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标准化,它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生产技术、经营科学管理水平的主要尺度。加强标准化管理对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体制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对如何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中实施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进行实践探索,进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实践
1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模式
1.1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绝大多数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以目的性、系统性、层次性、协调性和科学性为原则。简而言之,目的性原则要求在实施标准化管理之前建立一个具体化的标准化体系,避免企业盲目性工作;系统性原则要求注重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避免厚此薄彼导致全局无法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层次性原则要求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同时兼顾个性和共性标准,指导和通用性比较强的标准置于上层,细化的和专业性比较强的标准置于较下层;协调性原则是指个性标准和共性标准相协调,上下层级、同层次不同类型标准相协调,以及设定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相协调;科学性原则要求企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标准与当时市场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协调一致,同时,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创新。
1.2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概述
传统的配电站管理模式中,变电和运检分离,效率低,成本高,人力、物力资源造成浪费,出现管理脱节现象。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亟待改进。电力企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该管理模式是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的具体应用,围绕设备的管理为中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作业流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技术及装备资源,有效实现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层次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四大目标,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电网发展。可见,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意义非凡。
2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标准化管理意识
目前,在我国现代电力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还是企业的员工都缺乏标准化管理意识,对标准化的概念以及标准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更是没有将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应用到当中,也就是说在管理层和员工的心中并没有意识到实施标准化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现有的管理水平。
2.2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
现今,我国电力企业在实施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有对现有标准监督和考核力度不够的问题,很多的监督工作都流于表面,没有落实到实处。企业往往是在相关部门检查前才会对企业所实施的配电运检标准化工作进行一次自我监督检查,这样的监督检查工作往往是阶段性的或者周期性的,而并没有形成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
2.3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
现代电力企业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存有“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在企业中很多员工虽然参与了制定标准的工作,但是其员工很少参加现场标准化的执行工作,甚至根本就没有参加过现场的实际标准化工作。所以由于员工本身就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指定出来的标准也根本就不符合实际工作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员工参加了现场标准化工作,但是并没有参加标准化的制定工作,所以在现场工作时难以按照制定的标准流程去进行工作。
3 开展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对策
3.1创新标准化概念,提升标准化意识
为保证各电力企业在生存的同时谋求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标准化观念进行创新,制定一套符合国情和市场发展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的理念有,企业自身要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超前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差别优势,从而获得更大收益。企业管理谋求进步的同时,还要注重全体员工标准化意识和素质提升,杜绝标准化工作和现场工作脱节现象发生。使之大力支持、重视标准化的运行工作。
3.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监督管理
成立以领导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组,制定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方案及目标,对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针对实施监督考核力度不够,设立专门维护和运行人员进行现场监管,保障安全生产和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同时,对电力企业现场作业的安全问题加强监督管理与保障。现场作业前,对交底工作进行安全保障,对电力企业中的带电机械设备进行隔离及补充说明。
3.3建立常态机制
(1)加强计划管理。根据上级标准化有关安排和公司实际工作,实施“双计划”推进管理,企业管理协会通过统一计划管理,明确安排部署工作方向和内容,各专业主管或班组标准化负责人按计划落实标准化工作,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工作目标,定期报送工作总结,公司工作例会以计划完成情况为重要报告事项,对未按计划完成工作的部门单位,纳入企业月业绩考核,从而达到统一工区标准化建设步伐。(2)开展内部评审,主要是为了加强监督评审。挑选经验丰富人员,成立公司标准化专责检查组,定期对各部门、单位的标准化有关内容进行评审,填写《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记录单》,及时向相关上级部门反馈,引导相关人员针对本专业标准化内容进行整改,精益求精,完善各项工作。(3)强化整改落实。针对发现的问题,有步骤有策略的进行整改。第一步由本岗位人员根据《评审记录单》记录的问题进行自行整改;第二步,对于整改中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上报给各专业主管、班组,共同研讨解决找出有效方案;第三步,对于仍有争议的问题可提交给企业管理协会,由标准化主管或相关专家负责指导进行答疑解惑。
3.4落实全员参与工作
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中,考虑到基层员工是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因此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到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中。以增强标准化管理的可操作性。例如,可以鼓励员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标准化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包括改革意见、业务流程的优化意见等;对于不同岗位方向的员工,都能根据自身岗位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方针,保证在整个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都能实现有章可循。
4 结语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是未来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当前工作中,需要正确认识到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具体的工作要求,及时转变员工思想,并对工作进行常态化改革,使电力企业的发展逐步加快,确保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为建设智能化的优质电网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明宪.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73.
[2]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江兴.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
论文作者:韩聪,陈广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标准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