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300451
摘要: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活动从疾病护理走向预防、保健、康复扩展,由医院向社区、家庭扩展。单纯院内孕产妇健康教育已不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对院外产妇全面、全程、连续的健康服务,落实孕产妇及其儿童保健,必须实行产后访视,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产后访视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康复、改变家庭育婴行为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产后访视能解决母亲及儿童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可以转变观念,提高产妇自我保健和健康育儿能力,可以规范产后访视操作规程,提高访视人员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孕产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关键词:产后访视;母婴影响;发展策略
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产后访视执行多年来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康复、改变家庭育婴行为和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
1 产后访视的意义
1.1有利于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科学的喂养方式。母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随婴儿成长而自然调整,有利于婴儿全面发展[1]。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提高婴儿免疫能力,减少婴儿患病机会。有资料显示:做到频繁有效地吸吮母乳,是预防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4d高胆红素血症的简便、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并且哺乳的行为可以刺激子宫恢复,有利于产后重塑体形。同时母乳喂养过程中情感的交流对于婴儿心理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1.2 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
母乳喂养是一种需要学习和支持的行为,它的开始和持续需得到正确的经常的指导、支持及适宜的环境。母乳喂养是一种脆弱易变的行为,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改变,全社会应支持倡导母乳喂养,尤其在孕产期、产后访视中通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处方、个体化指导多种形式将母乳喂养、乳房保健、乳房充盈乳胀、乳汁淤积、乳汁不足等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家属,共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2]。在产后访视中,通过语言讲解配合正确的示范动作,与产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示范,可增加产妇的亲切感、依从感和信任感,让产妇由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合作。并且通过访视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还可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护理,主要是脐部和臀部护理,指导其进行新生儿洗澡及抚触。
1.3 便于指导产妇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产妇为初产妇,缺少生儿育女的经验,我国一般由家中老人照顾产妇,有些老的传统习惯与科学的产褥期护理知识相悖,有些行为甚至于对妇女的产褥期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产后访视宣教传播指导产妇科学坐月子,促进产妇健康,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1.4 产后访视能及时发现、处理产妇情绪异常,促进母亲顺利度过产褥期产后抑郁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的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3-4]。国内有报道产后胎盘激素,尤其是孕激素的急剧下降可能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有报道产后抑郁症与不良的性格特点、情绪有关,有人格障碍、强迫性格和焦虑的妇女易于发生产后抑郁;焦虑、抑郁程度与产后抑郁症呈正相关。孕产妇的性格以及孕前、孕期、产后夫妻关系,家庭状况、本人健康状况、产前检查次数、居住条件,父母、丈夫的关心、帮助、产后周围人的关心及异常孕产史、分娩准备、家人期盼程度及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产生泌乳量、家庭角色转变都可能是产生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5]。所以,应开展广泛性的健康教育[6],使人们对妊娠、分娩、哺乳有正确的认识,重视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医疗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围产期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提供个体化的咨询与指导,排除孕产妇的心理障碍;分娩期医护人员应多体贴孕妇的感受,开展一对一或陪伴服务,消除分娩给孕妇带来的紧张心理;产后访视医务人员不仅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是在妊娠、分娩及产后整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尤其是内分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产妇经过妊娠、分娩,机体疲惫,精神紧张,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不佳,进一步促使内分泌机能状态的不稳定,因此,产妇易发生心理变化。据研究表明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在产后14 d的大于20%,比正常女性人群精神障碍发病率的2%~3%高得多,但是,通过产后访视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产后访视能对有发生产后抑郁症倾向者及已发生产后抑郁症者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产后访视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措施,针对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调适。还可帮助产妇重新认识和协调与环境的关系,从自身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积极锻炼,进行心理调整。同时要做到严格保护性医疗,保护产妇的隐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产后访视有效增加家庭的育婴技能
产后访视过程中“一对一”地对婴儿家庭进行帮助教育,有效增加婴儿亲属的育婴知识。对所有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家庭来说,他们的育婴经验基本为零,其理论知识也与他们的文化水平、工作的繁忙程度以及育儿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他们不知所措或仅靠借助亲朋好友的经验来哺育婴孩时,我们专业人士及时对他们的育儿知识及技能进行准确的评估,认真听取他们所需的相关帮助与愿望。然后对他们所需的相关知识进行调整,对他们的技术操作进行规范,为他们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示范如何喂养、乳房护理、新生儿沐浴、抚触、穿衣、脐部及臀部护理等,告知计划免疫程序、饮食卫生和环境舒适度的建立等等 [7]。
2 产后访视的发展策略
2.1 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转变观念,提高产妇自我保健和健康育儿能力
产褥期,母婴是脆弱人群[15],存在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产妇在产后对饮食、营养、自身体型的恢复、新生儿的喂养、婴儿早期干预、智能开发等健康信息需求量增大。使产妇及家属获得更多更好的卫生保健知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绝大多数服务对象希望能从可信赖的专业人员处获得健康教育信息,因此在开展产后访视,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制作可供家庭自播的产后妇女形体锻炼和科学育儿方法的VCD,开办产后父母学校及社区母亲俱乐部等。注重产妇心理保健,包括对产妇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并将疑似精神疾患的产妇转诊到相关部门进行诊断治疗;开展一对一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身心发育[8]。
2.2 规范产后访视操作规程,提高访视人员综合素质
产后访视要注重宣教和咨询内容的准确性,使专业人员成为产后妇女获取可靠信息的主要来源。要求访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丰富专业知识,保持高度责任心,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专业理论及动手操作等各方面都要有充分准备,而且熟悉社会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对访视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定期组织访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交流经验,使访视人员的个体素质、能力更应适应社会的需求。严格产后访视人员的准入制,不断规范访视制度。
2.3 建立完善的孕产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孕产妇个人档案、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分娩情况及产后访视工作网络化,程序更加规范化,医护人员可通过互联网及时掌握孕产妇情况;加大产后访视的管理力度,产院、妇儿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协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产后访视工作良性运作。
2.4重视信息的反馈
每一次随访均应询问上次访视出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或好转,产妇及家属有无建议,并做好记录以指导以后的随访工作,同时将近期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临床,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5 其它
对实施护理措施后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本院产科和儿科医生联系决定是否需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伤害。产后访视是产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工作的延续,做好产后访视不仅能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也能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每一位产科工作者重视。
参考文献:
[1]银云琳. 对接医院产后访视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16):117-117.
[2]杨妮,尹凤霞,袁清妹. 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J]. 现代医院,2017,3(12):1779-1781.
[3]何明艳. 探讨产后访视对婴儿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213-214.
[ 4]宁建华. 浅谈产后访视在心脏病产妇母婴保健工作中的作用[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1(A01):217-218.
[5]何平. 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6,2(4):160-161.
[6]彭金玲,熊家愔,荣丽红. 400例产后访视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1165-1166.
[7]李立平. 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产后访视母婴异常情况比较[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5):540-541.
[8]李海苗,林嫦梅. 产后访视人员对母乳喂养核心技能掌握情况调查[J]. 护理研究,2016,30(15):1919-1920.
论文作者:王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婴儿论文; 心理论文; 新生儿论文; 抑郁症论文; 孕产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