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Cream of the Crop(论文文献综述)
陈清华[1](2021)在《莫让“宠爱”变“溺爱”——从贾浅浅的诗说开去》文中认为1. 诗歌诗歌是落在肩头的雪,不是头皮屑。在这个自媒体快餐一天"烹饪"上亿文字的今天,一个写诗的人能火起来,真的奇观了。2021年1月28日,微信公众号"文学自由谈"刊发了评论者唐小林的文章《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贾浅浅的诗作中出现了一些"尸字头"、描摹"黄白之物"的文字,批评者认为其在"以诗歌的名义大肆糟蹋和亵渎诗歌"。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王勇[3](2020)在《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云南小凉山彝族粪塘为研究对象,以物的社会生命为分析理论,试图呈现出粪塘成为彝族社会成员并参与当地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粪塘作为传统肥料生产的空间长期存在于农业社会之中,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以往的研究中,在科学主义的视角下,粪塘常被视为客观独立的物体用以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价值意义,而这恰巧忽略了粪塘作为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动态联系。在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中,粪塘与家庭中、社会中的人和事物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众多的联系中,粪塘的“人”观得以呈现。粪塘不仅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联络着庭院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粪塘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参与了彝族众多的节庆空间。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粪塘社会生命的呈现。首先,彝族庭院式的家庭观为粪塘成为家庭中拥有生命的成员提供了文化基础。其次,粪塘的生育死与庄稼的死育生存在一个辩证交替的过程。庄稼丰收,秸秆入粪塘,粪塘新生开始;冬季育肥,土地修养,粪塘走向成熟;肥料入地,春耕伊始,粪塘迈向死亡。这种辩证的逻辑使得粪塘与庄稼的生命历程在自然时间中得以交替呈现。彝族多鬼神信仰,拥有大量的仪式。粪塘作为仪式的组成部分参与到彝族节律仪式之中,而节律仪式依附于更大的节庆空间。仪式呈现粪塘的生命意义,而全社会参与的节庆空间则赋予了粪塘社会生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粪塘传统的社会生命受到了来自化肥和城市化的威胁。粪塘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粪塘没有消失,而是调试出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模式用以延续生命。
杨洁[4](2020)在《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文中研究指明赵本夫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风俗风景的描摹到风情人性的刻画,无一不体现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但最触目的还是对土地的深切爱恋。本论文以他的乡土书写为着眼点,以“地母”三部曲为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作者的创作经历,探讨其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想象,揭示和呈现作者对土地的皈依和崇拜。论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赵本夫及其作品,梳理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研究情况,在对“乡土”等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论文第一章,从天然情感与理性自觉两方面探究赵本夫乡土创作的缘由,并从作者情感转变与文学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其乡土创作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以作品为依托,分析赵本夫从女性视角书写的土地崇拜,勾连土地与母性从而构建地母神话,分析作者从荒原、人、动物三个层面书写的原始野性生命力。第三章分析作者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分析作者对现代文明造成人性扭曲和生命萎缩的控诉,揭示作者回归土地与自然以获得生命救赎的理想诉求。第四章结合相关文学史论述,分析赵本夫乡土小说与“新写实”和“新历史”流派的乡土创作的异同,阐述赵本夫对农民和乡村形象的另类书写以及对传奇与温情的浪漫审美追求。
章玉茹[5](2020)在《人神共场:老君山黎明地区傈僳族山神信仰与生态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水自然是山地民族重要的生产生活要素之一,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形成了与山水自然相关的独具特色的山神信仰体系。笔者所言之山神,究其本质是对山体、山中的自然现象和山中种种神秘力量的人格化,是超自然力量的高级形态。山神信仰研究将“山神”这一形象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关注人们对自然的感知,梳理原始宗教中的山神信仰体系及其祭祀仪式,并经由“山神”这一符号来窥探特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能够为我们理解山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生态行为及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重要视阈,对于丰富我国西南民族山神信仰研究个案及民族地区山水自然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也是对传统生态观念现代性转型认识的延伸,能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区域文化价值提升。从广义上说,山神信仰的范围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对山中种种神秘力量的崇信,即指一种具有人格但没有形象的超自然力量,因为它是模糊不清、隐隐莫测的,所以人们总是将它与具体的自然事物和力量相联系,这种神秘力量是山神观念的最初形态。其二是对掌管山中一切事务的神灵的崇信,即既有人格,又有形象(如人形、动物形等)、神性和司职的山神。本文选取的田野点为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其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腹地的老君山地区,以神奇壮丽的丹霞地貌,错落有致的高山湖泊着称,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居住在当地的傈僳人认为,大自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而是充满神灵的,日、月、山、川、河、流、树木等等,都幻化为“尼”(ni31),他们主宰不同的生命,发挥不同的功能,而“米司尼”(mi33 s(?)33 ni31)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并且决定着人的吉凶祸福。当地傈僳族居民生活在这样人神共场的场域空间,衍生出一套山神信仰下的山水自然互动行为和生存哲学,人们通过“尼”(ni31)的祭祀仪式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因之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态规训与护林制度,指导其生态行为。文章旨在以老君山黎明地区傈僳族对山水自然的“感知——敬畏——信仰——规范”为线索追溯山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串联起傈僳族与山水的认知和互动行为,探究其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意义,从而使我们对多样性的地方性知识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导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包括四个章节。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资料收集方法,同时对学界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系统梳理。第一章介绍了黎明乡的文化生态背景、历史、生计与族群以及田野点的基本情况;第二章叙述的是傈僳族对自然的感知及人神共享的空间观,着重对以老君山为载体的宗教文化与山神信仰体系进行研究。此部分以神话传说与口头文学作品中的山水自然为导入,梳理人们对山体、山中自然现象和山中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譬如米司山神、水火沟壑、动植物、天体自然、山中神秘力量等。第三章从傈僳族氏族图腾入手,对生命溯源的伦理观进行描述和分析,梳理与人生礼仪相关的祭祀仪式,概括与分析傈僳族山神祭祀活动与生命认知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中蕴含的生态观念。第四章探究傈僳族道法自然的生产观,他们依据不同的海拔居于山,农具获取于山,生产于山,采集医药于山,并依据花开花落、候鸟回归、草木枯荣等规律性的自然变化记录时间,安排生产活动。对他们依据不同海拔生产、居住与祭祀仪式中所体现的在自然中的实践活动与护林制度进行研究梳理,探讨其生态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山地民族傈僳族的传统生态观念及其现代转型,认为在傈僳族传统宗教信仰中将对米司山神的崇拜置于突出地位,而将人与自然万物视为同源生命体之观念是傈僳族先民自然观和生态观的思想根源之一,体现了傈僳族先民在漫漫岁月中与大自然朝夕相处得出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经验,这种传统的生态观念为黎明地区的傈僳族世代继承,并指导其生态行为,形成坚实的生态自觉性,使今天的黎明成为众人向往的生态园区。这些传统生态观念在现代社会亦将有益于推进山地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淑梅[6](2020)在《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甘肃南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甘南地区藏民族饮食糌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饮食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糌粑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以甘南藏族饮食文化被甘南各族群所共享并在各族关系中发挥纽带作用的糌粑为主线,全面对甘南饮食糌粑做出文化阐释,深入探讨糌粑成为甘南各族共享的饮食文化形成原因,甘南各族人民对糌粑的独特情怀建构,以及通过糌粑来探讨甘南各族群之间的融合。以藏族饮食糌粑为切入点透过糌粑,理解甘南饮食文化,赋予饮食、人、族群特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缘由,对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进行田野点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糌粑的原料,制作工艺,糌粑种类;第三章主要从食糌粑的主体、时间、场所来介绍糌粑的人文空间,从文献中梳理糌粑的历史记载,从口味传承、信仰传承、技艺传承三方面来介绍糌粑的文化延展。第四章,主要从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文化共享来分析糌粑成为甘南各族共享文化的成因。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是甘南各族食享糌粑文化的总结并思考甘南人以糌粑作为共享文化背后的成因以及塑造的情感记忆。
Quach Cong Nam[7](2020)在《越南芒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 ——以清化省为例》文中提出我是越南在中国的留学生,多年在中国学习并不断反思越南少数民族(芒族)的传统文化变迁。自20世纪90年代起,越南社会学界把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的社会形态理论转向了各民族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现代化进程,涌现出了一批有关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成果,但有关芒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理论研究。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全国的芒族人口有1268963人。芒族的人口数量,居全国少数民族的第三位,是少数民族中比较大的民族。芒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代主要居住和平省、清化省及其邻近地区,属于和平省的原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芒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越南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原本封闭落后的芒族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着显性或隐性的变化,对这些文化变迁的描述和变迁深层原因的挖掘,以及对变迁所带来的对芒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成为当今越南芒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芒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研究成果及社会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本文以清化省的芒族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其文化变迁的典型案例来说明越南芒族文化变迁过程,同时将清化省的几个县社作为参照,进行比较,试图总结出芒族传统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特点,并反思其得失及何以得失。我们调查发现,芒族的语言文化、穿着文化、住宅文化以及婚姻家庭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如果将清化省芒族人的芒语来代表越南芒族语,可以看到芒语已经成为一种衰退的语言。在清化省芒族人居住的地区,芒语已经不是区域内的优势语言,最多只是村落中的一个通用语言。芒语不停地受到京语和其他语言的影响,其70-75%的固定词语是从京语借来,衰变速度越来越快。语言的衰变过程也是群体分化过程。不过,目前芒族语还可以用自己的语法来规范外来词,而不破坏自己已有的结构。此外,很多清化省的芒族人家集居在农村,形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由此,芒语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越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影响下,芒族人的穿着文化、住宅文化的变化非常显着。传统服装不再是许多芒族人的日常穿着,而是节日礼服。在乡村,高脚屋比以前少,但仍较普遍;不少的新建房屋仍模仿传统高脚屋,但使用新材料和新的建筑风格。在市镇中心等文化交流融入力度较强的地方,高脚屋几乎不复存在。房屋结构发生变化,室内装修也朝着更为复杂、更为便利和更为清洁的方向改变。再次,清化省芒族在婚姻和家庭变化主要有:传统文化因素消失或者削弱;出现很多外来文化,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男女双方在婚姻的自主权得到加强;婚姻礼仪和手续得以简化;社会关系网络日益得到扩大等。在多民族多文化的环境下,许多芒族青年与其他民族的青年结婚,他们的家庭文化以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也随着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淘汰了原来的一些文化元素,如迎亲工具和家庭教育性等。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权威逐步消失,子女的发言权逐步提高。目前,虽然一些传统婚姻和家庭文化要素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但也有一些重要元素依然保存,如婚姻礼仪。婚姻和家庭的变化具有渐变性,如早婚和索礼等习俗虽然发生一定变化,但很难消失,很多变化都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婚姻和家庭的变化并不是彻底否定或者彻底丢弃传统婚姻和家庭文化,而是吸收、继承新时代的合适元素,从而创造出具备现代社会积极性的变化。总之,芒族文化变迁呈现出一些规律性:芒族人与其他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文化交流和借用而导致文化结构和内容发生变化;芒族因吸收、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化而发生变化,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体系朝着更为现代的方向转变;文化变迁不可避免,但变迁的时间漫长且速度缓慢。越南清化省芒族文化变迁的理论启示是:文化变迁受到文化交流和文化适应的影响,更是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发展过程。第一,文化变迁的内在实现模式,是群体中个体的多方面文化不断地遵照分化—调适—整合—再分化—再调适—再整合的次序,螺旋式循环上升而实现的。清化省芒族人的语言变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家庭、个人心理、社会语言环境等因素造成影响,但从内在过程来看,其是逐渐通过群体的不断分化、调适和整合而发生。例如当前芒族人传统服装仍处于分化阶段,传统服装被革新、改造,力争适应现代生活,同时又通过不同方式维持传统服装。清化省芒族人居住文化变迁的内在过程,依然是不断重复的群集分化-调适-整合过程。第二,文化变迁过程实际上相当于溶质在溶体中溶解的过程,会出现变迁的饱和,文化变迁要素的沉淀遵循相似相容原则,文化变迁具有可控性。第三,文化变迁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洪雷明[8](2020)在《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玛牧特依”,汉语译为《教育经典》。在彝语里“玛”意为教育、训导、劝说之意,“牧”意为智慧、为人处世、优良之意,“特依”意为书、经,“玛牧特依”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书”。1它是彝族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涉及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内容,是一部全面阐释古代彝族阶级关系、社会结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古文献。因此,本次研究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重点运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高中部为个案,以该校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以下简称《玛牧特依》选编内容)为研究重点,重点探讨《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文化保存、选择和创造的教育价值以及对学生“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阐明。第一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材使用点概述。主要介绍教材的编写地——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的历史沿革、人员结构以及教材的编译流程,也介绍了社会上《玛牧特依》的研究机构——凉山州玛牧文化协会的历史沿革与组织构架、会员制与人员管理、推广与宣传等,并重点介绍教材的使用地——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历史沿革、近几年教育情况,《玛牧特依》的教育开展情况,且重点对被调研教师和被调研学生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第二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及其教育价值分析。主要概述选编内容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及主要内容;同时阐述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一方面以教育的文化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选编内容在教育的文化保存、文化选择以及文化创造三个方面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以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分析选编内容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第三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成效分析。主要介绍选编内容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包括有助于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理想追求的确定和有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善。同时,从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对其自身的积极影响。第四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介绍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比如,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价值,轻视个体个性化;过于注重教育的人文价值,轻视教育的科学价值;过于注重教育的传承价值,轻视教育的创新价值以及“美育”和“体育”教育价值的缺失。同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其中主观原因包括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客观原因包括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个方面。第五章,提升《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的对策。该部分主要从政府及教育部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政府及教育部门主要从增添选编内容,加大研究支持力度,完善辅导用书以及增设彝文课程,拓展玛牧用途等方面提出建议。社会层面主要从加强玛牧的宣传与推广,助力玛牧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学校层面主要从强化师资建设,协调课时安排,解决奖励不公问题,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提出建议。家庭层面主要从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开展家庭玛牧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姜美芳[9](2020)在《浦北傩面艺术原型与造型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傩面是民间傩戏表演不可或缺的仪式道具,它贯穿于傩戏故事的全过程给傩戏表演穿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傩戏面具来源于原始人类对头颅的崇拜,面具使得傩戏角色超越现实的局限,将角色神灵化增强了傩戏表演的趣味性,因此有“无面不成傩”一说。傩文化在钦州市浦北县以节日与祭祀作为主要的呈现形式,当地人有着特定节日来进行傩文化相关的活动,当地人把这一特定节日称为“岭头节”,把傩戏表演称为“跳岭头”。这一节日相继举行的时间纬度将近两个月,半数以上浦北县的村镇相继庆祝这个节日。傩戏其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傩戏不仅充当一种为人民平安幸福生活的一种仪式慰藉,也作为地方文化旅游重点发展的对象。本文试以傩戏表演最突出的视觉元素——面具,作为切入点,以对钦州市浦北县的地方傩戏面具实地考察为依托,从设计学、艺术学、社会人类学、戏剧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学科综合的理论视角对傩面的艺术价值进行翔实探查,其目的分为三个层面:首先,通过傩戏剧本线索挖掘傩戏面具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内涵。深入剖析当地人们群体的文化习惯,包括:群体对于自然的认识、与自然相处的方式、群体的聚集;其次,对钦州傩戏面具艺术原型研究,从戏剧理论与社会人类学等学术的视角来分析面具背后的戏剧原型与戏剧角色的性格,通过面具角色的文本记述与现实雕刻塑造的面具角色来反观当地人们对于美丑的选择即精神审美;再则,以设计学和艺术学的理论对面具的工艺、材质、纹理、装饰、色彩等元素进行艺术审美。最后,傩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并得以留存至今,其间蕴含了丰富的人类文明,本文通过对浦北傩戏面具的民俗留存、文化蕴含、角色原型、造型特征、维护与发展的方案多方面启示群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共以浦北傩面作为钦州傩文化研究的着力点,并从以下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陈述钦州傩戏的起源,文化渗透以及留存状态。第二部分,从浦北傩面的故事起源、村落分布、原型分类、原型性格四个层面对浦北傩面的原型进行探索;第三部分,从色彩、材质、造型、装饰审美四个方面对浦北傩面进行艺术特征的分析与审美;第四部分,对浦北傩面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构想,从恢复与保护提出文化创造与创新的可行性方案;最后,对浦北傩面的创意设计进行了实践。傩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因此对傩面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空间。研究浦北傩戏面具面不仅对保留地方传统文化,对其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松芳[10](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二、The Cream of the Cro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ream of the Crop(论文提纲范文)
(1)莫让“宠爱”变“溺爱”——从贾浅浅的诗说开去(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 |
2.贾平凹 |
3.现在 |
4.一辈子 |
5.文学 |
6.贾浅浅 |
7.读过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3)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物的社会生命的研究 |
(二)关于粪塘的研究 |
(三)彝族节庆的研究 |
(四)凉山彝族农业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参与观察法 |
(二)访谈法 |
(三)结构分析法 |
四、理论分析框架 |
五、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粪塘:隐身的成员 |
一、庭院中的彝族家庭 |
二、家屋:人的居所 |
(一)家屋地址的选择 |
(二)房屋建筑的演变 |
(三)人居的空间分布 |
三、圈棚:牲畜的修养地 |
(一)圈棚的位置 |
(二)圈棚的样式 |
四、自留地:庄稼的家园 |
(一)自留地的位置 |
(二)自留地的交换 |
五、粪塘:人畜地的联络人 |
(一)粪塘的建造 |
(二)粪塘的功能 |
(三)人畜地的交流 |
第二章 粪塘的新生与庄稼的死亡 |
一、庄稼的丰收 |
(一)苦荞的收割 |
(二)打苦荞 |
(三)苦荞的保存与加工 |
(四)其他作物的丰收 |
二、粪塘的新生 |
(一)粪塘的修整 |
(二)粪塘的新生 |
三、火把节:尝新、祈福与驱虫 |
(一)火把节的尝新仪式 |
(二)火把节驱虫与祈福 |
第三章 粪塘的孕育与土壤的养育 |
一、粪塘的孕育 |
(一)粪便的收集 |
(二)秸秆的堆积 |
(三)松针的加入 |
(四)肥料的发酵 |
二、土壤的养育 |
(一)犁地 |
(二)牲畜圈地 |
三、彝族年:嫁、娶与成年礼 |
(一)彝族年:社会的成熟 |
(二)彝族女性的成年礼 |
(三)彝族婚礼:嫁与娶 |
第四章 粪塘的死亡与庄稼的新生 |
一、粪塘的死亡 |
(一)粪肥制作 |
(二)肥料的分类 |
(三)运输肥料 |
二、庄稼种植与施肥 |
(一)苦荞的种植 |
(二)洋芋的种植 |
(三)其他作物的种植 |
三、三月三:丰产仪式与春耕 |
(一)三月三与二月八 |
(二)丰产仪式与春耕 |
第五章 被威胁的粪塘 |
一、化肥:粪塘生命的威胁者 |
(一)化肥的进入 |
(二)洋芋公司 |
二、城市化:人与粪塘的割裂者 |
(一)人口移动 |
(二)卫生革命 |
三、粪塘的适应:传统与现代并行 |
(一)农家肥与化肥的混用 |
(二)有机肥的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4)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赵本夫及“地母三部曲”概述 |
二、赵本夫作品研究综述 |
三、概念厘清 |
四、问题意识阐述 |
第一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生发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下的自发与自觉 |
一、农民之子的原初情感 |
二、知识分子的理性自觉 |
第二节 从“地母”的“难产”说开去 |
一、艰难的挣扎:乡土何去何从 |
二、喧嚣中的困惑:乡土书写何去何从 |
第二章 乡土的诗意建构:地母神话与生命理想 |
第一节 女性视角下的土地崇拜 |
一、原始土地信仰的重建 |
二、柴姑:“地母”的化身 |
三、谱写女性与土地命运的共同曲 |
第二节 恣肆生命的乌托邦书写 |
一、“荒原”:生命的舞台 |
二、“野性”的生命内涵 |
三、动物原始的生命热力 |
第三章 “离土”与“近土”:文明反思和土地皈依 |
第一节 叛离土地:生命的自我放逐 |
一、秩序与心灵的冲突 |
二、生命的弱化与萎缩 |
第二节 移植的“土地魂” |
一、寻找土地:从天易到柴门 |
二、恢复土地:从石陀到天柱 |
第四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审美取向:农民本色与文人气质 |
第一节 “新写实”?“新历史”? |
第二节 乡村形象的反拨:农民与农村权力 |
第三节 传奇与温情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赵本夫创作年表 |
后记 |
(5)人神共场:老君山黎明地区傈僳族山神信仰与生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及理论视角 |
一、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生态观及内涵 |
(二)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观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 |
(二) 关于山神信仰的研究 |
(三) 关于宗教信仰与生态观研究 |
(四) 关于傈僳族宗教信仰的研究 |
三、理论视角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参与观察法 |
(三) 非结构性访谈法 |
第一章 走进黎明: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黎明的生态文化 |
一、黎明生境 |
二、傈僳族民俗概要 |
第二节 历史、生计与族群 |
一、历史 |
二、族群 |
三、生计 |
第二章 人神共享的空间观 |
第一节 古老神话中的山水自然 |
一、人景相联的红层丹霞地貌空间 |
二、高山深壑里的峡谷与山峰 |
第二节 大山里的神祗 |
一、对天体的崇拜 |
二、对山石水火的崇拜 |
三、对动植物及其他神秘力量的崇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依存自然的生命生活观 |
第一节 氏族图腾与传统生态伦理构建 |
一、动物姓氏的来源 |
二、动植物图腾观念与传统生态伦理 |
三、氏族宗支的团结与互助 |
第二节 山神信仰下的人生礼仪与民俗活动 |
一、大羊场上的男女社交 |
二、山神信仰下的婚俗习俗 |
三、与山体有关的促孕活动 |
四、山神信仰下的新生与命名 |
五、山神信仰下的丧葬与葬乐 |
六、吃臭水——群欢众悦的水边风情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法自然的生产观 |
第一节 时间观念与自然历法 |
第二节 山水之生产活动 |
一、立体种植 |
二、畜牧业 |
三、狩猎和采集 |
第三节 生产活动与地域性过渡之祭祀仪式 |
一、生产活动之祭祀仪式 |
二、地域性过渡之祭祀仪式 |
第四节 传统生态伦理观与护林制度 |
一、人与自然互为兄弟 |
二、“欠债”、“偿债”与报恩 |
三、护林制度与生态规训 |
四、山地民族传统生态观念的现代转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 |
第二节 甘南糌粑:共享食俗文化 |
第二章 糌粑构成与类型 |
第一节 糌粑物质成分 |
第二节 糌粑生产工艺 |
第三章 糌粑文化空间与展演 |
第一节 糌粑人文空间 |
第二节 糌粑文化展演 |
第四章 糌粑文化传播、认同与共享 |
第一节 糌粑文化传播 |
第二节 糌粑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糌粑文化共享 |
结语“捏团”的糌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越南芒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 ——以清化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乡村研究的再次勃兴 |
二、残缺的田野镜像:多民族杂居区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
三、扩展与深化:芒族研究将一步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文化变迁相关研究综述 |
二、芒族文化变迁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基础概念 |
一、文化价值 |
二、文化本色 |
三、文化变迁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个案描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化变迁: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本文拟采用的文化变迁理论 |
第二节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衰变中的语言 |
第一节 芒族语概况 |
第二节 芒族语:母语使用的群体分化及词汇结构变迁 |
一、芒族母语使用的群体分化 |
二、芒族语词汇结构的变迁:京族语化 |
三、芒族母语使用状态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语言兼用和转用 |
一、芒族的语言兼用:京族语最普遍 |
二、京族语:芒族语最主要的转用语言 |
三、芒族语言选用场景 |
第四节 芒族的语言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认识 |
第五节 与参照县份的比较 |
第四章 芒族房屋和服饰的变迁 |
第一节 芒族房屋的变迁 |
一、房屋形式的变迁:最初是茅屋到高脚屋、木材房、瓦房、平房 |
二、房屋内部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从没有分别房间到有明显的分隔 |
三、地面状况及室内陈设的变迁:地面材料及功能、室内添加家居 |
四、清化芒族庭院布局与家园 |
五、居住空间的变化:倾向于住在更低的区域、近交通道路 |
六、与参照县份的比较 |
第二节 服饰的变迁:服饰的时向化 |
一、芒族的传统服装 |
二、芒族人服饰的时向化 |
三、与参照县份的比较 |
第五章 动态变化中的婚姻、家庭 |
第一节 芒族婚姻惯习、方式、婚礼及族际通婚的变迁 |
一、芒族传统婚姻惯习及婚礼仪式 |
二、芒族传统婚姻惯习的变迁 |
三、芒族的结婚方式及婚礼的简约化 |
四、芒族的族际通婚及“通婚圈” |
五、与参照县份的比较 |
第二节 芒族家庭结构与互动的变迁 |
一、芒族家庭结构的动态变迁:家庭模式与家庭关系的变动 |
二、芒族亲缘网络的维持:宗族与亲戚 |
三、与参照县份的比较 |
第三节 芒族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强关系和弱关系 |
一、芒族家庭的强关系网络 |
二、芒族家庭的弱关系网络 |
第六章 启示、发展、未来 |
第一节 越南芒族文化变迁的理论启示 |
一、从分化到整合:文化变迁的内在实现模式 |
二、溶液特征与文化变迁理论 |
三、环境与文化变迁 |
第二节 现代化背景下芒族变迁与发展 |
一、芒族文化变迁趋势及其导引 |
二、现代化背景下芒族的发展 |
三、清化芒族文化变迁对芒族发展启示 |
第三节 变迁中走向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玛牧特依 |
(二) 一类模式 |
(三) 《彝语文》教材 |
(四) 教育价值 |
(五) 选编 |
三、相关理论 |
(一)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 教育的文化功能理论 |
四、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多学科视角下《玛牧特依》研究 |
(二) 一类模式研究综述 |
(三) 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编写研究综述 |
(四) 相关研究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访谈法 |
(三) 观察法 |
(四) 问卷法 |
第一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材使用点概述 |
第一节 四川省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简介 |
一、历史沿革 |
二、人员结构 |
三、编译流程 |
第二节 四川省凉山州玛牧文化协会简介 |
一、历史沿革与组织架构 |
(一) 历史沿革 |
(二) 组织架构 |
二、会员制与人员管理 |
(一) 会员制 |
(二) 人员管理 |
三、推广与宣传 |
四、未来规划 |
(一) 《玛牧特依》大融合 |
(二) 立足凉山、走向中国、迈向世界 |
第三节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简介 |
一、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历史沿革、教育情况及师生情况 |
(一) 历史沿革及教育情况 |
(二) 教师与学生情况 |
二、被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 被调研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 被调研学生的基本情况 |
三、《玛牧特依》教育开展情况 |
(一) 国旗下《玛牧特依》集体诵读 |
(二) 增添《玛牧特依》校园文化 |
(三) 坚持开展《玛牧特依》课堂教学 |
第二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及其教育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 |
第二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 |
一、《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文化价值分析 |
(一) 教育文化保存功能 |
(二) 教育文化选择功能 |
(三) 教育文化创造功能 |
二、《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分析 |
(一) “德育”的教育价值 |
(二) “智育”的教育价值——“勤学好问” |
(三) “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倡勤劳,忌懒惰” |
第三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成效分析 |
第一节 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
一、有助于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 |
二、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
三、有助于学生理想追求的确定 |
四、有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善 |
第二节 对《玛牧特依》的积极影响 |
第四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价值,轻视个体个性化价值 |
二、过于注重教育的人文价值,轻视教育的科学价值 |
三、过于注重教育的传承价值,轻视教育的创新价值 |
四、“美育”和“体育”教育价值的缺少 |
第二节 影响《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 |
一、主观原因 |
(一) 教材自身的原因 |
(二) 学生自身的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一)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 社会的推广程度不高 |
(三) 学校的自身存在问题 |
(四) 家庭的帮扶程度不足 |
第五章 提升《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及教育部门层面 |
(一) 增添选编内容,完善选编内容的质量 |
(二) 加大研究支持,解决古彝文的困惑 |
(三) 完善辅导用书,解决师生教与学的困难 |
(四) 增设彝文课程,解决学生彝文基础薄弱的问题 |
(五) 拓展玛牧用途,帮助当地脱贫攻坚 |
第二节 社会层面” |
(一) 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玛牧的宣传与推广 |
(二) 增强社会责任,助力玛牧的传承与创新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 强化师资建设,解决教师缺乏问题 |
(二) 协调课时安排,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
(三) 积极对上沟通,解决奖励不公问题 |
(四) 加强对外合作,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
第四节 家庭层面 |
(一) 积极参与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
(二) 家庭玛牧教育,努力帮扶学校玛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的具体内容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分访谈内容 |
附录五: 部分照片 |
致谢 |
(9)浦北傩面艺术原型与造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傩面研究的背景 |
1.1.1 傩文化的起源 |
1.1.2 傩与戏的关系 |
1.1.3 傩面是傩戏中重要的部分 |
1.2 国内外傩面研究成果 |
1.2.1 目前对国内傩面艺术的研究 |
1.2.2 目前对国外傩面艺术的研究 |
1.3 傩面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1 傩面具有艺术审美与价值 |
1.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1.3.3 解决傩面制作工艺恢复和继承面临的危机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钦州浦北傩戏面具概况 |
2.1 中国傩戏面具概况 |
2.1.1 中国傩戏分类 |
2.1.2 中国傩戏面具发展 |
2.1.3 中国傩面分布状况 |
2.2 钦州傩文化概述 |
2.2.1 傩文化在钦州的文化渗透 |
2.2.2 傩戏面具在钦州的留存状况 |
2.3 浦北傩面概述 |
2.3.1 浦北傩戏的属性 |
2.3.2 浦北“跳岭头” |
2.3.3 浦北傩面呈现的精神意涵 |
第三章 浦北傩戏面具的艺术原型 |
3.1 浦北傩戏面具的起源与留存 |
3.1.1 浦北傩戏面具的起源 |
3.1.2 傩文化在村落的具体分布与差异 |
3.2 浦北傩面唱格内容的分类 |
3.2.1 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唱格 |
3.2.2 以民间传说与故事编写的唱格 |
3.2.3 以鬼神传说为内容的唱格 |
3.2.4 以历史人物传说传记为内容的唱格 |
3.2.5 以民间农事农务为内容的唱格 |
3.3 浦北傩面的角色原型 |
3.3.1 “跳岭头”表演中的面具角色 |
3.3.2 五雷原型 |
3.3.3 傩面人物原型的个性 |
第四章 浦北傩戏面具的造型特征 |
4.1 色彩特征 |
4.1.1 色彩的搭配 |
4.1.2 色彩与文化习惯 |
4.1.3 色彩与心理 |
4.2 工艺特征 |
4.2.1 环境与材料 |
4.2.2 傩面的制作 |
4.2.3 工艺特色 |
4.3 造型特征 |
4.3.1 面部造型 |
4.3.2 头部装饰 |
4.3.3 造型特色 |
4.4 装饰与审美 |
4.4.1 平面图案 |
4.4.2 装饰语言 |
4.4.3 审美与价值 |
第五章 浦北傩戏面具传承与发展 |
5.1 浦北傩面处境 |
5.1.1 傩戏文化产业衍生受限 |
5.1.2 传承人普遍高龄化 |
5.1.3 傩面制作工坊凋零 |
5.2 浦北傩面的传承价值 |
5.2.1 时代背景对传统文化冲击与启示 |
5.2.2 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 |
5.2.3 促进群体的自我认同与凝聚 |
5.3 浦北傩面的开发与利用 |
5.3.1 传统在互联网时代重新成为新潮 |
5.3.2 传承与创新 |
5.3.3 传统与文创的结合 |
第六章 浦北傩戏面具的设计与应用 |
6.1 设计应用 |
6.2 设计与展望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A 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The Cream of the Crop(论文参考文献)
- [1]莫让“宠爱”变“溺爱”——从贾浅浅的诗说开去[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05)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D]. 王勇.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8)
- [4]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D]. 杨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人神共场:老君山黎明地区傈僳族山神信仰与生态观研究[D]. 章玉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D]. 马淑梅.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7]越南芒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 ——以清化省为例[D]. Quach Cong Nam.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D]. 洪雷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浦北傩面艺术原型与造型特征研究[D]. 姜美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