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与会计软件的新概念--浅谈天波财务软件7.0版_工资核算论文

分析核算财务软件新概念——浅评天博财务软件7.0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务软件论文,新概念论文,浅评天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帐务处理的会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会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管理需要的各种汇总数据,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里介绍天博软件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分析核算”。

1.1问题的提出从一个简单实例看看“分析核算”。假如企业有A、B两个生产部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成本项目有工资、原材料两种。企业按照<生产成本>+<部门>+<产品>+<成本项目>的科目结构设计了会计科目,通过日常帐务处理、记帐、汇总等处理,得到以下“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

一级科目

 部门

 产品

 成本项目

 金额(元)

生产成本

 2040

 A部门

620

甲产品 210

工资

  100

材料

  110

乙产品 410

工资

  200

材料

  210

 B部门  1420

甲产品 610

工资

  300

材料

  310

乙产品 810

工资

  400

材料

  410

以上“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可满足按照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同时对每个部门的各种产品、成本项目都可以得到汇总数据。很容易看出总生产成本2040元的组成如下:

A部门:生产成本是620元,其中甲产品210元,乙产品410元;甲产品的工资100元,材料110元;乙产品的工资200元,材料210元;

B部门:生产成本是1420元,其中甲产品610元,乙产品810元;甲产品的工资300元,材料310元;乙产品的工资400元,材料410元。

然而,这样的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对按照产品核算、按成本项目核算的单位显然是不够的,如:要查询甲产品、乙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中的工资费用和材料费用的汇总数等。

所谓“分析核算”就是日常核算的基础上,按照会计科目(部门、产品、成本项目)的各种组合进行交叉汇总的一种核算方法。

1.2分析核算的举例

下面是按照“分析核算”方法,对以上“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进行的几种变换。

1、按照<生产成本>+<产品>+<部门>+<成本项目>结构的科目汇总表:

一级科目

 产品

 部门

 成本项目

 金额(元)

生产成本

 2040

 甲产品  820

A部门 210

工资

  100

材料

  110

B部门 610

工资

  300

材料

  310

 乙产品 1220

A部门 410

工资

  200

材料

  210

B部门 810

工资

  400

材料

  410

以上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可以满足按照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很容易看出总生产成本2040元的组成如下:

甲产品:生产成本是820元,其中A部门210元,B部门610元;A部门的工资100元,材料110元;B部门的工资300元,材料310元;乙产品:生产成本是1220元,其中A部门410元,B部门810元;A部门的工资200元,材料210元;B部门的工资400元,材料是410元。

2、按照<生产成本>+<成本项目>+<部门>+<产品>结构的科目汇总表

一级科目

成本项目

部门产品金额(元)

生产成本

2040

 工资

1000

A部门 300

甲产品

100

乙产品   200

B部门 700

甲产品

300

乙产品

400

 材料

1040

A部门 320

甲产品

110

乙产品

210

B部门 720

甲产品

310

乙产品

410

如上发生额及余额表,可以满足按照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很容易看出总生产成本2040元的组成如下:工资:生产成本中工资1000元,其中A部门300元,B部门700元;A部门中甲产品工资100元,乙产品工资200元;B部门中甲产品的工资300元,乙产品工资400元;材料:生产成本中材料1040元,其中A部门320元,B部门720元;A部门中甲产品工资110元,乙产品工资210元;B部门中甲产品的工资310元,乙产品工资410元。

3、按照<生产成本>+<产品>+<成本项目>结构的科目汇总表:

一级科目产品成本项目

金额(元)

生产成本 2040

 甲产品

    820

 工资

400

 材料 

420

 乙产品 1220

 工资   600

 材料   620

如上发生额及余额表,可以满足按照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很容易看出总生产成本2040元的组成如下:甲产品:生产成本820元,其中工资400元,材料420元;乙产品:生产成本1220元,其中工资600元,材料620元。该例中,结构变换还可以有多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3分析核算的概念

“分析核算”是对会计数据的进行交叉汇总、分析和统计,其目的在于从不同角度对会计数据的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例如:按照上面的实例,日常的凭证录入和核算中输入了基础数据,其科目结构为<生产成本>+<部门>+<产品>+<成本项目>,期末自动生成第一个发生额及余额表。通过“分析核算”,系统按照其他科目结构自动生成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从而实现对会计数据的交叉汇总。

按照“分析核算”进行会计数据变换,实现的基础是完全具备的、也是可行的。从速度来看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按照数学理论来看,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数据变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N段科目可以有种科目结构。

如三段科目可以有15种结构、四段科目可以有64种结构、八段科目可以有109600种结构等等。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会计科目逐级汇总的特点和会计工作管理的要求来看,实际工作中需要常用的几种结构就可以了,例如:上例中<生产成本>科目中设了〈产品〉、<部门>、<成本项目>等科目段,就可以按照下面的15种结构进行查询:

1.<产品>

2.<产品>-<部门>

3.<产品>-<成本项目>

4.<产品>-<部门>-<成本项目>

5.<产品>-<成本项目>-<部门>

6.<部门>

7.<部门>-<产品>

8.<部门>-<成本项目>

9.<部门>-<产品>-<成本项目>

10.<部门>-<成本项目>-<产品>

11.<成本项目>

12.<成本项目>-<产品>

13.<成本项目>-<部门>

14.<成本项目>-<产品>-<部门>

15.<成本项目>-<部门>-<产品>

考虑到会计科目逐级汇总的特点,以上结构中4、5、9、10、14、15等6种结构包括了其他9种结构,因此,科目结构变换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种类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当科目分段比较多,每个段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时(如部门、成本项目、产品都比较多),手工变换是极其困难的;考虑到分析结果的实效性,手工进行分析核算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使用计算机以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计算机能够在几分钟之内解决用户的任何结构变换。

1.4分析核算的实践

“分析核算”是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中提出来的现实要求,因此,“分析核算”将会成为今后会计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核算”,对会计数据综合分析以达到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目的,是天博财务管理系统在会计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创新和突破。

“分析核算”的实现方法不同于一般的逐级汇总和分级管理,会涉及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天博软件通过一套科学、灵活的科目体系实现了“分析核算”,主要概念有:科目段、科目结构、科目结构变换、分析核算等。

标签:;  ;  ;  ;  ;  ;  

财务分析与会计软件的新概念--浅谈天波财务软件7.0版_工资核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