了水景植物在造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水景植物;造景;技巧

水景设计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作为一种晶莹剔透、洁净清心,既柔媚、又强韧的自然物质,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含的哲理思维,不仅早已进入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如诗文、绘画、音乐、戏曲等方面,而且也已成为公园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公园要素。水又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转化,人们的建筑活动也与之有密切的关联。

一、浅议水景植物造景原则

1、变化与统一

指水景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如同一池塘的睡莲,花色有红、有白、有紫,也有蓝;花梗出水的高度不一、错落有致,这样有了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其多样性;但它们生长状态、叶型及花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使得景观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

2、对称与平衡

公园中的水池形式以几何形状居多,如在正方形的水池中,配植对称的睡莲、菖蒲等水景植物,就连岸上的花木也排列整齐均衡,给人产生一种平衡、整齐、稳定的感觉。

3、韵律与节奏

水景植物造景要有韵律和节奏感。一阵轻风吹来,湖岸的柳枝随风飘动;湖面泛起阵阵的涟漪;荷柄迎风摇曳,显示出一种韵律感。新雨过后的荷塘,荷叶上盛满了水珠。若用手触碰,水珠随即在荷叶面上荡来荡去,“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这就是一种韵律感。荷花盛开的时节,每个藕节上长出一支花和一片叶,每个花蕾和每片叶由小到大、高低错落,排列有序。这种节奏变化使人轻快明了,十分有趣。当然,还可用水景植物的色彩、线条、形状及沿岸植物进行配植,也能产生各种韵律感。

二、水景植物的景观艺术构图

水景植物造景根据水面宽窄、水流缓急、空间开合等具体环境的不同,把不同线条、色彩、形韵、姿态的种类科学合理地配置在一起,同时注重植物景观艺术构图的稳定和景观的自然美,力求模拟再现自然水景之美。

1、线条构图

线条是美术构图的基本元素,同样平直的水面通过配植具有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可丰富公园景观的线条构图。笔直的水杉、雪松与平直的水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水边飘逸柔和的垂柳与水面形成柔条拂水的协调美。水边植物栽植的方式,探向水面的枝条或平伸、或斜展、或拱曲,在水面上都可形成优美的线条。

2、色彩构图

公园植物景观有丰富的色彩,而各种色彩又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随着波长的缩短,色彩给人的温暖感、面积感和兴奋感有下降的趋势,而距离感和重量感有增强的趋势。淡绿透明的水色,是调和各种公园景物色彩的底色,如水边碧草、绿叶,水中蓝天、白云对绚丽的开花乔灌木及草本花卉具衬托的作用。水池旁种植垂柳和蔷薇,春季垂柳枝叶娇翠欲滴,绿水与其倒影的色彩非常和谐:秋季它们棕褐色的秋叶又丰富了水中色彩。

3、透景与借景

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型式修剪,应与周围设计风格相协调,以免失去画意。栽植片林时,留出透景线,利用树干、树冠框以对岸景点。一些姿态优美的树种,其倾向水面的枝、干可被看作框架,与远处的景色构成一幅自然的画面。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在构图上可起到增加水面层次的作用,且富有野趣。园内外互为借景也常通过植物配植来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分析水景植物在公园中的造景技巧

1、水域宽阔处的水景植物造景技巧

此配置应以营造水景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景植物群落组合等。

2、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景植物造景技巧

此配置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运用手法细腻,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景植物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如黄菖蒲、水葱等以多丛小片壮植于池岸,疏落有致,倒影入水,自然野趣,水面上再适当点植睡莲,更丰富了景观效果。配置时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景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更无倒影可言。对生长过于拥挤繁盛的浮叶、挺水植物,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亲水及隔岸观景。

3、自然河流的水景植物造景技巧

河流两岸带状的水景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景植物可用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芦苇、蒲苇组团;慈菇、黄菖蒲、美人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睡莲、野菱组团等。

4、人工溪流的水景植物造景技巧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硬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以供种植水景植物绿化水体,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景植物与之协调,且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一般以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3~5株一丛点植于水中块石旁,清新秀气。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景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景植物之美。

四、探析水景植物在造景技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1、水景植物在造景技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景植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水景植物的应用上许多地市品种比较单一,且缺少合理的搭配种植,景观的季相变化考虑较少,常出现冬季景观较差的现象,个别小面积水域绿化时水景植物应用较多,过于拥挤,水面上浮叶、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与水面面积的比例不恰当,影响了倒影的观赏效果。

2、水景植物在造景技巧应用中的建议对策

(1)合理使用现有水景植物种类,并注意季相的变化,顾全冬季景观的营造。(2)自然水域的水景植物配置在充分考虑景观的基础上,必须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平衡及物种的多样性为最终目标。(3)营造人工水景时,应选择既具较高观赏价值又能净化水质的水景植物,尽可能营造出景观价值与生态意义俱佳的水景。(4)水景植物在水景工程和污水净化工程应用中,应采用谨慎的态度,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本地区域的水景植物,切忌不顾立地条件而随意应用。(5)加强对水景植物的引种栽培和育种工作,并做好水景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营造公园水景时,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水体景观,还将景观美学与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它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水景植物造景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戴维.斯蒂文森.花园水景[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朱钧珍.公园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3]毛培李雷.水景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李光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公园水景植物造景技巧论文_李光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