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张莉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张莉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900

绪论

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幼儿群体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肺炎患者若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则易导致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疾病,进而可加重患者的病情。

现状分析

目前,肺炎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治疗及抗生素用药治疗,以上治疗方法均可对患者体内的肺炎致病菌进行有效清除[2]。受年龄因素影响,多数该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较差,进而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基础上,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目的

探讨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基线资料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

一般资料:患者因肺炎于2018年4月13日11:22于本院就诊,入院检查舒张压:71mmHg,收缩压:110mmHg,心率:141次/min,体温:38.5℃,患者家属代述咳嗽频繁,高热,经检查无其他身体不适,行常规对症治疗。

研究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消炎、镇咳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受环境方面因素影响,易感到强烈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进而可导致其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护理工作人员应与患者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少护理操作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布置病房。护理工作人员可主动与患者进行对话,从而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感。②饮食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并注意饮食结构,可在食物制作方法、形状等方面进行改良,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食欲。③病情观察:护理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重点观察。若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表现,则应遵医嘱为其应用退烧药物。患者在进行静脉滴注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应对静脉滴注速度进行合理调节,以免出现输液不良反应。④健康教育:受患者的年龄因素影响,健康教育对象转换为患者家属。护理工作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讲解肺炎相关的临床知识,并告知其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护理工作人员可与患者家属配合共同进行各项护理内容,进而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从而明显减少患者的治疗不适感,同时可显著改善护患关系。

结果评价

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体温为36.7℃,心律为83次/min,均处于正常范围,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表现得到明显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讨论分析

小儿肺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具有季节性发病的特点,冬季及春季为小儿肺炎的高发时期[3]。小儿肺炎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并发其他脏器类疾病,进而可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长发育情况均造成较大的影响。小儿肺炎患者的主要高发群体为低龄儿童,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患者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患者的呼吸道管腔均较为狭窄,且组织结构的弹性度较低[4]。部分小儿肺炎患者对肺炎治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进而易导致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期间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5]。

本报告中主要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这4个方面。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可对患者当下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受自身病情及环境因素影响,易出现烦躁、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易导致患者出现治疗和护理配合度降低,临床疗效下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为其应用适合的方式进行心理护理,进而使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并充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同时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由于小儿肺炎患者的年龄均较低,因此需由患者家属进行陪同照料,受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家属易出现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易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需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多加关注,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过程中,应建议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营养食物,进而可有效维持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类的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期间,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从而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期间,应将患者家属作为健康教育主体,并告知其小儿肺炎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病情知识,从而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产生正确认知,并鼓励患者家属配合参与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从而可使患者的护理干预抵触心理得到有效缓解,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可进一步达到提高小儿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目的。本报告结果显示,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率和体温均处于正常范围,且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表现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表明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体温水平及呼吸困难症状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新会.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2):2282-2283.

[2]孙凤.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5(31):143-143.

[3]陈继安.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应用的有效性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4):613-614.

[4]邓晓霞.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185-187.

[5]刘霞.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4):278-279.

论文作者: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张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