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发展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则明确宣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这一重大论断,既是对我们党带领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奋斗历程、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同时又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一重大论断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初步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其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首要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社会建设部分的首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因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的背景,对其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包含的思想基础、内涵特征、制度、经验价值等的深刻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反过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育成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社会事业的基础上,对这条道路的研究,可以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提供重要的资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探索过程,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是一致的。在党领导下的长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根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端。”[2]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正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实际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同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突破口就是人才问题和教育领域的改革。“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两次找有关同志谈话,都是强调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必须要抓教育,一定要在党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5]1978年3月18日,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1978年4月22日,召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要求。这些论断和要求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相一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不断地调整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政策以回应新出现的教育问题,逐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这条路径我们就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条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内涵与特征,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袁贵仁同志在全国高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条道路遵循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6]同时,袁贵仁同志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一文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内涵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优先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育人为本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促进教育公平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提高教育质量之路。[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条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唯一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科学地处理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遵循教育规律的关系,科学地处理了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科学地处理了继承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科学地处理了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科学地处理了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科学地处理了教育规模扩张与提高质量的关系。这条道路“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的基本经验,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基本理论,又体现了中国国情;既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又建立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继承了我国教育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教育之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领导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开创者、领导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辉历程,把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9]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民主主义教育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首先,党对教育事业的政治领导保障了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10]。其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的如“三个面向”、“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重要理论与论断,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都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核心价值和指导思想。另外,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理论、方针和政策。”[11]如:1982年,党的十二大强调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党的十三大突出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位置和基础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与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进“教育公平”和“创新型国家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人为本”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这些方针和政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指南。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实践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也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保障下形成和发展的。首先,“道路引领制度建设”[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之路,这条道路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必然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鲜明标志。其次,“制度又为道路提供制度保障”[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突破口,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制度是规范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因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范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教育政策以及法律体系组成。教育领导制度、党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制度,体现教育的性质和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主要标志;国民教育制度、教育公平制度、终身教育制度是教育基本制度,规定教育的基本原则,对教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优先发展制度、教育质量制度、对外开放制度、教师发展制度则是教育的具体制度,推动着我国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们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 整体设计、系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建设,可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度变革是关键,是重点。《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完善推进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的着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建设应注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注重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与构建终身学习平台有机结合,注重强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与引导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有机结合,注重统筹整个社会相关领域协同发展与教育制度改革目标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迫切需要从实践上、理论上、政策上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系统、科学研究,可以深刻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可以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丰富的素材,可以为向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宣传、传播中国特色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理论和政策奠定基础,还可为推广中国经验、在国际上展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制度影响力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要从实践维度客观地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轨迹,总结其所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教育发展成就。要从理论的维度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探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体系,总结其发展的基本经验。要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标签:教育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