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置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质条件不佳区域修建的市政使用公路高边坡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完工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以及隐患,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加固稳定措施和完工后的定期检修与质量保障方法。
关键词:不良地质段;市政道路;高边坡;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属于城市的一级次干道。其中机动车道的设计行车时速为:40km/h,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此外,由于该工程的高边坡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这就使得土体黏距较差且土岩面存在潜在的滑移面,进而非常容易导致滑坡与边坡失稳问题的出现。因此,工程建设人员针对这一不良地质段,确定了与之相应的施工控制策略,以降低环境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效果。
2不良地质段市政道路高边坡加固施工
2.1边坡开挖。
(1)原则:边坡开挖应遵循“自上而下、分级施工、跳槽开挖、及时支护”的逆施工法进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及时运走土方;边坡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平整度及坡率;对岩体破碎地段和岩层倾向与坡面呈小夹角地段,要隔断开挖。
(2)开挖方式: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稳定和质量安全,本工程石方边坡的开挖采用预裂光面爆破施工,对土夹石等地质复杂地段, 采用小孔径手风钻钻孔、弱松动爆破方式整修成型,平台则采用浅孔爆破方法施工;对土质边坡则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开挖。
(3)排水:边坡开挖前做好山坡截水沟,引****面水。沿坡顶走向修筑排水沟疏导雨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坡。截水沟沟底纵坡陡于1:2时,沟底应增加耳墙,确保稳定。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要衔接顺畅,不能出现积水渗水现象。验收:边坡开挖后,要对边坡设计尺寸、坡度、平整度、半孔残留率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对欠挖和超挖进行修正处理, 最终必须达到设计文件要求。
2.2锚杆施工
施工工艺:土石方开挖→测量、放线定位→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提钻杆→高压风清孔→插钢筋→压力灌浆→养护。
(1)钻孔:钻孔前应先清除松土覆盖层,精确测定锚杆的位置,并设立牢固的角度支架;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钻孔设备;钻孔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孔渣变化,如发现与勘探地质不符应立即上报处理,同时要经常检查角度支架并及时纠偏;钻孔完成后,用高压水充分冲洗,然后注入压缩空气吹干孔内积水;钻完第一个孔后,需做压水试验,锚孔内水泥浆漏失应满足规范要求,试验若发现漏浆,可用较稀的水泥浆补充灌注,重新钻孔、做压水试验,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锚杆就位:锚杆就位前应对锚杆全面检查,质量大的长锚杆需起吊设备,也可以用专门支架使锚杆就位;插入锚杆时注意将注浆管与锚杆要同时放入孔中,锚杆有撑架的一面向下,注浆管距离孔底10c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灌浆:用一根内径约30mm外径不大于45mm的钢管或胶皮管作导管,将搅拌好的砂浆注入钻孔底部,自孔底向外灌注;随着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将灌浆管向外拨出至孔口;拨管的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以便将孔中的水和空气全部挤出孔外,确保灌浆质量。锚杆防锈:在锚固段锚杆的外露端、非锚固段锚杆等做好防锈施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填土;填土时应注意不要碰撞防锈层,若碰坏应及时修补。
2.3挂网喷射混凝土
施工工艺:
搭设脚手架→整修边坡→制作安装设置排水孔→第一次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制作、挂网→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养护→拆除脚手架。
(1)搭设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平整坚实面层上并做好排水,脚手架跨度、步距、立柱间距必须同时满足设计和构造要求;钢管架与边坡壁面之间必须设置刚性拉结, 确保施工安全。
(2)坡面整修:清除浮石、岩碴,补砌空洞,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加固局部不稳定处,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等。
(3)挂网:将钢筋网与锚杆交接处焊接,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移位。
(4)喷射混凝土施工:第一,坡面的清理和检查。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润岩层表面,找平。第二,喷射作业。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出合理的参数,如水压、风压、喷嘴与受喷面间距离、一次喷射厚度等。喷射混凝土机械安装调试好后,先注水后通风,清通风路及管路,料斗上口设筛网,避免超径骨料进入机内。合理喷射混凝土顺序,喷射时喷头正对受喷面,均匀缓慢地按顺时针方向移动,应保证连续上料、连续喷射。
(5)养护:终凝后第一次喷水养护时,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止冲坏喷射混凝土防护层表面; 在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现剥落、外鼓、裂纹、局部潮湿、色泽不均等不良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补救,避免留下质量安全隐患。
3不良地质段市政道路高边坡施工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3.1边坡开挖施工技术
为保证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不受高边坡不良地质段的影响,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前采用预裂光面爆破方法,来处理土夹石的复杂地质情况。此外,高边坡施工技术人员还可采用小孔径手风钻进行钻进作业。对于土质边坡的不良地质情况,施工人员应采用人工辅助与机械设备运行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开挖作业的质量。在处理边坡排水工程过程中,开挖施工人员可在山坡的一侧做好截水沟,以实现地面水的成功引出。最后,边坡开挖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验收,即对边坡、坡度以及平整度等参数指标进行检查,以保证其与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符。经检查,如发现市政道路边坡存在欠挖或是超挖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质量效果。
3.2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搭设脚手架,即把钢管支架放置在平整坚实的面层,并通过必要的排水设施,来调整好脚手架的步距、跨度以及立柱间的距离。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图纸设计与施工规范的需求。此外,对于边坡壁面与钢管架间隙,也要设置刚性拉结,以提高整个边坡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
其次,修整坡面,即要求施工人员要把坡面残留岩渣与浮石处理干净。对于坡面上的空洞,要进行补砌施工,并在完成后采取适量的高压水,以将受喷面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当坡面局部区域不甚稳定,施工技术人员则可采用必要的加固措施。例如,坡面上存在的一些裂缝病害,施工人员可通过灌浆以及勾缝处理,或是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孔,以控制裂缝进一步扩大。这里的挂网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控制,就是焊接牢固锚杆与钢筋网的交接处,以避免下一道工序的混凝土喷射作业不会发生钢筋位移。
再次,混凝土的喷射使用,要认真检查坡面是否洁净,即采用的保持清洁措施为:利用清水将坡面冲洗干净。这样一来,还能保证岩层的湿润度,进而提高混凝土喷射作业的质量效果。此外,在着手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前,要对其进行试验,以确定风压、出水压以及喷嘴与受喷面之间距离参数是否准确。同时,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要通过调试,以使其处在最佳的运行使用状态。这是因为,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开始操作,就要保证连续性,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将直接降低混凝土喷射作业的质量效果。
最后,养护工作。喷水养护施工,要在混凝土完成终凝前,保证压力的适宜性,进而保证其不会对混凝土喷射的防护层表面造成损坏。如养护施工中,存在外鼓、剥落、色泽不均等现象,施工人员要通过分析调查,在掌握其产生原因的情况下,规避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良地质段道路高边坡工程是关系到道路和周边建筑物安全的重点工程,在工程实施中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地质勘察、动态设计、规范施工,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安全适用、造福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兴山. 不良地质段市政道路高边坡施工技术[J]. 今日科苑, 2014(12):49-49.
[2]李红利, 田成川. 公路施工中不良地质段高边坡的施工技术[C]// 世界家苑. 0.
论文作者:赵明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质论文; 钻孔论文; 锚杆论文; 不良论文; 脚手架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