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状元之乡“四德”工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程建设论文,之乡论文,中国论文,状元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着“中国状元之乡”美誉的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自2008年10月以来深入实施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武城县从基础的点滴小事抓起,从解决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做起,活动开展3年多来,社会风气明显转变,道德风尚显著提升,机关效率有效提高,初步建设成了具有武城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家园。武城“四德”工程建设的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一、武城县实施“四德”工程建设主要措施
武城县在全县以“爱”为核心,实施爱德工程,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主题,推进社会公德建设;以“诚”为核心,实施诚德工程,突出诚实守信的主题,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以“孝”为核心,实施孝德工程,突出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的主题,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以“仁”为核心,实施仁德工程,突出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的主题,推进个人品德建设。其主要做法是:
(一)县委高度重视,把“四德”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来抓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报告会和外出参观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四德”工程建设大潮。二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县里成立了“四德”工程建设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设立九个督导考核组和四个巡视组,各乡镇街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构建起以督导考核组督促指导、各单位各司其职、层层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县委、县政府将“四德”工程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重点和各乡镇街年度综合考核重点,并作为县委常委会每月定期调度的20个重点项目之一。几大班子有关领导分片包干,形成了“层层有人抓,项项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年年有奖惩”的良好格局。
(二)广泛宣传、全力推动,营造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武城县以“十二个一”为抓手,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四德”工程建设社会氛围。“十二个一”具体就是:(1)开办一个台,即武城文化台,设置《道德论坛》《道德风景线》《曝光台》等栏目,全天候播出各单位“四德”工程建设情况;(2)开通一个网,即武城文明网,设置《“话”说文明》等互动栏目,引导大家发表个人见解,举报不讲道德的人和事;(3)编写一本经,即《武城“四德”三字经》,在各学校及群众中开展诵读活动;(4)传唱一首歌,即《道德歌》,每天在人群聚集处循环播放;(5)设立一个宣传栏,各乡镇街、村制作固定宣传栏700余块,宣传道德规范,表彰先进典型;(6)建设一条长廊,即文化长廊,通过《论语》等国学经典格言上墙等形式,使干部群众接受熏陶教育;(7)打造一条街,即道德一条街,各乡镇街都设置了道德一条街,在街道两侧粉刷固定宣传标语3500多条,设置古代“二十四孝贤”图和展示当代武城“二十四孝贤”事迹,营造尊老尚孝的文化氛围;(8)开办一个大讲堂,在全县不同系统,分别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四德”工程建设系列报告会,每月一场;(9)成立一支文艺宣传队,各乡镇街成立各自的文艺巡回演出队,深入到农村集贸市场等进行演出,演出活动迄今已达200余场次;(10)编辑一份工作简报,即《武城县“四德”工程建设工作简报》,这是全县“四德”工程建设活动中交流沟通、联络协调的桥梁,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的平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阵地;(11)张贴一幅画,全县共发放、张贴“四德”工程建设诚德宣传画10000份;(12)树立一批典型,每年每个村庄都要评选出3—5名孝星,每个乡镇街评选出100—200名孝德模范,县里每年评选表彰当代武城“二十四孝贤”和百名孝子、百名孝女、百名孝婿、百名孝媳、百对好妯娌、百个和谐家庭等孝德“千面旗帜”,评选表彰“十佳诚信企业”等诚德“百面旗帜”。
(三)活化载体,丰富活动内容
武城的“四德”工程建设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坚持规定动作与创新动作相结合。全县先后组织举办“四德”工程建设歌咏比赛等,开展了“月读一本好书,打造书香武城”活动。各单位创新举措,开展了“我为父母扫居室”“老年人健康普及日”“我为父母过生日”以及建立老年人互助会和老年人互助基金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二是坚持提高素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机关,开展了“月剖析、月评议”活动,每月确定5个单位在县电视台进行公示,公开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农村,开展了党员干部带头公示对老年人赡养承诺活动、和谐家庭“百千万”创建活动等。在工商业户和企业中,开展了“共铸诚信”宣传月、“深读《百孝篇》,争做孝德人”活动。在教育系统,开展了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一带一”活动。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全县6万多中小学生带动6万个家庭。在卫生系统,重点解决医德医风和医患纠纷问题,开展义诊活动30多次。三是坚持点上开花与面上推广相结合。鲁权屯镇首创了老人互助会这一新型自治组织,县里总结推广了这一典型经验,全县各村很快都成立了老人互助会。
(四)综合施策,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武城县委、县政府瞄准重点,抓住关键,发挥政策、措施与制度的组合效应,为“四德”工程深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抓住干部道德建设这一关键。根据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干部德的标准应当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的要求,武城县制定了“12要12不”的干部道德评价标准,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可操作性。每季度组织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述德述职述廉”,对任职试用期满的领导干部进行“四德”专项考察,对全县科级干部进行“四德”专项评议。二是抓住考核奖惩这一核心。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和及时的督办机制。县级领导、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定期到各单位进行视察;“四德”工程建设工作委员会每月、每季度、每半年都进行视察督导,年终进行考核、表彰;县委组织部把干部在“四德”工程建设中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对道德评议低的在提拔使用上实行一票否决。县综合考核办公室把“四德”工程建设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加重分值,年终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奖惩。县文明委把“四德”工程建设作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村镇评选、复查、评议的首要内容。对群众反映、检举、曝光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和事件,县“四德”工程办公室下发“督办单”,协调、督促有关部门按要求的时限妥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到县“四德”工程办公室备案。三是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工作稳步推进、良性发展。在机关,制定了思想规范、仪表规范、工作规范、廉政规范;在农村,把孝德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围绕老人互助会、老人互助基金、赡养老人公示等创新活动和做法着力健全制度,确保其可行、管用、易推广,实现了工作的常态化;在教育系统,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四德”行为规范;在卫生系统,制定了医德规范,加强医风建设,密切医患关系;等等。
二、武城县“四德”工程建设的启示
武城县通过开展爱、诚、孝、仁“四德”工程建设,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建设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可考核、可监督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并通过3年多的实践证明了其取得的巨大成效。武城县的“四德”工程建设至少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党委、政府在道德建设中完全可以发挥主导作用
武城县的“四德”工程建设充分证明,党委、政府在道德建设中完全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武城县首先通过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报告会和外出参观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继而把“四德”工程建设作为全县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要求各基层党支部认真落实,同时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并使之制度化、长期化。在具体工作中,武城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党员干部先行,发扬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体现出新形势下政党执政的积极创新。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是老百姓学习的榜样。武城县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提高对继承传统美德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把继承传统美德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学习、弘扬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传统,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升华精神境界,为普通公民做好样子。武城县的“四德”工程建设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委、政府不仅要做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领导者,而且要做道德建设的推动者,做带领人民群众从崇尚美德中增强幸福感的引领者。
(二)道德建设必须实现道德主体养成的全覆盖
人是社会的人,要想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单纯靠实现部分群体的素质提高是困难的。过去我们的道德建设注重抓学校,抓机关工作人员,但不管是学校的学生还是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终归还是要融入社会,社会上的耳闻目睹很快就会使课堂、礼堂的说教变得苍白无力。在武城,遵守道德、实践道德,几乎已成为每一个人的主体自觉和一种内在的责任,原因就在于,武城的“四德”工程建设实现了道德主体养成的全覆盖。自2008年以来,全县组织发动参与“四德”工程建设的群众达30余万人,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农村、学校、社区的成员,都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之中,每一个单位的每一个支部、妇联、团委、工会等都是一个道德建设落实推动的主体,这就使道德建设改变了以往“有建设无主体”“有倡导无责任”的局面,从而真正把道德建设落到了实处。武城“四德”工程建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制定了不同的道德规范,使人人在行为上有章可依。这就使道德建设从单纯的说教实现了向道德实践的转化,成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基本准则,这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道德建设必须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
“四德”工程建设开展以来,武城县共出台文件47个,对这项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制度安排和部署,使得道德建设主体明确、任务具体、程序严谨、规则清晰,一切都有章可循。科学、规范的制度设计为“四德”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据统计,全县共公开承诺书3万余份,签订责任状10万余份,这样就使道德建设责任能落实、检查有标准,改变了以往道德建设表面化、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做法。武城的“四德”工程建设不做表面文章,而是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具体事抓起,通过树立身边方方面面的平凡典型而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完人”“英雄”去感召、鼓舞和激励广大群众,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道德建设“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解决了道德建设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问题。武城的做法说明,道德建设只要能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切实做到了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道德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武城县实施“四德”工程建设不是就道德抓道德,而是用道德的力量挖掘人们心目中至真至善的情愫,用文化软实力来助推经济硬实力,通过做所谓道德“虚”功解决社会“实”问题,即把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这样有的放矢,从而保证了“四德”工程建设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同时,武城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注意充分结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具体实际加以推行,这种结合式、渗透式的道德建设不是与经济建设和其它建设分隔开来而是有机统一的,有利于打破以往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和其它建设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格局,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互动互济的良性发展态势。正因如此,武城的“四德”工程建设不仅显著提高了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幸福指数,而且取得了党群关系更加紧密、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多种成效。武城“四德”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道德建设既是经济生产力,也是文化软实力,还是社会凝聚力,只有把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与各项建设的良性互动中收获道德建设的累累硕果。
(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