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医保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高药理活性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其不仅具有抗炎、抗氧化的效果,还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作用。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本文旨在分析本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并发症;糖尿病;黄酮类化合物
糖尿病(DM)是多种病因共同导致的,其主要是指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是该病的主要特点。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血糖持续升高和多食、多尿、多饮、消瘦等。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多系统损害或重要组织器官衰竭,病情严重者甚至会直接死亡。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故暂无针对性治疗方案,只能通过饮食控制、降糖药等对血糖水平进行调整。黄酮类化合物已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相关研究发现[1],其可有效调节血糖、保护胰腺和抵抗糖尿病。现对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价值作如下综述:
1 黄酮类化合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1.1 抗氧化及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的作用非常明显,糖尿病患者病情与脂质过氧化程度及体内自由基水平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直接受到胰岛β细胞内抗氧化酶的影响,且该物质还会对胰岛素释放产生影响。相关研究学者发现,糖尿病大鼠接受链脲佐菌素灌胃白背三七总黄酮治疗后,其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明显下降,并使MDA(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其自身具有的抗氧化性可使胰腺胰岛β细胞病变显著减轻。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对糖脂代谢紊乱予以纠正是主要治疗措施。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接受委陵菜黄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其胰腺组织病理学及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等均大幅度改善,其对正常小鼠的血脂、血糖则不会产生任何影响[3]。桑叶黄铜可使肝已糖激酶活力显著提升,随着肝糖元的不断合成,可大大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加强胰岛素敏感性,提升胰岛素抵抗
IR(胰岛素抵抗)主要指的是靶器官受到胰岛素作用后,降低了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换言之,正常剂量的胰岛素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低于正常情况,临床观点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就是IR,机体在IR状态下会将胰岛素大量分泌出来,以对糖代谢紊乱进行代尝,但这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的病态。因此,为有效治疗糖尿病,需要对IR予以有效改善。通常情况下,IR的量化参数主要为FBG与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桑叶总黄酮可使FBG、空腹血清胰岛素显著降低,对IR指数进行有效改善。桑枝总黄体酮的提取物可使2型糖尿病大鼠的FBG、HbAlc明显降低,并进一步提高IS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强化改善IR。
2 黄酮类化合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2.1 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管保护作用
糖尿病微血管眼部出现的症状表现多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失明率较高。有关研究发现[3],视网膜出现病变的糖尿病型大鼠,其Muller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同时GS(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GLAST表达随之下降和减少。山楂叶黄体酮可使Muller激活,并使GS活性大大提高,同时使GLAST表达明显增加,降低糖尿病眼病的发病率。葛花总黄酮可使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对视网膜氧化损伤予以防控,有效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抗氧化作用、对细胞增殖进行抑制,有效保护机体血管系统。与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葛根总黄酮可有效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葛根总黄体酮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挥抑制功效。淫羊藿总黄酮可促使血糖降低,并通过抗氧化等有效保护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
2.2 抗糖尿病肾病作用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即糖尿病肾病,其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关键性病因。糖尿病可使细胞发生过度凋亡及肾脏高水平氧化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保护肾脏。山楂叶总黄酮可使糖尿病肾病大鼠尿素氮、尿蛋白、血糖等相关指标显著降低,并对肾功能实现良好改善,可大大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3 小结
一直以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国内外相关学者及临床方面为寻求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中药治疗糖尿病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其可将自由基进行清除,并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并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进而达到降低血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治疗目标。葛根、山楂叶、桑叶等黄酮类化合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尽管还未明确其降血糖机制,且多数实验研究都处于动物实验的过程,但相信随着医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将会逐渐普及化。
参考文献
[1] 罗超,宣页沁.黄酮类化合物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33(5):339-341.
[2] 李文平,石京山,陈修平等.葛根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20(15):90-92.
[3] 邓荣华,陆敏,夏秋琴等.芦蒿秸秆黄酮类化合物对晚期蛋白质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的抑制作用[J].食品科学,2014,35(9):123-127.
论文作者:王天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7
标签: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黄酮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糖论文; 可使论文; 类化合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